于鹏飞
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上,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对下,要领导乡镇、社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要治理好一个县,关键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县委,县委书记岗位尤为重要。解决群众问题,化解基层矛盾,责任与压力,考验与光荣,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县委书记?
2018年12月2日至7日,按照中央党校学习安排,我们利用5天的时间,赴河南兰考、林州、石板岩镇等地,亲身体验学习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杨贵、谷文昌等优秀县委书记的先进事迹给我们做出了最有力的示范和最好的榜样。下面,我结合学习经历,立足自身实际,就如何当好一名县委书记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
以纯粹诠释忠诚,锻造坚定不移的品格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生命线,是融入血脉、融人灵魂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衡量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县一级阵地,必须由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人坚守”。
焦裕禄、杨贵、谷文昌等榜样的事迹表明,对党忠诚关键是“绝对”二字。“绝对忠诚”划出了忠诚的底线,阐述了忠诚的内涵。“差不多”“基本上”、99.9%都不是绝对的忠诚,绝对忠诚必须是100%的,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打任何折扣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具体来讲,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忠于信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样,“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面临的考验很多很严峻,有改革发展稳定繁重工作的考验,有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问题的考验,有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考验,有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有庸俗风气、潜规则的考验。”在这么多严峻考验面前,如果没有坚定的理念信仰作为护身符,必然会失守底线、迷失自我、败下阵来。因此,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经常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进行检修,是十分必要的。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对照焦裕禄等优秀县委书记的感人事迹,校正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让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第二,忠于组织。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作为县委书记,忠于组织,首先就是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县委书记,要记住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县委书记,是党派你在这里当县委书记的。”这方面,福建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50年解放军南下接管福建东山时,许多北方同志听说当地语言不通、气候湿热,甚至“三个蚊子能炒一盘菜”,而在家工作,既熟悉情况,又能照顾家中老小,因此不愿意随军南下。这时,谷文昌第一个报名南下,说:“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这样,从中原腹地到福建沿海的东山岛,一干就是十四年。谷文昌的事迹充分说明,忠于组织绝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学习谷文昌的精神,就是要把“四个意识”和“两个坚决维护”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光明磊落,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对县域范围内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事项,该请示的及时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
第三,忠于群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一是关心群众。焦裕禄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自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二是深入群众。走进田间、坐到炕头,与老百姓心贴心、面对面地交流,耐心倾听老百姓的“牢骚话”“烦恼事”。例如,杨善洲任保山地委书记时,常常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群众亲切地称他“草帽书记”。三是依靠群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修红旗渠时说,“我们是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所以才敢想敢干。只要坚定地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确实,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四是服务群众。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干。例如,山东省寿光县原县委书记王伯祥,上任第一天,就向全县老百姓表态:“我们的立足点是让寿光县富起来,让老百姓有饭吃、有钱花,过上好日子。”他带领干部群众,让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寿光县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中国蔬菜之都”。这些优秀县委书记的为民情怀,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践行。
二
以行动彰显干净,坚守为官做人的底线
干净,就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只有干净,做人才有底气、干事才敢硬气、为官才能正气。县委书记肩负的责任很大、承载的期望很高、面对的诱惑很多。如果廉洁上出现一毫一厘的偏差,作风上出现一点一滴的跑漏,都会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发展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和影响。作为县委书记,保持干净就是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谷文昌同志“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情怀,学习杨贵同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境界。向他们看齐,需要从以下三点努力:
第一,心怀敬畏,保持公仆本色。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作为县委书记,要谋划几十万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计,管千头万绪的事情,更加需要心怀敬畏,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组织、敬畏人民。谷文昌一生有“三怕”:一怕党的事业干不好,二怕党的形象受损害,三怕身为党员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这“三怕”深刻诠释了谷文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作为一名优秀县委书记的敬畏之心。保持这种敬畏之心,就是要坚持秉公用权。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做事,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像焦裕禄同志一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坚决摒弃特权,特权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县委书记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身处怎样的境况,谷文昌都不搞特殊,更不占公家的便宜。他说:“我们要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相信我们”。
第二,严以修身,树立良好形象。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修身立德是必修课,是基本功,像谷文昌同志所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培养慎独慎微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作为县委书记,更应该慎独慎微,每日三省吾身,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始终不越轨、不逾矩。培养健康清雅的兴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县委书记是全县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兴趣爱好不仅仅是个人私事,应追求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把握爱好的尺度。在交友过程中,牢记一个“慎”字,做到一个“善”字,追求一个“益”字,让自己的朋友圈始终洋溢着清风、充盈着正气、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培养淡泊名利的心态。“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诸葛亮的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做一名干净的县委书记,不妨对事业多一份执着,对名利少一份热衷。
第三,廉洁齐家,弘扬优良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不是私事小事。作为县委书记,管好自己还不够,还需要正好家风、管好家人。众口称赞的家教家风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这方面,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都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焦裕禄知道自己孩子逃票看戏的事后,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通,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谷文昌给自己和家人定了不少在别人看来不近情理的规矩。比如,压住爱人的工资不许调,一压便是32年;招收别人进单位,偏偏不安排符合条件的自家子女入公职;哪怕是单位的一辆自行车,也不许孩子们用,等等。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三
以作为扛起担当,永葆干事创业的锐气
担当是成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如果没有担当精神,是办不成事的。弘扬担当精神,需要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一心为民,解决担当的“目的”问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共产党人的担当,是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担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我们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应该用老百姓的脸色来判断。对于这一点,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都做了生动的诠释。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红旗渠能够修成,得益于一个“敢”字,但他们为什么敢?杨贵说:“我们是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所以才敢想敢干”。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为民担当的情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体来讲,就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方面,为民担当,需要正确处理“显绩”与“潜绩”的关系。不论是显绩,还是潜绩,其衡量标准都是老百姓的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例如,谷文昌在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任上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这种“潜绩”就是最大的“显绩”。谷文昌用一生的坚守,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历史课题,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为民担当,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全景式再现了右玉历任县委书记带领当地群众坚持不懈治沙造林,改变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充分彰显了县委书记们“一张蓝图绘到底,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令人深受触动。
第二,求真务实,解决担当的“方向”问题。方向问题很关键,如果南辕北辙,就是盲目担当、乱作为。真正的担当,需要从实际出发。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搞准,只有这样,我们作出的决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例如,焦裕禄同志有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在兰考县的475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1080平方公里的兰考大地,对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跑遍1600个沙丘探求治沙之法。正是这种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使得焦裕禄同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兰考的县情特征,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划,抓住了当时促进兰考发展、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学习他这种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把主动担当与尊重规律有机统一起来,深入田间地头,让脚上多些“泥土味”。同时,还需要从全局看问题,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掌握县情之后,还需要把本地的改革发展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下来谋划、来把握,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找到适合本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好路子。例如,我们临猗是农业大县、果业大县,全县150万亩耕地,林果面积就达到110万亩,其中苹果70万亩,鲜枣20万亩,其他干鲜果20万亩,年产各类水果50亿斤,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国县级之首。谋划临猗的发展,就是要立足这个比较优势,在果业上做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提出了打造运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的发展思路。
第三,艰苦奋斗,解决担当的“状态”问题。艰苦奋斗,是担当的底色,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党的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前进的路上,会面临各种困难、各种风险、各种挑战,特别需要学习“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做一名敢担当的县委书记,就是要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怕困难、不惧风险,敢于挑起重担当、奋勇争先。例如,林县干部群众克服各种困难艰苦的条件,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保持不屈不挠的韧劲。面对失败不气馁,遇到挫折站得住。例如,谷文昌在东山种植木麻黄时,面对试种失败、倒春寒等严重困难,拿出战天斗地的精、气、神,在历经八次失败后终获成功,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保持无私奉献的境界。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例如,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忍着病痛,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当中,完全彻底地为老百姓服务。学习这些优秀县委书记身上的担当精神,就是要融人血液,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