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曦林
近年来,G60成为“高热词”,频频出现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上。
G60科创走廊九地市轮值主席、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
它也一直牵引着我们的观察和思考。特别难忘2018年初夏,有“文房四宝之乡”美誉的宣城,一位朋友打我的手机,说:宣城这回“牛”大了,加入了G60平台,要与上海、杭州、合肥等一体化发展了。我问他:你兴奋什么呢?他激动地说:宣城的价值爆发了呀,宣城跻身G60科创走廊的中心城市,与上海、杭州、合肥等已签约,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不得了哇,你读读《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不多久,这些城市间坐地铁可能不用反复买卡了,下载APP扫码就畅行无阻了;5G,也将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先试先用;还有些建设项目会在G60九城市一起上马,大手笔啊!”
令小城老友无比自豪的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级城市群!”
无独有偶,2019年首个工作日,在上海松江,举行了一场题为“聚力推动G60科创走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来自G60科创走廊的16名先进制造业企业代表与松江区领导共同回望2018年、畅谈2019年时,也如沐春风,他们争先恐后、情真意切的发言屡屡谈及:“G60”高速公路,已经突破地理上的交通意义,它不仅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黄金走廊”,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平台和品牌的效应,譬如,兄弟城市、知名企业竞相加盟“G60大家族”,视其为超常规发展的快车道;国内外优秀技术、人才等纷纷集聚于G60旗下,促成人气和信心爆棚。诚如一些知名企业代表在座谈会上表示:“我们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环境有信心”;“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上海和松江有信心,既看好G60联动发展,也看中上海的研发环境和人才资源……”
G60“版图”越做越大,也正日新月异。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们身处的时代,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影响国际竞争格局和实力变化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而上海乃至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竞争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和地区,能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城市群,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未来。
G60是什么?若今天还回答是“一条高速公路”,简直“弱爆了”!
从物性看,G60的确是一条地处松江区内,由东北向西南,全长40公里,横贯全区,通往浙江腹地的高速公路。多年来,这条通衢大道车流滚滚,四通八达,成为长三角区域交通和物流的重要承载。然而,今天的G60,不止是字面上的高速公路概念,也不止是狭长地理空间上的创新平台,更意味着新思维和新能量。《G60 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乘着“高铁时代”的翅膀带动沪苏浙皖9地市共建科创、协同发展,引领了新视野、新格局。而引发G60裂变式发展和能量辐射的“原子”,是上海松江区委、区政府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创造性地推出“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兩年前,松江区委、区政府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着眼于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创中心目标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制订新一轮松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主动对标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地区和日本筑波等全球科创高地,结合G60松江四十公里两侧的资源禀赋,誓将“G60科创走廊”打造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高地、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标兵。松江,上海传统制造业的重镇,自元代建府以来,“松江制造”就享有盛誉,从皇城脚下“松江监造”的砖块,到衣被天下、远销欧洲的松郡棉布,无一不显示松江作为优质制造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中联重科等众多制造业巨头也纷纷在松江落户,松江的工业总产值曾在全市占很高比例,令人引以为傲。但毋庸讳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一些落后的产业,一度导致松江部分地区成为“铁锈地带”。为了突破城区发展瓶颈,在松江大地上“画”出更新更美的画面,新一届松江区委、区政府深入研究世界发展趋势、中国发展战略、上海发展格局,探索和研究松江新一轮发展路线图。他们意识到,松江建设必须走科技创新道路,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引导,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这是新时代带来的发展“风口”,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两年来,松江铆足干劲,大刀阔斧地推进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往招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聚焦于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安防、新材料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他们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一举淘汰劣势及污染企业1300多家;他们吸引了投资一百亿或两百亿元的海尔智谷、正泰启迪智电港、修正药业、国能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落户,新增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157家,实现机器人产业产值增长44.5%。2016年,“6+X”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同比增长62.9%,工业税收增长52.6%,房地产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下降到32%,全区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在2016年明显增长;2017年持续了这样的增长速度,增幅继续名列全市前茅。
与此同时,“G60”沿线的长三角城市加强分工合作,科创要素自由流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配置,体现在:全球先进的ALD工作母机、超硅半导体30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清华启迪便携式质谱仪等重大科创成果接连涌现;军民融合重大装备Ts150燃气涡轮起动机、Tp1000、Tp600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研制成功;创远仪器参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东华大学有关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分别获评国家科技进步2016年特等奖和2017年一等奖。截至目前,松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8家,68家企业主导、参与制订国际、国家及行业等标准193项,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增幅近20%,均居全市前列。松江的三大生态,即以工业互联网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G60赛迪研究院、G60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低碳技术研究院、上海股票交易中心G60分中心、海外人才局等科创功能平台建立为代表的产业创新生态,以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代表的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生态,以党建引领“1+10”人才新政实施为代表的人才发展生态,正逐步形成,由此带动的区内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近两年来,松江城乡统筹发展迈向了新阶段,城市功能配套日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机农一体和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不断升级,镇村文化体育、商业服务、为老设施等基本实现“全覆盖”;区城面貌、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G60”带动的不止是松江区内经济社会的迅猛变化,还有力地撬动了长三角更大板块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它从1.0版本迈向2.0版本,继而又迈向3.0版本,犹如飞速行驶的历史列车,所打开的新格局和新视野,令许多人感到“始料不及”“无比振奋”!
G60的发展、变化乃至效应,超出了“常规”。
在解决区域发展结构和动力问题的同时,松江还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G60 科创走廊的辐射带动作用,与G60 沿线的城市建立“朋友圈”。
一开始,G60的确只是上海西南翼“一个区城的事儿”。彼时,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带队深入松江区一线实地调研,结合之前他曾考察德国先进制造业、美国硅谷等全球科创产业基地的体会,以及走访清华大学、上海社科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航工业等高校和央企,并借鉴北京、深圳等地经验,提出以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用“三严三实”要求抓好松江“十三五”发展开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构筑上海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高地,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
在这一思路引领下,松江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G60上海松江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意见》,它基于松江科创产业基础的实际状况,将沿着G60松江段40公里两侧的101平方公里,精心布局为9大功能板块,在“一廊九区”布局里着力于内在功能互补、集群发展,串起松江产业及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和资源,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地,打造以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科技创新高地,辐射283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区。2016年5月2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两周年之际,松江召开了“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推进大会”,正式推出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总体方案。自此开始,松江掀起了G60建设热潮。记者每每路经松江境内的高速公路,都被沿途高高耸立的“G60科创走廊”醒目广告所吸引。
2016年8月、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两次视察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提出要“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2017年6月,上海市市长应勇调研松江时指出,松江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高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标兵”。而2017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郊区进行调研时,第一站就来到了松江,听取G60科创走廊方案和建设的情况汇报。他强调:“郊区是高端制造业的主战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新时期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松江等郊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主战场,要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代表区委、区政府表示,松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时间表”,在2020年建成“G60科創走廊”创新体系,使松江成为上海科技创新成果转移和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体现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实力和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区,还有两个“硬指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占全区GDP不低于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整个松江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
正当松江G60科创走廊建设热火朝天之际,松江区有关G60科创走廊的发展主张,得到了邻近城市的积极响应。在松江打造G60科创走廊、杭州打造城西科创走廊的基础上,有人提出,能否沿着G60高速公路,串起嘉兴、杭州等地,联手打造跨省的科创大走廊?还有人提出沪杭沿线共同发展“产业带”的种种设想。
同频共振,激发出越来越多动人心弦的创想和前所未有的活力。
协同创新,这一带有理论色彩的字眼,顿时成了G60沿线城市的共同向往!
2017年3月,记者身临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建设要素对接大会现场,热气腾腾的气氛,分明能感受沪嘉杭等地共建共享的热望。同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嘉兴市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松江、嘉兴、杭州随即产生了更强的“共振”。当年7月,松江与杭州、嘉兴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G60科创走廊”发展脚步由此迈出了上海。
此时“松江G60科创走廊”变成了“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产业对接由松江区向浙江腹地延伸和拓展,对沪嘉杭三地的发展起到了明显提振。
一年不到,沪嘉杭三市对接项目高达300多个,合作效应一波又一波不断扩大。
在“星耀南湖”精英峰会上,“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即受到了各方高度评价。丹麦王国驻沪总领事Nicolai Prytz在论坛发言中谈到:这样的合作令他印象深刻,上海、嘉兴、杭州的协调发展,凝聚成一个全面激发思想、资源和人才的创新热浪。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发言中表示,沪嘉杭三地联手发展,“开启了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浪潮”。嘉兴、杭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接轨上海的产业圈、人才圈、金融圈、生活圈、交通圈。
之后,“G60科创走廊”牢牢抓住沪苏湖合高铁建设的契机,乘势而上,往两条线进一步拓展:一条线往西北,沿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安徽宣城、安徽芜湖,到安徽合肥;一条线往西南,沿浙江嘉兴、杭州到金华,其辐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2018年5月,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筹备会举行,来自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以及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8个城市的领导与松江区负责人一起审议相关文件,为九城市签署共建共享G60科技合作协议做准备。
不久,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宣告成立,同时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举行,长三角三省一市步入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乘此东风,G60科创走廊赢得了与沪苏湖合高铁融合发展的难得机遇,形成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地市的“一廊一核多城”的创新格局!此时的G60科创走廊,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区域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GDP总量约4.86万亿元。9地市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发展至此,G60科创走廊一跃“成长”为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这样的模式基于互惠互利,协同创新的意愿;就上海而言,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过程中,既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也渴望得到周边区域的资源支持。G60无疑能让美好愿望坐实。
松江区G60 科创走廊产业服务集群零距离审批服务中心。
2018年6月1日,是G60科创走廊的大日子。这一天,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扩容为九地市的G60科创走廊也适时举行“朋友圈”首次聚会,题为“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上海举行,九地市的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当天,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G60科创走廊工作制度》以及《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三項文件。一个月后,又一个改革的产物——“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应运而生。它作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分支机构,在上海松江区临港科技城挂牌运行。
在这次联席会议的致辞中,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发言表示:迈入新时代,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长三角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难以独善其身,独惠其身,必须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制度优势,产生长三角产业要素“聚合反应”,才能形成区域发展新动能和区域整体性国际综合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在抓实1.0版松江G60科创走廊、与杭州嘉兴共同推进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高铁时代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3.0版,与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城市,携手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九地市推动自身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责任。
建设中的正泰启迪智电港。
由“一条高速公路”瞭望到世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间布局规划,辐射范围扩大至杭州、嘉兴、金华、湖州、苏州、宣城、芜湖、合肥等,如何真正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领跑发展?设立“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就是为了将美好蓝图一一变成现实。
记者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看到,“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牌子格外引人注目。作为长三角区城合作办公室的分支机构,“联席办”由九地市28位派驻代表组成,“挪窝”来此办公的都是中青年干部,平均年龄36岁,分别在综合组、产业组、科创组、商务组和宣传组各司其职。他们中多数人过上了长三角一体化模式,每周在双城之间奔波。他们聚到上海松江一块儿办公,彼此互通互联,积极探索和整合各自的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针对做强优势产业、做优龙头企业、做全产业链的目标,努力构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G60科创走廊现代产业体系”。近一年,他们正忙碌于建立长三角地区绿色指标体系、组团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搭建G60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架构体系……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据G60“联席办”负责人介绍,G60联席办已将相关工作分解成20项大类和43条小类,每一项都有牵头小组、负责人员和工作节点的要求,确保“计划可操作,任务可分解,效果可督察”。此外,G60科创走廊在长三角地区产学研方面的合作,也得到不断拓展。譬如,上海润米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长三角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上海仙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G60科创走廊人才、技术、信息等集聚的优势,于2018年3月研发出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清洁车队,拟在杭州拓展隧道内无人驾驶清扫业务。
“G60科创走廊”从松江出发,目前正活跃于长三角九地市,但其效应已扩展至更多区域。据悉,湖南茶陵就尝到了G60科创走廊带来的“甜头”,他们与松江G60科创走廊内的一家企业联姻,运用上海巨昂投资有限公司研发的天使之橙全智能鲜榨橙汁自动售贩终端机,建立了鲜橙配送中心,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明星项目”……
松江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一边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一边提高科创全要素供给、优化制度供给,同时以“店小二”精神推出零距离审批、微信审批等改革举措,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短短两年间,松江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令许多商户切实感受到了“高效”、“便捷”,政策和制度之间的创新协同,很快与其他八城市产生“共振”。
2018年春节后的上班首日,松江区以“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为要义,发布《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项目“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并在区级层面设立了审批代办服务中心,为落户G60科创走廊的产业项目提供集中审批、代办服务,实现“中心受理、中心审批、中心发证”。所谓“零距离审批”,核心要义是把审批服务放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一改过去政府和企业是“面对面”和“背靠背”,现在要做到“肩并肩”“手拉手”和“心连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降低企业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环境,这一举措,赢得了更多国内外优秀企业青睐和落户。
松江践行的“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精神,当年即扩展到G60科创走廊的九地市合作。9月28 日,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开通暨第一批异地证照发放仪式在浙江省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举行。记者前往上海松江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目击”了网络直播。
这一天,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同时发放首批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中国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破冰”。
“真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办得这么快!”上海一家贸易商行经办人表示。
据这位经办人介绍,由于业务需要,他们于9月26日到地处嘉兴的九城“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提交申办异地营业执照的材料。才过一天,嘉兴的服务窗口就收到了由松江区工商管理局签发的营业执照。28日,当经办人拿到盖着钢印的营业执照,忍不住反复看了几遍,他简直不敢相信:“‘只跑一次就办成,效率太高了,大大节省了时间。”
据了解,目前九地市已经完成“一网通办”线上统一入口设置,梳理出第一批30项“一网通办”事项上线,设立线下综合服务窗口,明确统一业务办理规范和窗口建设标准等,“一网通办”试点工作已经完成,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实现九城市间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一体受理、一体办证”。下一步,G60科创走廊九地市将深化“一网通办”功能,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一网通办”范围由证照办理逐步推广到其他服务领域。
“一网通办”,看似只是优化了企业申办营业执照或生产许可证手续,其实,它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大突破口,也是G60“联席办”去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破冰”改革,打破了存续多年的行政区划限制,降低了长三角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各城市相关基础设施条件不尽相同,酝酿这一改革时,先试行两个城市间的点对点发证,继而再向九地市的“一网通办”推进。不料,改革深得人心,顺利推进,“以前产业集群跨省市发展,企业跨省市投资审批办理存在严重‘中梗阻,如今‘G60一剂化解,意义非比寻常。”
松江倡导的“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精神,还体现在对待企业的“外迁”上。不久前,松江“土生土长”的上市公司华铭智能,因扩建需要,沿着G60高速,将生产制造环节“挪”至嘉兴平湖,这次“挪”,得益于地方政策的优化,办得非常顺利。近三年来,松江区帮助企业迁至省外达54户,其中47户迁往苏浙皖。“有企业走出去,也有企业走进来”,松江区领导认为,“这是必需支持的”。长三角城市间加强了合作分工,科创要素自由流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配置的好势头正在显现……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博会上,还有个备受瞩目的亮点——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扩大开放政策发布会。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见证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企业联合采购签约。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党政主要领导以及来自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有关国家驻沪领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松江“6+X”产业布局。
会上,九地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该政策以更大力度的协同创新,推进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可以说“开创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开放型经济新局面”。
这30条措施,聚焦外资准入、对外贸易、金融服务、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领域,通过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市场准入九城市“一网通办”、 在G60科创走廊全面执行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推行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推进上海市、浙江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成果向G60科创走廊辐射等,构建九地市协同开放的新格局,建立九地市一体化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放大九地市扩大开放的先行先试效应。会上还发布了G60科创走廊九地市进口需求,主要涉及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和服务贸易等行业。与此同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G60科创走廊九地市采购商联盟也在本次大会上成立。该联盟将通过组织九地市采购商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其它集中采购活动、整合九地市行业资源优势,提升九地市企业市场话语权、推动九地市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领域加强合作等方式,推动九地市企业与国际参展商精准对接、有效采购,搭建好“6+365”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目前,已有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韩泰轮胎嘉兴有限公司、杭州市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市义乌市进口商会、苏州市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湖州市南浔浩天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市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705家优质企业申请加入联盟。大会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G60科创走廊九地市采购商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单位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授牌,进行了G60科创走廊九地市企业联合采购签约仪式,九地市联手大踏步开放,是里程碑式突破,不仅使“G60科创走廊”如虎添翼,也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G60科创走廊在新时代创新和改革进程中应运而生、乘势而上,依靠“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着眼“决策依实情、谋划出实招、推进讲实效、长三角有实得、国家有实力”。唯有凝心聚力、精诚合作,将九地市协同创新不断扩大,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才能变成人民群众都有“获得感”的美好现实!
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讲话摘要:
杭州是G60科创走廊重要一极,我们深感唯有坚持创新引领,才能激发更强发展动能。创新是第一动力,数字经济是杭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我们将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行動,做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创新平台,做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创新引擎,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原始创新、协同创新,把数字资源变成产业新蓝海,为传统产业插上新翅膀,打开城市治理新密码,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等领域打造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为G60科创走廊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创新供给、创业因子、创客空间。
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讲话摘要:
当前,苏州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按照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要求,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在上海龙头的带动下,与兄弟城市紧密协作,认真谋划重大规划对接、区域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重点举措,积极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齐心协力将G60科创走廊打造成为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的重要引擎、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走廊,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扛起苏州责任、拿出苏州作为、作出苏州贡献。
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讲话摘要:
对标先进,审视自身。这些年来,合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初步探索了一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赶超之路,自身的经济体量、创新能力、城市能级、民生保障等,都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作为长三角和G60的一员,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合肥的一份光荣,更是新时代的一项新任务,新任务下的一份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