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 天津 300300)
根据FAA的建议和我国的《民用机场工程建设标准》,航站楼功能分区面积和航站楼建筑总面积由建设目标年当年的旅客吞吐量和典型高峰小时旅客量确定[1]。
FAA建议,每个高峰小时国内航线旅客取30平方米,每个高峰小时国际航线旅客取40平方米,则航站楼总面积计算方法为:
S=Q×μ×30+Q×(1-μ)×40
μ是国内旅客所占的比例。
航站楼的基本功能区可以分为:送客大厅、迎客大厅、值机厅、行李用房、基本办公用房、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公共交通及结构等。旅客在航站楼内某区域等待服务花费的时间叫停留时间。根据Fruin、Benz等人提出的“时间-空间”概念,某区域能处理的旅客量与旅客的停留时间负相关。求功能区面积不能单纯地用设计小时容量×面积标准,要把旅客停留时间考虑进去,功能区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si=qi×εij×ti
si:功能区i的面积(m2),i=1,2,3,……;
qi:功能区i的设计高峰小时旅客流量(人/小时),i=1,2,3,……;
εij:功能区i在j服务等级下的空间标准(m2/人),i=1,2,3,……,j=A,B,C;
ti:功能区i内的旅客停留时间;
送客厅有一定比例的送客人员要停留一段时间,取送客系数国际部分为0.5,国内部分为0.3。空间标准取国际部分2.0m2/人,国内部分1.5m2/人,平均逗留时间取0.5小时,则国际部分所需面积s1计算公式为:
s1=q1(1+0.5)×2.0×0.5
国内部分所需面积s2计算公式为:
s2=q2(1+0.3)×1.5×0.5
q1为国际送客大厅高峰小时旅客量;q2为国内送客大厅高峰小时旅客量;
送客大厅不能单纯计算旅客静态占用面积,还要结合旅客服务标准中的空间占用率。根据IATA面积标准,机场在C级服务水平下的空间占用率为65%,A级为40%,按国际送客厅A级标准,国内送客厅C级标准,则整个送客大厅的面积为s1/40%+s2/65%。
按相同比例的迎客人员和相同的C级服务标准进行计算,但是到港旅客领取完行李,出站到达迎客厅,在厅内停留时间较短,设为平均10分钟(约0.17小时),而迎客人员设为停留40分钟(约0.67小时),则国际迎客厅面积s3计算公式为:
s3=q3×2.0×0.17+0.5q3×2.0×0.67
国内迎客厅面积s4计算公式为:
s4=q4×1.5×0.17+0.3q4×1.5×0.67
q3为国际旅客高峰小时到达人数;q4为国内旅客高峰小时到达人数;
最后整个迎客大厅面积为s3/40%+s4/65%。
根据IATA标准,按照C级标准,值机区极少携带行李、携带1-2件行李、需要手推车、手推车携带两件以上大件行李,每位旅客分别需要1.2m2、1.3m2、1.7m2、2.0m2。IATA规定经济舱办票最短可接受时间30分钟,两仓办票最短可接受时间5分钟。相关比例见表1。
表1 值机旅客比例分配
值机区面积s4计算公式为:
国际与国内经济舱旅客均采用C级服务标准,人均占用面积1.0m2,而头等舱和商务舱旅客采用A级服务标准,人均占地面积1.4m2,IATA规定安检最长等待时间7分钟,但是旅客实际安检等待时间会更长,国外一些机场经济舱旅客安检最长排队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以上[2]。这里计算安检区面积时,取高峰时期头等舱、商务舱旅客占15%,平均停留时间10分钟,经济舱旅客占85%,平均停留时间20分钟。安检区面积计算公式为:
候机区面积计算,座位旅客面积标准为1.7 m2/人,比例为80%,站立旅客面积标准为1.2 m2/人,比例为20%。经济舱旅客占85%,采用C级服务标准,候机需求占候机面积比例的65%,头等舱、商务舱旅客占15%,采用A级服务标准,候机需求占候机面积比例的40%。停留时间均为30分钟。
候机区面积计算公式为:
在计算面积时,各参数应根据机场实际情况而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以高峰小时5000人次,国际旅客比例25%,离港旅客比例55%为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功能区面积计算表
机场管理者可以对机场的功能分区面积重新计算,不断调整,消除旅客离港流程和到港流程的瓶颈,达到对功能分区优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