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比较中国和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启示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是推进各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教育学生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传统、语言文化,更要关注自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一切准备。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非常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韩国的历史上,公民乃是一个现代概念。到李朝为止,漫长的韩国封建社会中,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上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不可能有公民的存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沦为亡国奴和被统治者的韩国人,更不容奢谈公民的身份。直到1948年大韩民国建立,韩国公民才在宪法的意义上获得了它的出生证。韩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大韩民国为民主共和国,大韩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家的一切权利均来自国民。
表面上看,韩国是典型的西方式的民主政体的国家,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韩国只是一个徒有“民主”虚名,实际是独裁专制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韩国的政权更迭不是在学生和民众游行示威的抗议声中进行的,就是通过军事政变发生的,从来没有和平移交过。韩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极为重视国民精神的培养,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系统的道德教育体系。这是韩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决定的。
朝鲜民族的历史就是在反侵略的斗争中求生存的历史,韩国人面对外族的入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形成了韩国人不畏强暴、强悍刚毅的民族性格及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同时,作为一个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度,儒学对韩国的影响在14世纪李朝就达到鼎盛时期,儒家伦理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至今韩国还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全国祭祀孔子的国家。
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本质上就是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韩国的民族理想。在不久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中,韩国的民族主义也导致了排外情绪,“金融危机爆发后,排外情绪和经济民族主义到处可见,一些人把金融危机归罪于对外开放,他们不买舶来品,不吃肯德基。”韩国是民族意识极其强烈的国家,在公民素质教育中加强世界公民教育的内容十分必要,且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韩国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韩国,人们所开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国产的,他们以乘坐自己国家生产的汽车为荣,对那些乘坐高级豪华外国车的人,人们并不羡慕。韩国国歌里有这样一段歌词:“用我们的意志和精神,热爱我们亲爱的祖国,把身心和忠诚献给她,不管面对痛苦还是欢乐。”它一字一句铭刻在每个韩国人,包括是孩子们的心里。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给当今的爱国主義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紧随时代的变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相接轨,力求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但仍无法阻止新的形式的非爱国现象的产生。韩国在经历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中,成功的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和韩国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形成了较相似的伦理道德观,因此这使得两国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具有可比性,为我国研究学习韩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可能。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明显不足。中国家庭只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韩国的家庭则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的形成,这为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韩国家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本上是通过隐性教育实现的,多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为主,辅以家训和家族礼节,让孩子从爱“小家”做起,进而实现爱“大家”。学校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的重要场所。我国向来重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以教科书为载体的显性教育,同时取到了良好的成效。韩国同样重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在国民伦理课中彰显爱国主义精神外,还特别重视通过历史教学大量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隐性教育上,则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善于利用校风、师德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教育是韩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强项,也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想要着重加强的领域。韩国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实现主要依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舆论和弘扬民族文化等来实现,并且成果斐然,特别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身土不二”意识大力支持了韩国本土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想重点强调一点:国家从来就是为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服务的,加之当今世界依然存在不同的国体和政体,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存在,必然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西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就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青少年描绘一幅仁慈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神奇“图画”,让人们信仰、崇拜。西方国家学校开设的历史和地理课,几乎都是歪曲或根本不谈人民的革命运动和人民起义,几乎都美化殖民政策。在他们那里,不列颠帝国被描绘成把文化和进步带给被它征服和奴役的人民,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在日本教科书中被歪曲为“进入”;美国学校的历史教育,也只字不提当年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杀害。总之,西方国家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阶级性是很强的,他们开展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为维护这些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他们现有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服务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成荣.韩国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9):90-91.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孙玉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