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帮助教师有效地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初中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已经逐渐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需要教师科学地整合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不断创新信息教学方法。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这样一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能够同步提升。
一、 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 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的知识已经不似小学数学那般直观易懂,一些数学知识点开始由具象转向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导致数学课堂十分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被充分激发出来,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板书的限制,通过使用多媒体来全方位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获取新知。
(二) 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课堂效率
初中的数学教学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就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科学备案,优化教学设计,进而提升课堂的效率。将静态的教材知识转换为动态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点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前提,只有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摆脱传统单一无味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从而将学生带入到绘声绘色、亦动亦静的教学环境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最佳状态,开展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一节的内容时,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一些具有中心对称特征的几何图形或者建筑物,并在课堂上进行动态演示。通过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总结归纳出这一类图形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从课本上了解到轴对称图形是怎样的,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为学生寻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事例,從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类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具象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初中数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困惑,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总是无法准确地掌握。教师在讲授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时,也往往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其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理论知识并不那么遥远,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函数》一节的内容时,由于函数的概念和定义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把握函数的图像性质和特征时总是会感到困顿。如果教师单纯地在黑板上讲解这些知识,在讲解到函数的变化规律时,教师是无法在黑板上将函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的。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作图,将函数的图像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函数的图像的变化规律。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不同的函数在变化时图像是怎样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地授课。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不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小军.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7(17):175-176.
[2]梁敏.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17):4050-4053.
作者简介:
张友怀,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