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中“渔父”的形象塑造

2019-04-02 03:49古凤
北方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渔父演变

古凤

摘要:屈原的《渔父》塑造的“渔父”形象深刻影响着之后文人的书写,通过探究《渔父》中“渔父”形象的形成,并对《渔父》文本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一窥“渔父”的形象塑造过程。

关键词:屈原;《渔父》;形象塑造;演变

《楚辞·渔父》在探析屈原的精神困境和抉择上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传神地塑造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渔父”形象。学界多着重于《楚辞·渔父》“渔父”形象之后的演变发展,故本篇从《渔父》“渔父”形象出发,探讨其形象塑造及与之有关的前世今生,并进行细致地梳理。

一、“渔父”形象的前期重复积累

“渔父”意象自《庄子·渔父》、《楚辞·渔父》确立后之内涵得到不断深化演变,但就其内核回视先秦,大致都能找到原型,而《楚辞·渔父》“渔父”形象的形成和在此之前的“渔父”人物有着深厚渊源,它是建立在真实历史人物基础上进行的加工创造。

“渔父”在历史上的首次记载当属《苻子·方外》中的姜尚钓鱼,“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①这样的垂钓崖边直到周文王姬昌的出现才结束,帮助其“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成就一番功业。如此看姜太公钓鱼应为“渔父”形象的鼻祖,但它的意义绝非那么简单,姜太公“渔父”等候贤君的形象就此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样的人物也成为文学创作中的取材之一。

在此之后成名的“渔父”是范蠡,《越绝书》记载“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②范蠡功成名就后隐退五湖的事迹也出现在《国语·越语》中“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③,如果说姜尚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渔父”,对于以后的文学作品描写有启迪作用,那么范蠡的“渔父”形象不受拘束、充满智慧则赋予“渔父”形象生命力,其内涵也得到了增强。类似姜尚、范蠡这样真实人物形象的重复、累积,一方面推动了“渔父”的形象丰满,另一方面也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契机,促使“渔父”形象真正出现在文学创作中。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渔父”出现在《庄子·杂篇》中,大篇幅的描写了孔子与渔父间的对话,并通过孔子与弟子子路的讨论加深对渔父的刻画,一个继承了姜尚“蓑衣傍身”外貌、范蠡潇洒性情的“渔父”便跃然纸上,并且这位渔父身上蕴涵着“道”的思想,这点和《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何其相似,从此开始“渔父”形象走上了文学创作的舞台,迸发出不同作者对其理解、借鉴、再创作的魅力。

二、《楚辞·渔父》中的冲突与和解

《楚辞·渔父》中的“渔父”形象是经过前人不断的重复、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屈原”、“渔父”两个形象的冲突与和解。首先文本中“渔父”形象的设置本身就蕴涵着作者的思考和徘徊,看似只是屈原与渔父的简短对话,实则是生死之择。“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渔父的出场设置与《庄子·渔父》、范蠡类似,都是在江湖边与对象展开对话,但他并不对对象进行劝诫,只阐释自己的观点。“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⑤可见一斑,从人物间的冲突进行分析,这看似是渔父以与世推移的理念劝慰屈原,两人展开的一场“清浊之辩”,实质上这是作者内心世界两种不同观念的碰撞,是生还是死,接下来屈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⑥《渔父》全篇不过两百来字,两个人物之间的交锋也是在短短几句话中展开,但其中的思辨、生死的碰撞已经活灵活现展现出一个富有智慧,不拘泥于世事的“渔父”形象,尤其是在和身份高贵的“屈原”进行讨论时不落下风,更是为其增添了非凡的气度。

既有冲突,那么必有和解。“屈原”和“渔父”是如何达成和解的呢?渔父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并且他在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⑦如果只看字句,看起来是渔父退了一步,赞同了屈原的观点。但不能忽略的是全篇“渔父”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隐居者形象,他对楚国现状非常明确。国家内忧外患,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更无法忍受奸诈小人对国家的污損,所以他更愿暂避山水,等待时机。这也决定了作为作者超我化身的“渔父”并不会再和“屈原”进行争辩,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泛舟江水,静候盛世。

象征作者本我的“屈原”亦是如此,其实从《离骚》起便已经有以身报国的决心,并且这种决心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屈原”之死为必然,他无法忍受故土被攻破,也无法接受人民颠沛流离,所以最终他选择了投江自绝。《渔父》人物形象的和解是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坚持自我,而如此动人的“渔父”、“屈原”形象也得到流传,尤其是“渔父”形象更是不断影响着后世。

三、屈原的创作环境和所持观念

文学创作与地域有着紧密联系,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有言“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⑧因此可以说山水众多的自然环境和富有楚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屈原的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即使是今天也深深烙印在文学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上,在上古时代不易远行,生活地域对作者的影响尤其大。“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⑨这是《战国策》对楚地的描绘,不难看出楚国多是山河相依,屈原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广阔的自然赋予屈原丰富的想象力,楚地的风土人情更使其爱水,甚至到结束生命时他也是选择了与水为伴,投入汨罗江。对水熟悉所以选择了一位“渔父”,渔父多漂泊在水上,独自一人所见所闻甚广,年岁长而富有智慧,故出现撑着舟的“渔父”形象也并不奇怪,并且“渔父”所唱的《沧浪歌》实为《孺子歌》,这是一首流传在楚地的歌谣,而这也是楚地的民俗文化赋予“渔父”形象的特征之一。

南方的楚地受中原文化影响有限,仍然保留着喜巫近鬼的旧习传统,颇具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也被带到了“渔父”的身上,似乎早有预感与“屈原”相逢,来去无踪,并且即使是和曾位至三闾大夫的屈原对话,也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离去时没有一点留恋,仿佛早知如此。可以说“渔父”这个形象已经超脱常人,近似鬼神,这些都是作者所处的地域环境带给“渔父”形象的外在刻画,而作者本人所持的观念则更进一步塑造了“渔父”的内核。《渔父》相比较《离骚》、《九歌》浪漫色彩没有那么浓厚,但其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十分大,庄子原系楚国公族,也深受楚文化影响,同时其继承的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在楚地颇具影响力。在《渔父》中渔父所言的“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⑩就极具老庄的情怀,与《老子》“和光同尘”是同一种处世之道。并且“渔父”的作派也符合道家隐士之为,藏身山水,静候时机。

总的来说,《渔父》中“渔父”形象继承了前人的雏形,又受到作者生活的环境及所持观念的影响,同时也是作者本人内心真实的展示,那是屈原的明了,也是“渔父”的思考,是统一后的自我形成。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留下了一个摇杆赋歌的渔父。

注释:

①袁敏.东晋氐族苻朗及其寓言体子书《苻子》[J].民族文学研究,2010 (02):38-43.

②李步嘉.越绝书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③陈桐生.国语(精装)[M].北京:中华书局,2013

④⑤⑥⑦⑩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79-181

⑧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⑨刘向.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M].长沙:岳麓书社,2015.

参考文献:

[1] 陆侃如.屈原评传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96-297.

[2]郑瑞侠.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03 (02):34-39.

[3]田耕宇.“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剖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8):203-207.

[4]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渔父演变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