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中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和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充分地利用小学生可塑性高的优势以及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了许多教师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在未来利用科技的力量参与祖国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小学;有效方式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前截然不同,人们对科学素养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会利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文章将对如何有效地完成小学科学教育进行阐述。
一、 正确认识科学态度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元素组成。在这些基本元素中,科学态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就无法有效的学习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态度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走向。没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在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时,可能会误入歧途。作为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根本,科学态度是抵制诱惑的防线。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中表明,态度是根本,并且在形成之后很难发生改变。因此,在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科学兴趣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根本动力。小学生本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求知欲。根据相应调查报告指出,学生的科学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过去的科学教育中,老师和家长过分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沉重的记忆负担使学生难以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奇心逐渐消失。即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如果科学兴趣为零,就不会具备对未知问题的探究精神。缺乏兴趣,在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瓶颈。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唤醒学生的科学兴趣。
首先,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不断的尝试用多种方法把好奇心变成科学兴趣,并且用生动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的动手实验、亲身参与到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过程中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 创建有利于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环境对培养科学素养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只有让学生的处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他们才敢想、敢说、敢问,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优秀习惯。例如:在学生询问、回答时,教师要认真地倾听,这样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会互相尊重和在同学发言时要仔细聆听。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速和用词,多使用委婉、温和的语言,如“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意见应多予以鼓励,或者表示赞许,而不是盲目地提出问题甚至怀疑、扼杀或否定。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很不合理,我们也应该用如“可能你还没考虑仔细”等语言肯定他的努力。例如:在进行“物质溶解过程”的实验观察活动时,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对“物质的溶解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学生提出:“与物质颗粒大小有关,大颗粒的溶解的慢。”等观点。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地提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并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互相交流的氛围中,完成小学科学素质教育。
(三) 将科学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亲身参与到教学过程。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中,并且亲身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的学习和体会到科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并且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真正掌握和熟悉科学方法,并使之深刻的理解日常科学活动和生活是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的领域。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单一,并且认知能力欠缺,这些决定了他们在认识和理解等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科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教授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相合,方便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自觉和积极的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不能再一味地坚持传统的教育方式,照本宣科或是只是一味地追求卷面成绩,教师只有将课堂和科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再因为父母或者教师而去选择被动地去学习。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浮力”相关概念知识的时候,不再是簡单、单纯地把课本概念念给学生听,而要善于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他们自己的研究讨论在怎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让物体在水中漂浮起来,更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讨论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观点,并且进行相关的实验。经过实践过程后,能让学生明白浮力产生的具体原因,加深其在学生们脑海里的印象。科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实践,通过实践学生更能够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努力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体现出新课标倡导的新概念,也关系到人类科学素养的高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可能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并且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德玲.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7).
[2]单杰.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小学时代(奥妙),2018(2):22.
[3]唐恒利.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33.
作者简介:
张萍,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两江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