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祥,何德萍,余 曲,潘曾荣,晋崇烨,王勋芳
(1.彝良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彝良657600;2.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云南昭阳区657000)
水稻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属于鳞翅目,螟蛾科的害虫,俗称钻心虫。在彝良县水稻螟虫种群数量占90%以上,其食性单一,以水稻为唯一的食料,以幼虫在稻桩中越冬。入春气温回升后,化蛹羽化,在秧苗上产卵繁殖,幼虫钻蛀秧心或茎内危害,第1代形成枯心苗,第2代形成死孕穗或白穗,并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成为来年虫源。该虫的危害率几乎等于损失率,危害性较大,其常年发生,插花性危害,年均发生面积800 hm2左右,危害损失达300 t以上,对水稻生产的威胁比较大。搞好测报,经济有效的控制螟虫危害,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基本措施之一。为促进测报工作进步,经济有效持续控制螟害,现将该虫的发生特点、防控技术与其应用效益简述如下,以供测报与防治参考。
1.1.1 越冬代化蛹进度
入春后气温回升快慢与稳定情况影响到化蛹的快慢,若遇气温回升不稳、持续低温或高温干旱都将使之发育迟缓。田间小气候环境也影响到化蛹的快慢,一般麦田比冬闲田发育稍快。根据彝良县20年来的统计资料,越冬代最早于3月下旬开始化蛹,化蛹始盛期最早为4月8日、最迟为4月27日,平均化蛹始盛期为4月15日,盛期为4月20日,平均蛹历期为17 d。
1.1.2 一代发蛾进度
在测报上,惯以成虫作危害虫每一世代的开始虫态,故这里将越冬代的蛾子称为第一代蛾子。
入春后气温稳定回升较快的年份发蛾较早、较集中,化蛹后若遇气温不稳或持续高温干旱都将使其发生推迟和发生期延长。据20W黑光灯诱蛾监测,20年来每年最早见蛾日是4月5日,每年最迟见蛾日是5月4日,始见期早晚相差长达一个月之久。平均发蛾始盛期是5月2日,发蛾盛期为5月7日。
1.1.3 一代产卵期与孵化进度
彝良县为一季中稻区,水稻播种一般在4月中上旬进行,少部分在4月下旬,一般小秧要在4月底以后才适合螟蛾产卵。据查,田间一代螟卵最早于4月下旬始见,田间卵块密度、孵化进度调查自发蛾始盛期后开始,直至卵块孵化达盛末期后结束。根据发蛾盛末期后调查,平均卵块孵化始盛期和盛期分别为5月17日和5月21日。平均卵历期为14 d(包括产卵前期)。
1.1.4 幼虫期、化蛹进度与蛹历期
幼虫历期,平均为38~40 d;化蛹始盛期,最早为6月17日,最迟为7月6日,平均为6月26日;盛蛹期,最早为6月20日,最迟为7月12日,平均为7月1 日;蛹历期 9~10 d。
1.1.5 二代发蛾进度
始见期,最早6月19日,最迟7月2日,平均为7月5日;盛期,最早6月30日,最迟7月20日,平均为7月11日,与上代平均期距为65 d。
1.1.6 第二代产卵期与孵化进度
据查,田间二代三化螟卵最早于6月下旬始见,7月中上旬为产卵高峰期,并最早于7月上旬始见孵化,历年孵化始盛期区间为7月10-25日,平均7月17日,盛期区间为7月15-30日,平均为7月22日,至8月初孵化结束,平均卵历期11~12 d(包括产卵前期 1~2 d)。
1.1.7 第三代发蛾情况
第三代蛾子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出现,由第二代少部分幼虫因未感受光周期继续发育而形成,属于不完全代。因为其卵孵化率低、幼虫成活率低,且不能发育至成熟,即不能越冬,故而称之为不完全代。
表1 各主要虫态时期
1.2.1 谷桩含虫量与越冬死亡率
据新场观测点调查,冬季持续低温时间长,降水偏多以及入春后气温回升不稳等,对其冬后残存量的影响较大,同时,不同类型田的越冬存活率也不一样,一般冬闲田、直播麦田要比翻播麦田的存活率高。20年平均百丛稻桩含虫量为37.45头。一般越冬死亡率在15%~95%,平均35.11%。
1.2.2 第一代发蛾量
一代发蛾量的多少,除受上年度发生量及防治情况、越冬气候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稻茬作物的种类与其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如水稻收割后,翻犁种植马铃薯或蔬菜的,由于精耕细作、灌溉等,使之冬后残存量较小,反之,麦田、特别是直播麦田、或冬闲田,冬后残存量大,则发蛾量就较大。近年来,诱蛾量下降明显,可能与监测点附近后茬精耕细作有关。
据以往20年的监测数据,百丛谷桩含虫量与一代发蛾量的平均比例为1∶16。一代发蛾量在158~1 179头,平均约为600头,其中雌蛾平均占62.38%。结合田间情况,一般一代发蛾量在600~800头为中等,小于此为偏轻,大于此为偏重。
1.2.3 第一代产卵量
秧田的集中性、播种期早迟、有效基数田的分布等,都影响到田间卵块密度,早播的、零星分散的秧田一般卵块密度都较大,集中连片的秧田通常卵块密度较小。根据发蛾盛末期后调查,每平方米着卵为0.33~4.29块,平均2.31块。
1.2.4 第二代发蛾量
二代发生量受一代发生期早迟、发生量大小、化学防治、人工防治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很大。若一代发生较早,在秧田期形成明显坐塘,栽插时剔除被害苗,或进行秧田治螟等,对控制大田受害具有很好的作用,则第二代发蛾量较小。若第一代发生稍迟,没有进行秧田治螟,部分卵块待移栽后再孵化等,就会加重大田期的危害,故二代发蛾量就较大。
据以往20年的监测数据,20年平均发蛾量为1 723头,其中雌蛾比例为61.26%~84.0%,平均为72.71%,一、二代发蛾量平均比例约为1∶3。
1.2.5 第二代产卵量
据查,田间二代三化螟卵最早于6月下旬始见,7月中上旬为产卵高峰期,一般百丛卵块密度为0.84~2.85块,最高的达14块,平均为1.85块。
1.2.6 第三代发蛾量
据灯光诱测结果显示,常年第三代蛾子数量在10~70头,但近年与总体发蛾趋势一致,均呈下降趋势。
表2 各主要虫态数量
彝良县属于两代螟害区,每年发生2代,第三代为不完全代,不造成危害损失。年累计螟害损失达300 t以上。
一代螟虫主要在秧田及早栽大田危害,常年发生约333.3 hm2次。据历年6月中下旬调查,大田被害率一般在1.69%~5.91%,较重的达7.3%~18.2%,平均被害率为3%(防后)。
二代螟虫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在大田中造成危害,形成枯心苗、死孕穗和白穗(部分未能感受光周期的幼虫继续发育形成第三代的蛾子),常年发生666.67 hm2次。据调查表明,未防治的田块一般白穗率都在2%以上,个别田块白穗率达30%以上,平均白穗率为4.68%。
根据一代螟卵密度调查,常年大部分田块均足以造成较重危害,但由于诸多因素所致不尽相同,一般发生提早或推迟的,最终发生危害程度一般偏轻。
发生较早的,一方面由于秧苗小不适合螟蛾产卵与蚁螟侵入危害,二则由于在秧田期危害症状表现十分明显,在拔秧时带虫秧被剔除,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大田的虫源基数,使之大田发生危害表现为偏轻;发生明显推迟的,是由于入春后气温回升慢或气温回升不稳,越冬幼虫化蛹期间遇持续低温或受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等不利因素所致,并同时使其自然死亡率提高。春耕进度的加速进行及时压缩了越冬虫源田面积,减少了虫口基数,发蛾量减少从而发生虫害偏轻。发生期正常或稍偏迟的年份,早播田、长势较好的以及早栽田块,一般受害较重[1]。
根据对历年来资料归纳整理,分析认为,一代正常发蛾高峰期在5月7日左右,早于5月2日或迟于5月12日均属于明显提早或推迟。
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越冬残存量,也影响到发蛾量,发蛾量大说明环境对螟虫发生有利,其越冬虫口密度大,自然死亡率低。由于发蛾量大,田间卵块密度必然相应增大,从而发生危害程度就较重。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对比,初步认为,可将其蛾量划分成3个发生趋势级别。一级(偏轻趋势发蛾量):一代发蛾500头以下,二代发蛾1 200头以下;二级(中等趋势发蛾量):一代发蛾500~700头,二代发蛾1 200~1 600头;三级(偏重趋势发蛾量)一代发蛾700头以上,二代发蛾1 600头以上。
入春后气温回升不稳,春旱或绵绵阴雨对其生存都不利,特别是越冬幼虫化蛹期间持续高温干旱或低温多雨,都将大幅度地提高其自然死亡率,因干燥而死亡,不能化蛹或羽化,或因高温而滞育等。同时,在产卵和卵块孵化期间持续降雨或气温骤然下降等,都不利其发生,从而发生危害偏轻,反之则重。
早播田、零星分散的秧田一般受害较重,迟播的或较集中连片的秧田一般受害较轻;施肥较多、生长繁茂、叶色浓绿的田块一般受害较重,反之稍轻;螟卵盛孵期与分蘖期、孕穗期相遇的,往往受害较重,与之相错开的田块一般受害较轻。
发生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同时,发生期又影响到发生量,因此,发生期预测是发生量危害程度预测的基础。发生量受气候因素、发生期以及栽培管理的影响,因此,发生量危害程度预测相对比较复杂,它以发生期的预测作为基础,需要充分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才能做出判断。如果将影响发生量危害程度的发生期、发蛾量、气候条件及栽培条件等因素,分成3个水平(用数字表示发生等级),然后建立预测模型,将提高预测的科学性,但尚无结果。目前,主要是通过对虫源基数、发育进度的调查(查发育进度确定发生时期,查虫口密度确定防治田块),参考作物生长情况、气象预报及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从主观上估计其发生趋势,从而发布定性预报[2]。
入春后,化蛹期进行定点定时调查,查出化蛹进度,加常年同期蛹的历期,并参考气象预报,预测一代螟蛾的发生期。
按时进行田间调查,以灯光诱蛾为主,并将其结果作为发生期预测的验证。根据发蛾的始盛期、高峰期,加常年同期卵历期,并参考气象预报,可分别预测其卵块孵化的始盛期和高峰期,于发蛾始盛期发布预报。
通过对历年资料的归纳整理,经过分析发现,一代三化螟蛾发生期与越冬幼虫入春后化蛹阶段(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旬积温有相关性,通过计算,相关性系数a为-0.91,经过显著性分析,T=12.41>t0.01=2.878,达到极显著相关。应用最小二乘法综合推导出螟蛾发生期回归预测式:Y=-0.91x+51.77±1.95,Sxy=1.95 d,x=51.3,y=5.3。该方程回归系数和回归截距意义为累计温度每提高1℃时,一代三化螟蛾的发生期将平均提早 0.91 d,x的取值区间为[40.1,60.3]。
通过回归方程,可提前5~15 d较准确的计算出当年一代三化螟蛾的盛发期,将此期加上平均卵历期14 d(包括产卵前期),即可得出防治适期,从而及时发布预报,指导大面防治工作。
例:92年同期累积积温为44.9℃,试计算其发蛾高蜂期:根据Y=51.77-0.91x±1.95,将x=44.9代入方程,得Y=9-14日,灯下实测得发蛾高峰期为5月10日,与之基本吻合,准确率为90%以上。
表3 20年一代螟虫发生期与积温数据对比
坚持以测报为基础,以农业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相配合的策略,实施“控前压后,防一控二”的综合测控技术。
一是精耕细作,采取浅割稻,稻收后及时翻耕灭茬;稻茬作物精耕细作,利用整地、碎垡之机深埋或清除谷桩,以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入春后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化蛹初期,灌水对其杀伤力很大),适时早收冬作物,及时翻犁灌水等方法,大大地降低其越冬基数,可有效地减轻一代危害。
二是早播诱卵,采取适时早播、适当多播的办法,诱螟产卵,在拔秧和栽插过程中剔除枯心苗,以降低大田虫源量,防一控二。
三是人工捏卵,结合田间管理,如管水、拔秧和大田薅秧等农事活动,进行人工捏卵,此法防效明显。
利用螟虫的趋光性,定点定时采用适当灯光诱杀成虫,以减轻大田虫源。
一是认真做好秧田治螟,在5月中旬,待螟卵进入初孵期后,一般于拔秧前5~10 d内,喷洒杀虫双等农药进行防治,带药移栽。
二是适时开展大田防治,根据观测,彝良县二代三化螟卵的主要孵化时段在7月15-25日,而在该时段常年往往有稻飞虱的2个迁入峰期,因此,通常在7月中旬至下旬之初(螟卵孵化的始盛和盛期),结合控制稻飞虱,实施1~2次喷防[3]。
通过综合测控技术的长期应用,近10多年来,彝良县水稻平均枯心率由原来的6%稳定控制在3%以内,平均白穗率由原来的4%稳定控制在1%以内,危害面积由35%已经控制到10%以内,年灯诱发蛾量已控制到50头以内。近年来,已不再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只需要农业防治就可将水稻螟虫的发生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线以下,水稻螟虫测控技术应用成效明显。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测报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化防作为补充,可持续控制螟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