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在南京主持将军授衔典礼

2019-04-03 01:12吴雪晴
世纪风采 2019年2期
关键词:军衔刘伯承典礼

吴雪晴

1955年9月27日,授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图为毛泽东向朱德颁授勋章

1955年11月29日,初冬的古城南京,和煦的阳光给位于长江路上的南京人民大会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灯火辉煌的会场内,聚集着一群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他们面对主席台正中悬挂的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和两侧的红旗站立,神色庄重的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的神情。身着元帅军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刘伯承站立在主席台上,在热烈的掌声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向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们授予勋章和军衔……

军衔,作为区别军人等级的标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通过军人领章、肩章上的识别符号,可以表明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以及专业勤务性质,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是国家给军人的一种荣誉。从15世纪起,西欧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军衔,到18世纪,军衔制度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古代很早就在军队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武官等级区分和标志形式。但严格说起来,在中国军队中真正开始实行现代意义的军衔制度,才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20世纪初,清政府参考西欧式军衔,开始改革清军官制。1904年,清政府首先在陆军新军中实行阶位、品级体制,开始正式采用军官衔级的制度。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继续在军队中推行军衔制,并日渐完善,形成一整套军衔鉴定、军衔授予、军衔晋升的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下,20多年的南征北战,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实行军衔制度。所以,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立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后,历经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都没有实行军衔制,军官除称其职务外,一律通称指挥员。但在两个历史时期,我军少数军官曾有过短暂时间的军衔。一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第二次国共合作后,为了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新编第四军,我军少数高级军事干部曾被国民政府授予军衔。如周恩来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中将军衔。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大多数也被授予中将、少将军衔。第二次是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反对内战,争取国内和平,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谈判,并于1946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在军事谈判过程中,我军代表为了便于工作,都授了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相应的军衔,如军调部中共执行委员叶剑英是中将军衔,执行科中共代表宋时轮是少将军衔,军调部徐州执行小组的中共代表韦国清是少将军衔等。但这两次授衔的时间很短,人数也很少,还不能算作在人民军队中实行军衔制,只能算作两次小小的插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正规的人民军队,实行军衔制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但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直到1952年的冬天才开始着手筹备这项工作。这一年初的2月15日,军委发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结合整党进行部队干部评级工作,至年底基本结束,将部队干部从军委主席到副排级分为九等二十一级。此后,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在部长罗荣桓的主持下,邀请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有关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苏联顾问,对我军实施军衔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初步计划,于11月26日向中央军委报告。这个计划基本上参照苏联的军衔制,将我军的军衔分为六等二十级(后又对此进行了修改)。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全军开始进行军衔鉴定,研究制定军衔肩章和军衔制军服,并指定贺龙负责这一工作,由总参谋部副总长张爱萍、总后勤部副部长洪学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军衔制服工作领导小组。1月20日,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在3月底前对干部进行军衔鉴定。2月17日,中央军委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为主任,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为副主任。中央军委原计划在1953年7月开始实行军衔制,终因准备时间太短,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部队要进行整编,拟推迟到军队组织编制确定、兵役法实行后再实行军衔制。

虽然实行军衔制的时间向后推移,但它的准备工作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总后勤部为了制定我军统一的军衔制服装,广泛地搜集了我军历史上和外军的服装资料,根据我军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出我军军衔制制服的样品。1955年,先后在中南海勤政殿、全国政协礼堂等处举行展览,邀请有关领导、各界人士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驻我国的大使、武官参观,征求意见,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彭德怀、聂荣臻、陈毅等观看了展品。面对着勤政殿中展出的眼花缭乱的各军兵种官兵的服装、肩章、领章、勤务符号、花饰等,毛泽东饶有兴趣地一一仔细观看,并不时向陪同的贺龙询问这些符号、花饰的用途。毛泽东还一再指示军衔制服装的布料要国产化,染料的质量也要努力改进,做到国产化。此后,国防部长彭德怀多次召集研制小组和有关专家研究,并报中央军委批准,确定了军服的式样,并将军衔制服装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类,规定只有校级以上军官才可配发礼服。

与此同时,我军军官的军衔评定工作和有关法律的制定工作也加快进行。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对我军军官的来源和条件、军官职务任免原则、军官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军衔的评定,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该《条例》规定我军军官的军衔分为四等十四级,即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没法》,决定用义务兵役制取代志愿兵役制。8月11日,国防部发出了《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将军士和兵的军衔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9月16日,国务院第十八次会议决定,从1955年10月1日起,正式开始我军穿着军衔制服装。

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我军的军衔制度进入了实施阶段。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关于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决议》。

9月27日下午,授予元帅军衔和勋章的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身份,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并一一为他们挂上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7位元帅身着元帅礼服,向毛泽东敬礼致意,林彪、刘伯承因病,叶剑英在辽东半岛指挥登陆演习,没有参加这次授衔典礼。满金底、正红边,上面缀有国徽和元帅星徽的元帅肩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同日下午,国务院也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军授衔授勋典礼,周恩来总理将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军衔的命令状和勋章,分别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这次授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空缺,人大常委会认为这非毛泽东莫属,并按毛泽东的身材制作了一套大元帅礼服,但毛泽东再三推辞,致使这套大元帅服至今仍然收藏在北京的博物馆里。

北京的授衔授勋典礼举行后,中央军委在沈阳、广州、武汉、兰州、成都、南京等地,分别举行授衔授勋典礼,安排了几位元帅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以及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大将分别主持。南京地区的授衔典礼,中央军委委派了刘伯承元帅主持。刘伯承当时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同时兼任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政委。刘伯承对南京和华东地区比较熟悉,在解放战争中,他作为第二野战军的司令员,同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同志一起领导了歼敌55万多人的淮海战役,接着又领导了渡江战役,担任了解放后南京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为稳定解放初期的南京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做了很多工作。1951年1月,他主持创办了南京军事学院,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华东地区各部队都有他的许多老部下和学生,因此,中央派他到南京来主持典礼是再合适不过了。

刘伯承

参加南京地区授衔授勋典礼的有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事学院、南京高级步兵学校、铁道兵、东海舰队、青岛海军基地等军事单位的将军,以及南京地区各军事单位的大校、上校。典礼的筹备工作由南京军区负责,军区为此专门成立了“南京授衔授勋典礼秘书处”,以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鲍先志为负责人。11月下旬,济南军区代理司令员兼第二政委王新亭带领济南军区的将军们到达南京,其他参加授衔授勋单位的人员也陆续到宁。11月25日,南京军区向参加授衔授勋的人员分别发出请参加授衔授勋典礼的大红金字请柬。为了确保典礼的顺利进行,11月28日下午,授衔授勋人员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典礼预习,鲍先志向大家介绍了这次在南京举行授衔授勋的情况,说明了典礼的注意事项。

1955年11月29日上午,南京地区的授衔授勋典礼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举行。会场布置得庄严而又隆重,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巨幅画像,两侧是鲜艳的红旗,台前上沿悬挂着“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的大红横幅会标。10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在靠近主席台前排就坐着数百名等待授衔授勋的军官,他们身着呢军装,戴大檐帽,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徽和胸章。他们大多是在红军时期或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战士,也有少数是在战场上反戈一击,把枪口对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原国民党军队的起义军官。这些老红军、老战士们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出生入死,英勇战斗,如今这么多的战友欢聚一堂,接受祖国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心情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从此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安的是无数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没有能等到这一天。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者。

上午8时整,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刘伯承元帅身着元帅军服,在许世友、王新亭等人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授衔授勋典礼在国歌声中拉幵了帷幕。刘伯承元帅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而孔,严肃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司仪宣读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授予许世友、王新亭等人将官军衔的命令将官们分10人一组,依次走上主席台,从刘伯承手中接过命令状,刘伯承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参加南京授衔的将官有许世友、唐亮、叶飞、杨得志陈锡联、李天佑、韩先楚、王新亭、刘震等上将,郭化若等19位中将,严光等77位少将。将官授衔后,又宣读了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签发的授予大校、上校的命令状。由于校官的军装、肩章赶制不及,故只宣读命令,以后再补发新军服和肩章、领章。授衔典礼完毕,休息10分钟后,将军们身穿将军礼服,又走上主席台,接受刘伯承代表周恩来总理授予的勋章。

当晚,刘伯承在南京饭店举行庆祝酒会。第二天下午,陈毅以原华东军区司令员的身份也举行了庆祝酒会。刘、陈两位元帅举杯祝酒,勉励授衔授勋的将军们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戒骄戒躁,为国防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再立新功。12月3日,南京军区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典礼,由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代表国防部长授予校官、部分尉官军衔。12月8日,由南京军区政委唐亮上将主持,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部分尉官的授衔典礼。

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共授予元帅10人,将军1042人,其中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802人。以后,除个别零星调整外,共进行了5次军衔晋升,又补授了上将2人,中将2人,少将558人(内有由大校晋升者554人)。这次授衔工作,对于提高我军的素质,加速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和一些具体原因,中央军委决定在部队中废除军衔制。1965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决定:从6月1日起取消军衔制,改换服装。这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世界上成为极个别没有军衔制的军队,而且持续了20多年。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重新实行军衔制我军将士又重新穿上了威武漂亮的军衔制制服。

猜你喜欢
军衔刘伯承典礼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脑壳落了都不怕
雨中大典
颁奖典礼剪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之概谈
刘伯承首译“游击战”
外媒猜测中国军衔改革走向
Keynote Speakers
非洲国家军衔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