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9-04-03 05:41汪志远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生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起源于生活,但最终又会还原至生活应用的一门学科,其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就是数学生活化的重要体现,因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本文笔者就从自己教学经验出发,解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一、 夯实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学生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若想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学生必须明确题目中涉及了哪些数学概念,运用了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因此,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数学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一共接触到三类数的运算,自然数、小数和分数,三类数都要进行四则运算,而且每类数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必须立足于对各类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各类运算法则。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运算法则,将知识强加给学生。

二、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

知识的传授只需要几分钟,但是知识的掌握却需要学生付出几十分钟的努力。数学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学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练习,才能将知识上升为能力。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教师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谨慎、认真的学习习惯,坚持每日一练,做到每日必练,争取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例如,个位数的加减法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多为数加减法的学习,针对这一种重点,我在班上开展了交换出题的解答的学习活动,用时将近三分钟,将学生横向分组,小组间进行评比,采用激励方式,促进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基本能力。

三、 教给学生口算方法,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 使用“凑整法”进行口算

凑整法是很常用的一种运算方法,是指根据算式的特征来应用凑整规律,使运算过程更加简便,比如,加法凑整,12+6+18=?这个算式中,12和18相加能凑成整数,这样就可以调换这几个加数的位置,先计算出两个能凑整的加数的和,再加上另外一个加数,这样,学生通过口算就能计算出结果。再如,乘法凑整,125×9×4,125与4的积是1000,我们可以先计算出125×4的结果,再乘9,这样很快就能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是9000。

(二) 运用“分解法”进行口算

所谓分解法,就是将算式中的某个数拆分开,并把拆分后的因数分别与算式中的其他数字进行运算,以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比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25×16=?学生通常需要通过笔算来得出结果,如果把16进行拆分,就可以得到4×4,这样原来的算式就可以变为25×4×4,由于25×4=100,这样,通过拆分法,学生口算就可以得出结果为400。

(三)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解法

在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相同题目的不同算法来提高他们的运算水平与数学思维。例如,在计算个位数为5的两个相同两位数(如25×25)的乘积时,可以先用末位的两个5相乘得到25,再把十位的2加1变成3,最后再与另一个2相乘变成6,将6放在25之前,就得到625,这种算法与传统计算方法不甚相同,但学生掌握后,则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一类计算题的计算。同时,一些练习题的计算方法往往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且不同计算方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难易之分,此时,则应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解法,克服计算困难。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很多,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口算方法,还要让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通过长期的训练,掌握和巩固运算方法,看得多了,练得多了,学生便能很快找出算式中的规律,并能又快又准地计算出结果。

四、 依托生活原型,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生活问题是数学知识的原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发现计算的魅力,从而学会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大多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如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出现这样的生活背景: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56元,每条裤子44元。我们班42人,一共需要多少元?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分别算出上衣和裤子各需要的钱,再合起来算出一共需要的钱,算式是56×42+44×42;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出一套校服的价钱,然后再乘42,算式是(56+44)×42。然后组织学生对两种解答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学生除了得出两种算法有相同的结论,都可适用外,更重要的是还会惊喜地发现当上衣和裤子的单价正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时,把它们先合起来再乘显得简便。从而得到了一种优化的解题方案。显然学生所达成的这种共识是源自学生独立判断后的一种自我选择,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自行悟出的,产生于他們自己的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尽管老师没有指导、暗示或强调,学生也能自如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贯穿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方法,将枯燥的计算训练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计算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宝.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4(04):101.

[2]昌世芳.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速读(上旬),2015(12):198.

[3]李臻.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3):50-51.

作者简介:

汪志远,重庆市,重庆市铜梁区平滩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生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