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纯理论说教已经很难触发孩子们的兴趣、感悟与发现。的确,“苦口婆心‘说教,换来的却只是‘知的表层体验”,这样的教学怎能触发孩子们灵性的思考和持久的兴趣呢?实践证明,当教师的说教味过浓时,当教师总是以一种“霸道”的说教面目出现时,孩子们就会本能地在心里竖起一道屏障。那么,如何打破这道“屏障”,让德育自然而然地与孩子们的内心和人生对接,从而形成“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德育新时空呢?
关键词:亲子;关系;小学生
一、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学校德育之所以常常显得“别扭、拧巴”,就是因为很多活动都是“槌的打击”:一味地在理论单项灌注的漩涡里打转转,一味地直接指责、批评和落实到具体人头的“对号入座”。这样的说教课该到了摈弃的时候了。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创设浓浓的新颖活泼的学习情境,使道德认知像“盐”一样溶进情境的“汤”中,精心打造水一样的“载歌载舞”的课堂。当孩子们的德行认知与活泼的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的生成就变得自然而然,孩子们在“载歌载舞”中得到多重滋养、锻造和提升。
比如,一教师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的教学中,创设了以下情境设计:听故事,体味亲情:里约奥运会“奶奶级选手”丘索维金娜的故事:25岁选择复出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给儿子治病——大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对于这一点,她从不回避,于是她从2002年到2018年的16年间,从未停止比赛,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她自己所说:“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对我而言,儿子是我的全部,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是我的动力。”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实践证明,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引入新课,并且以“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发“道德认知”,一定能快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更多的学生动了起来,课堂上有更多的交往、对话、争论、总结,一片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景。比如,有的孩子说:“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25岁的年龄够大的了,而她选择复出,无疑真正是为了儿子。”有的说:“为了儿子而选择复出,天下的母亲真是太伟大了。”有的说:“为了自己的儿子,丘索维金娜激发出了所有的力量,而作为儿女的我们,该怎样回报自己的父母亲呢?”……
这样的讨论将课堂之窗轻轻推开一扇,窗外更美的风景再次扑面而来:感恩的种子、亲情的种子不知不觉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道德的生成变得自然而然,情感的浸润变得“润物无声”,课堂尽可能向着活泼、精彩、多元的方向打开。而课堂上学生的学打得越开,教师的教也就必然会有更多的契机和切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情境化在课堂有效介入的结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愈适宜愈丰富,课堂愈能以“形象的面目”和“诗意的表达”去获得学生的认可。而这,恰恰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二、不仅仅是理论灌输,也是现实印证
都说“给学生一点空间,他们会还你十分精彩”,此话果真不假。比如,上述活动中有关“丘索维金娜的故事”的讨论,的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精彩。不过,在激动之余,同学们或许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自己周围的现实中的亲情果真如此吗?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我们的父母亲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亲的?发生矛盾时我们是否从父母亲的角度出发?我们是否真正走进了父母亲的内心深处?于是,理论和现实印证,不仅仅成为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的视点,同时也是孩子们内心认知中自然而然的一个诉求。
仍然以《父母多爱我》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小学的特点,设计以下“印证”活动环节:
结合下面的情境,进行说说写写活动
1.周末回到家后,父母常说的一句话:
2.自己受到表扬时赶紧打电话告诉父母亲,他们的第一句话是:
3.因为寄宿制学校的伙食问题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父母亲的态度是:
4.听到孩子在刚刚入冬就感冒了,父母打来电话一般会这么说:
5.期中考试成绩“考砸”了,父母亲见到成绩单时的态度是: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我们舍弃了教材中原有的谈论内容而设计了以上印证活动。从回答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关心身体健康和吃好休息好的问题。其中最后一个说说活动,父母亲的说辞互不一样,“五花八门”,有的父母说:“不要紧,这次考不好是暂时的,以后努力一定会考好的。”有的家长的态度是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你都考砸了,你能对得起谁呀?”还有的说:“不想学就算了,回到家‘修理地球吧!”还有的苦口婆心:“孩子呀,你一定要好好寫,咱家这么穷,你不学习,哪有出头的机会呀?”
这些不一样的态度或说辞,恰恰是锻造孩子们极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抓住这样的契机或展开深入论辩,或书写心底实话,或将心比心,从而让孩子们深深认识到:尽管父母亲的说辞并不合理,而且有“破罐子破摔”之嫌疑,但出发点是好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一切都是爱的表现。当孩子们的道德认知上升到上述境界时,教师该欣慰了,家长该欣慰了。的确:相对于具体的理论而言,现实生活中父母亲的爱的具体印证,以及在现实印证中激发出来的道德成长力量,无疑是道德与法制课堂中更重要的目标。
三、不仅仅是拘囿课本,也是拓展延伸
教材作如是选择,并不代表教师可以亦步亦趋,按部就班。新的课程视角下,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不能仅仅拘囿于课本,不能仅仅固守于课堂,而是要穿越教室和教材的边界,穿越学校和家庭的边界,引领孩子们走向课外,走出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和社会,以此拓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弹性和容量,并以此提升孩子们的道德认知。就《父母多爱我》而言,除了教材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的、有意义的、针对性强的拓展活动。
仍然以《父母多爱我》的教学为例,在可以在课后进行以下拓展:
1.爱要大声说出来,周末回到家里,请同学们大声对爸爸妈妈说出这样的话:爸爸妈妈,无论这个家有多穷,我都爱你们!
2.观看《爸爸去哪儿3》中的感人片段,然后引领学生制作一张亲情卡,周末回家后交给父母。
3.请你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画画,也可以是对联,可以是手工制作……
从“爱要大声说出来”到“制作亲情卡”再到“不同方式表达爱”,实际上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情感体验到道德实践的过程。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螺旋上升”,也是在实践层面上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这样的“由此及彼”,除了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育人形态,不但可以洞开孩子们的认知视域,而且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亲子关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不正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和学校德育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作者简介:
孔瑞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永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