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救赎:姜文终于把我心里的 鼓砸碎了

2019-04-03 01:03:44
爱尚书香 2019年1期
关键词:潜龙姜文裁缝

冰 彩

在商业片泛滥的今天,自然对姜文电影抱持无比期待,《邪不压正》血脉贲张的预告片曝光后,《让子弹飞》熟悉的背景音乐一起,心火又一次被点燃,霸屏的荷尔蒙夹杂着黑色幽默,携带行云流水般灵与肉无缝穿插配合,将魔幻现实主义寓意深远的讽刺进一步升华至新的高度。

笔者对姜文的电影可谓如数家珍: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到如今的《邪不压正》,每部都看了很多遍,细嚼每部影片间如草蛇灰线般各有关联。的确,乍看姜文电影让人深感费解,但亦无须过分解读,总结来说,姜文电影其实是一场精彩的悲喜剧。姜文个人色彩太浓,他的电影也都是在诠释自己,或于潜意识里试图自我解构另一个时空里那个不太完美的自己,所以这几部电影必须放在一起才便于分析。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青春的献祭;

《鬼子来了》是对人性全方位的讽刺;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片子我看到的是日升日落,春去春回,花谢花开,时光开不起的玩笑总在循环更迭,触发了岁月的琴弦,一首生命的礼赞在永恒里引吭高歌;

《让子弹飞》集灵气霸气于一身,生动地剖析出英雄内心的悲剧,这悲剧让人心潮澎湃,值得每一个被击中内心的赤诚的人为幻想中的壮烈而干杯!

我曾写过《一步之遥》的影评,为里面的戏中戏感动,对小报记者的断章取义嗤之以鼻,对“Fly to the moon”的浪漫感到欣喜,但是我总觉得姜文口中这部带着“锅气”的电影差很多意思,于是我在心里安置了一面“鼓”,这面鼓是《让子弹飞》的兄弟鼓,《让子弹飞》作为铁“鼓”铮铮的鼓老大在我心里已经被姜文一击砸碎,而鼓老二《一步之遥》竟坚硬如斯,虽然这部电影诚意满满,也不乏精彩亮点,但想表达的太多太晦涩,可笑的是最后主角死得也不壮烈,有种回到了《鬼子来了》结局的感觉,让人窝着一股火。《一步之遥》让我大失所望,不痛快,没有暴击的点,于是,我等着,等着这面“鼓老二”能在下一部片子里被姜文狠狠地砸碎。这部电影票房惨淡收场后姜文悄悄接了《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戏里他手里始终拿着一把big gun卖力地表演着,他一定是想尽快借鉴美国电影的成熟经验,望在下部电影里有所突破,恰巧《邪不压正》男主李天然正是在美国锻炼加充电就是为了回国一举复仇等待心灵的救赎。

然而,这场复仇让人等待得如此漫长,男主身怀躲子弹的“超能力”,能在意念中干掉无数次朱潜龙。可是,他被打针后,借着药劲儿尽是做些“撩闲”的事,比如把印章盖在朱潜龙女人唐凤仪的屁股上,割破朱潜龙的眼皮,让观众以为朱潜龙可能瞎了,但是后来朱潜龙的眼罩又拿了下去,所谓的撩闲只是唬人的皮毛。李天然继续顾左右而言他,放烟雾弹,躲起来打游击撩完闲就跑,并没有给敌人痛快的一击。种种表现都是在暴露他内心深藏十五年的恐惧。他恨朱潜龙,他恨根本一郎(根本一郎这名字起的很霸气,根本就是一条狼),更恨懦弱的自己。直到亨德勒的死、关巧红的激将让李天然一步一步艰难地战胜恐惧,要想战胜敌人就要比敌人还要狠、还要奸,然而谁不是棋子。

姜文很喜欢使用暗号的桥段,比如蓝先生听到李天然的撞钟声便胸有成竹的和朱潜龙谈条件,又如《让子弹飞》鸿门宴中兄弟给张麻子吹的暗号声让张麻子得以安全。再如美国上司与李天然及蓝先生的暗号“你还等什么呢?”是啊,复仇还需要等吗?不需要!这也是电影的核。想做就要去做,知行合一才是王道。

电影中有一个特别的“点”,这个“点”也可以理解为一篇文章的题眼,就是影片中瘾君子和猪肉老板同时把气球说成“尿泡”,是我们醉了还是他们醉了?我们这些观众是不是一瞬间也迷糊了,那支针还没有打在我们以及影片所有人身上,人们就都醉了。幻觉世界里,李天然到底做了什么,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和所有懦弱的人一样,醉酒后借着酒劲儿发疯,做些平日里不敢做的事情,于是他借着药物的毒性偷刀偷印,绕着弯儿把事情闹大,只是因为他战胜不了内心的恐惧,不敢直面给予敌人迎头致命的一击。

值得深思的是:日本人给李天然打针,海归李天然给唐凤仪打针,李天然的外国爸爸亨德勒给唐凤仪打针。唐凤仪是中国人,原本70岁了,想变年轻,想成为朱潜龙的皇后,把婚姻寄托在朱潜龙身上,打针延伸为资本主义一直在给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灌迷幻药,让她丢弃她原本美好的东西,让中国在纸醉金迷中受他们控制,任他们摆布。可是中华文明不想被摆布,唐凤仪终究也不会被任何人摆布,她不会再把希望寄托在药物和男人身上,唐凤仪毅然地从城墙上一跳,此刻我泪眼婆娑,似乎听到她说:我宁愿干净地去死,也要做一个干净的中国人。唐凤仪穿着体面的衣服带着微笑向下一跃,砸死了亵渎中华文明的坐在石狮子上挥刀的“小日本”,这一跃是对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绝灭,对自我的救赎。唐凤仪砸死日本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设计,凤凰身虽死却实现了涅槃。可叹一个交际花想成为正室如此艰难,这样貌美聪明的奇女子,很少有男人会拿真心对待,这是她的悲剧。然而她性情刚烈,被自己的男人当着众人面羞辱之后反扇回男人加倍的耳光,争回自己的面子。这个角色很饱满,性感,妩媚,风情万种,有情有义,在得知朱潜龙要暗算李天然的时候,她去找情敌小裁缝报信。

小裁缝这个角色太美了,从《太阳照常升起》周韵就开始在姜文电影里担任主角,许是影片中其它角色太耀眼,个人觉得都不够饱满,周韵终于有一个角色在姜文电影里立体了,她有着自己的缺点,她懦弱,她把期盼寄托在别人身上,她害怕,想复仇却对复仇充满着畏惧。其实这种恐惧投射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当你想创业时,会对前路一片迷离而感到恐惧;当你想要对所爱的人表达爱意却时刻担心对方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意而踟蹰不语。人生不过就是选择与自己作战的过程,人不停地被“选择”绑架和责难,革命彻不彻底已经不重要,重点是他们都重拾了向恶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

电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中间铺垫太长,报仇雪恨的节奏则稍快。电影还穿插着Bruce·Lee李小龙的字样,其实时刻在提醒观众这是一场梦,让观众处于出戏入戏中,仿佛在对观众说:欢迎来到姜文电影里做一场梦。姜文还不忘调侃下影评人:“你会写影评么,你认识几个字啊”,影评人老潘选了史航来演,很有意思。“中国缺改锥么,中国缺的是电影……有三样不能玷污,第一是电影,第二是电影,第三还是电影……”借老潘的口在调侃中化解票房与口碑不等的尴尬。是的,中国电影不缺技术,而是缺精神内涵,虽然强加的很生硬,人心却安慰,因为姜文还是那个站着挣钱的姜文,一点都不寒碜。老潘告诉关巧红,李天然出去找“改锥”去了。关巧红说:完了,出事儿了。改锥是螺丝刀,也就是工具,关巧红知道李天然缺的不是工具,而是缺内在的力量和勇气。

电影还有一个线索,一直没有道明究竟:小裁缝死了两个儿子,蓝先生死了两个儿子,蓝先生认识小裁缝,小裁缝了然蓝先生的一切,种种迹象表明,小裁缝的前夫就是蓝先生,这是埋在电影里的暗线。所以,小裁缝不能和李天然在一起,她还要报仇,她懂了,只有自己觉悟才能真正报仇成功。关巧红是带着希望走的,因为她看到了未来,另一个邪不压正的故事大幕即将拉开!

随着李天然将朱潜龙结果并把根本一郎的头砍下的剧情尘埃落定,我心里的那面鼓也终于被姜文狠狠地砸碎了:

飞驰的弹雨冲向那颗头

我不信命,我一定要复仇

我要搅碎你那荒诞的梦

城堡的钟装着数不尽的懦弱

那是压抑了十五年的噩梦

可我不信命,我一定要复仇

看丧钟为罪恶长鸣

我觉得姜文的“北洋三部曲”,从故事性来看,打个比方:《邪不压正》有点满,需要透气儿;《一步之遥》太松,需要拿“改锥”紧一紧节奏;《让子弹飞》松紧正好,故事脉络既清晰易懂又藏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密码,更符合大众品味,终归“剧情”“节奏”四个字。姜文如果再想创造一次票房冠军恐怕需要在剧本上多打磨,让电影节奏调频至观众的频道。在这个频道里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感觉就像是走进一个奇特的房间里,蒙上眼睛,吃了一顿说不清名字但此生再也吃不到的高级美味的感觉。

纵观姜文的电影之路就如波浪,他总是以超前应对世人的不解,当疑惑布满了天幕,他将体内的源动力全部投入创作中,他说这样可以暂时逃离现实世界,我觉得那不是逃避,而是越压抑越强大,自恋如他,心里眼里,对手只有自己,姜文这场与自己的复仇之战已经完美炸裂!

猜你喜欢
潜龙姜文裁缝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华人时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46
关东大火坑
黄河之声(2021年17期)2021-12-16 01:59:52
当折翼蝴蝶遇上巧手裁缝
幻城(油画)
海燕(2021年6期)2021-06-03 07:35:54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28
燕子是个小裁缝
课间小游戏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潜龙先生八秩寿序
卖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