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立 冬
立冬之日,我从日本的京都乘新干线火车去宇治市。宇治市位于日本京都府南部,距离京都市区25公里。
紫式部创作的小说《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这座小城是《源氏物语》的故事发生的主要舞台。小说《源氏物语》的最后十卷,被称之为“宇治十帖”。
清澈的宇治川从城中缓缓流过。沿着宇治川漫步,大河东去,清流潺潺,水边的树木渐渐转黄了,色彩斑斓,枫树的红叶分外绚烂。风动而气清,秋满心间。
虽然已经是立冬了,在宇治感受到的依然还是深秋的气息。
宇治桥是日本最古老的木桥之一,日渐斑驳的木栏杆仿佛诉说着1500年的历史。在桥头看见紫式部的塑像,三三两两的游人,与平安朝时期的女作家合影留念。年轻的紫式部长发披肩,手里握着一部书卷。她神情安然,静静跪坐在水边。站在千年的河流之上,想起《源氏物语》中遥远的故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如水,大浪淘沙,古今将相在何方?只有文学作品里悲欢离合的故事,永久地保留下来。
水边有一座雕像,是《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和美丽的女子相对静坐着,树上的红叶飘落在他们身上。路旁立着的木牌,上面刻着《源氏物语》里的“宇治十帖”。
阳光照在正午的小街,树影婆娑,小巷寂静,有骑单车的人飞驰而过。
在宇治川的中心,有一片裸露的沙洲上,水面开阔,云烟渺渺,一对对白鹭贴着水面低飞,有的停在沙洲上觅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秋木啭黄鹂。
阳光温柔,江风清凉,三位年轻的女老师带着一群幼稚园的孩子在沙滩上野炊。
一棵高大银杏树立在宇治川前,安静注视着过往的行人。银杏树上挂着木质的牌子,上面写:树龄150年,昭和58年3月立。
银杏树的叶子在风里渐渐黄了,它开阔静气,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有风徐来,树下已是一片璀璨的金黄,真是人间一季秋色。
沿着宇治川慢慢行走,小石子铺就的小巷,洁净如新。一座座古朴的民居,依水而建,都是木质结构的二层小楼。一户人家的围墙上,粉红的芙蓉花探出头来。围墙只有半人高,小巧典雅的庭院里,闲花摇曳,秀竹几根,苍绿的松柏被修剪得错落有致,如苏州园林的盆景,没有一丝匠气。
每家的大门形状各异,大多是由竹子与木条制成,朴素清雅,令人想起一句诗:小扣柴扉久不开。那是唐诗里的“柴扉”。立冬之日,我仿佛行走在唐朝的街巷。
小 雪
到了小雪,天气一日日寒冷了。
小雪,小雪,我轻声念着,宛如一个女孩名字,她洁净的脸庞,晶莹如玉的眼睛,她梳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有冰清玉洁的美。
在早市里买了一棵大白菜,就是齐白石笔下的白菜,那么生动鲜活,一清二白,干干净净,宛如人生。
周末,在家里整理森儿上学时期的课本,看见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写的日记:“今天早晨大雾,我用12个字形容:相当得大,相当得浓,相当壮观。比昨天早晨的雾壮观多了,伸手不见五指,大雾把学校的大操场都占满了!”
我一边读一边乐,最后一句多有意思!
翻到他七岁画的水彩画,画上有歪歪扭扭的小字:我和妈妈。他的字像是刚学步的小鸭,在雪地上落了一串梅花瓣。
画上是家里的客厅,小男孩长着大脑袋,咧着嘴傻笑,刚掉了两颗大门牙。妈妈穿着花裙子,脚蹬高跟鞋,脖子上戴珍珠项链,头上扎着一对粉红色的蝴蝶,我和他一样,咧着嘴傻乐。原来,在森儿七岁的眼中,我和同桌的女孩长得一模一样。
翻阅他高中时期的作业本,找到一篇科幻小说手稿。小说《乞丐的礼物》,共计5800字,整整12页,写于2015年,他读高中二年级。
他写作时出手很快,一气呵成。一篇几千字的小说,只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用森儿的话说,我是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吧。
晚上,我和读大学一年级的森儿微信,发去小说手稿的照片。说,偶然找到了你的手稿,看了几遍,写得真好,不要辜负上苍给你的天赋与才华!
他说,妈妈,我近期也写了不少习作,大多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关,都保存着,发给你看看。我期待着他的新作,内心分外欢喜。那个从小酷爱读书的孩子长大了,那个永远怀抱梦想的孩子,长大了。我收藏起森儿的画作和文章,那是一个孩子给予母亲最美好的礼物。
小雪的夜晚,我随手记下关于他的文字,内心温暖而欣喜。
大 雪
大雪时节,我在汉江畔等一场雪。
想起去年此时的一场雪,纷纷扬扬,一夜之間,万物生灵都沉睡在茫茫的大雪中。行走雪中,空气清冽如甘泉一般。江畔的大树落满积雪,玉树琼枝,就成了东山魁夷笔下的画。
翻开东山魁夷的画——《冬花》。寒冬的夜晚,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清寂无言,惨白朦胧的月光笼罩大地,连月亮的光芒都是凄冷的。画中弥漫着彻骨的寒冷,静寂,没有一丝人间的烟火气,更没有人世的热闹和喧哗,甚至连痛苦和忧伤都没有了。
寒月当空,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只有一棵大树,它枝桠遒劲,繁华落尽,没有一片树叶。月夜下的大树银装素裹,分外洁净庄严,有清凛之美。
那棵树像是一个人的暮年,删繁就简,把人世的浮华、虚荣都放下了,心怀冰雪,铁骨铮铮。他在静谧的冬夜里,独自一个人冥想,回忆从前。
此刻,画里透彻的寒冷、清寂、安静都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
难怪东山魁夷这样说,美是我的宗教。
初冬时候在京都的岚山,遇见一棵五百年的银杏树,一树明黄的树叶在风里肆意飘零。它也许就是东山魁夷在寒冬的月夜里遇见的一棵大树。
寻找到京都的柊家旅馆,这里是作家川端康成喜欢小住的旅馆,我在古朴典雅的柊家门前拍照,不由得想起他的小说《雪国》。
川端康成用大量的文字描写无边无际的雪景。他以沉静忧伤、清丽细腻的笔触写尽主人公驹子的爱情和内心,她的爱情如同洁白的雪花一样纯净美好,然而,那场雪落进尘埃里,落进现实的泥土里,变得污浊不堪。
世间美好的爱情,都该如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冰清玉洁。
冬 至
每年到了冬至,妈妈就买好了猪肉、白菜、大葱,准备一家人包饺子。因为,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而且,父亲在世时也最爱吃饺子。
那一年,我的森儿四岁了,顽皮可爱。一家人忙着包饺子,他忙着捣乱。他悄悄拿了几个小面团,躲到角落里,捏几个没有馅儿的小饺子。
森儿把几个小饺子放在竹匾里,我说,等妈妈煮好饺子给你吃。他的小手指着自己包的饺子,我不吃这个。为啥不吃这个呢?他扬起红扑扑的小脸,忽闪着黑宝石一样的眼眸,笑着说,因为它有点黑。
一家人都乐了。
想起童年时的冬至,我吃了奶奶包的饺子,给一群小鸡喂过食,奶奶会说,天快要下雪了,天寒地冻的,不要出去疯跑了,就在家里玩。
我抱起小花猫,它的眼睛眯起一条缝,歪着脑袋看我。我乖乖地坐在奶奶的土炕上看“娃娃书”。百无聊赖,我把《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小二黑结婚》《孔雀东南飞》又翻了一遍。我还不认识字,看书上的小画,故事也明白了六七分。
奶奶,我的书为啥叫“娃娃书”?奶奶说,就是给你这样的娃娃看的书,就叫“娃娃书”。
奶奶盘着腿坐在土炕上,手里握着一把剪刀,低下花白的头,忙着剪窗花。
剪好的窗花红艳艳的,比墙角的一树红梅还美。窗花就铺在炕上的木桌上,想着过年贴在窗户上,多么喜气!奶奶剪的窗花有喜鹊登梅,花开富贵,鲤鱼跳龙门……可是,我最喜欢的是一条胖胖的大鲤鱼。
我趴在木格子的窗棂向外张望,寒风呼啸,墙根下的母鸡们冻得瑟瑟发抖,它们挤在一起取暖。黑母鸡把头缩进羽毛里,像是披着一件黑棉衣。不知道什么时候,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飘着,墙角的红梅开了,连井沿上也落满了白雪——
小 寒
昨夜雪落汉江,江畔的梅花开了,朔风凛冽,暗香浮动。
江边的芦苇白了头,芦花潇潇,有着一种萧瑟的美。芦苇随风摇曳,三两只麻雀站在芦苇枝上,纤细的芦苇被小鸟压弯了腰,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风中传来几声鸟鸣,仿佛是林风眠笔下的一幅画。
午后,雪静静地落,江水茫茫,远山茫茫,树木荒草一片晶莹,四周万籁俱静,大自然最安静肃穆的季节来了。
小寒时节,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想,他大约就是在大雪纷飞的小寒,在西湖上的一叶小舟中写下的。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逸笔草草,散淡优雅,用笔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水墨丹青。
此时,山川大地一派洁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张岱坐在小舟里,随手画几笔淡墨,风呼啸着吹过,雪落西湖,大地静谧,唯有“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我读了又读,最喜欢此句:“舟中人三两粒而已”。清水淡墨,有意境之美。落雪之夜,品茗、读书、听雪、夜话,古代文人生活的情趣和闲逸都在他的笔墨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与天地万物的相知相惜,仿佛在一场雪里。
独自去江畔踏雪寻梅,常想起丰子恺先生的画。画中茅屋一间,园中一树红梅,梅树下三位知己围着小桌而坐。桌上清茶几盏,三人笑语晏晏。画上题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其实,我写作多年,原来也是留将一面与梅花。
大 寒
大寒了,这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
深夜落雪了,听雪寒窗,书叠青山,灯如红豆。围一炉红泥小火,一个人读几页闲书。
闭户读书真岁月,挥毫落纸如云烟。
雪夜里,适合读读古书,读《小窗幽记》《浮生六记》《红楼梦》《枕草子》……也更适合读古人的帖,如苏轼《寒食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书法家王羲之写到——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快雪时晴帖》是写给山阴张侯的,意思是说:雪后天晴,阳光照在皑皑白雪上,空气清洌如甘泉一般,心情极好,问候你一下。想必你也安好吧。事情没有结果,心中郁结,不详说。短短二十字,古代文人率真的性情流露在笔端。
帖,是古人写给友人的信笺。生动纯净,情深意切,生活幽微之美,都在那些帖里。
读汪曾祺写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他写到:“沈先生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
沈先生说,我的字只值三分钱。我默念了几遍,心里忍不住伤感,就为他这句话。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沈从文的所有著作重新出版,全国各个大学的中文系将他的作品列为研究课题。许多读者第一次知道,有一位作家叫沈从文。
沈先生说,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利,只相信智慧。听他的话,看见窗外风雪里一树清寒的竹。
入夜,在灯下翻阅丰子恺先生的画《冬日可爱》。画的也是冬天的午后,老人坐在门前的竹椅上,穿着厚厚的棉袍,戴着黑色的棉帽,一双手抄在棉衣里取暖。他身旁的矮凳上坐着小男孩,他穿棉袍,戴着一顶红棉帽子。他学着爷爷的样子,也抄着双手取暖,爷孙俩一起在冬天的暖暖阳光下晒太阳。
爷爷的脚下蹲着狗妈妈和小狗,门槛上卧着一只猫,懒洋洋的。不远处的草丛里,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大白鹅伸长了脖子“嘎嘎”地鸣叫着。悠远的时光,绵长的日月,温馨的画面,你我仿佛一瞬间回到童年。
冬天来了,都有朔风、雪花、暖阳、老人、孩子,小狗、鸡鸭、草木生灵,人与天地万物相依相伴着,怡然自得,其乐融融,每一个冬日都那么可亲、可爱、可感、可怀。
人间节气,原来也是人间的气节。天地万物到了什么节气,该发芽的发芽,该开花的开花,该结果的结果,该落叶的落叶。
年年岁岁,二十四节气流转不息,不管人间冷热寒暑,花开花谢,草木枯荣,都在二十四节气里。
万物美好,我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