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色彩正是生活中体现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在室内装修和生活环境的应用体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本文首先从色彩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原则以及色彩的搭配应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作用;色彩搭配
色彩这一元素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室内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作设计的“灵魂”所在。在室内设计中通过掌握色彩的作用和搭配原则,就能够透过空间环境来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活泼的一部分,是将室内环境呈现效果推向顶峰,体现环境艺术特点的点睛之笔。
一、色彩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
色彩能够通过改变视觉效果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重要影响,使人们产生一系列的感觉变化。首先色彩的颜色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溫度感受,根据色彩颜色的波长不同,我们将色彩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其中暖色系由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这色系的颜色组成,而冷色系则是由青紫、青到青绿色构成,其中紫色和绿色为温色。不同的色系带给人的温度感是不同的,在进行室内设计事,如果能够正确应用不同的色系,就能够制造出不同的室内环境效果。另外,不同的色系除了在温度上给人不同的感觉以外,在空间距离感上也有明显的体现。一般而言,暖色系的设计在距离上给人一种临近和凸出的感觉,而冷色系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远离和凹进的。可见,色彩在设内环境中感染力和表现力是极强的,通过设计师的巧妙应用,色彩在室内空间中将会体现出感人的魅力。
二、室内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原则
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色彩进行艺术设计时,要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色彩的设计,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室内环境的空间属性
不同空间的大小和使用目的都是不同的,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空间的使用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色彩进行设计。比如针对办公环境来说,要尽量使用冷色系的色彩来体现空间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对于卧室的空间来说,则需要使用暖色系来体现安静温馨的环境特点。另外,根据空间方位的不同,也可以利用色彩来进行搭配,调整补充由于空间方位原因对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符合空间使用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的人对于颜色的喜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差异性,从而使室内环境的设计符合用户的风格和喜好。一般而言,男性更喜欢体现沉稳厚重感的冷色调,而女性则更加偏爱一些温暖舒适的暖色调;从不同的年龄阶段来看,年轻人更倾向于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而老年人则更加喜欢安静典雅的冷色系。这些都是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明确用户喜好的色调,也要注重色彩的搭配,从而满足空间整体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三、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搭配应用
(一)邻近色调搭配法
邻近色调搭配法指的是利用色彩类似的颜色,通过改变色彩的明度和彩度来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使室内空间呈现出统一性和分散性相结合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搭配空间的目的。在应用时,可以将室内环境的整体色彩确定为统一的单色调,扩大室内环境的空间感,然后在具体的陈设方面,调节色彩的冷暖度、明暗度以及彩度,同时要考虑到装饰材料的质地,将环境的色彩呈现出协调统一的感觉。比如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紫色、玫瑰色和咖啡色三种色彩来搭配,将地板设计为咖啡色,家具软装设计为玫瑰色,墙面可以设计为紫色系,这样随着明度的变化,整个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富有典雅的气质,体现出雍容华贵、稳重深沉的室内空间的风格特点。此外,在邻近色系的搭配中,适当地加入黑白色系的点缀,对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气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方式常常应用在现代居室的设计中。
(二)对比色调搭配法
对比色搭配法就是利用不同色彩之间的强烈对比来营造出极具个性的视觉效果,体现出使用者自身的个性和风格特点。对比色调的搭配应用手法非常丰富,通过很小的变化就可以呈现出风格不同的变化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对比色搭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室内设计面积以及色彩纯度的对比情况,如果室内面积较大,则不建议使用对比过于强烈的色彩,这样会给人的视觉产生很大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严重的不适感。当然,如果使用者喜好大面积色彩对比的感觉,则可以在其中采取一些中性色进行过渡,如黑白灰三种颜色,从而达到一种较为和谐的装饰效果。更多情况下,对比色调的搭配体现在一些小面积的陈设物方面,如靠垫、靠枕以及壁饰等设计,这样的搭配效果往往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注重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和应用,达到既能彰显个性,又能和谐统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心舒,王威.探讨色彩搭配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J].居舍,2018(29):94.
[2]卜冰冰.浅析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79.
作者简介:
王庆海,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