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妹娜
【关键词】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改良;固定;效果
新生儿留置胃管主要用于吸吮力弱的早产儿、昏迷不能进食及不适宜进食的患儿(如颅内出血、口鼻腔先天性畸形者)输入营养及药物;原因不明的呕吐、消化道出血及需要洗胃,或需要了解胃内容物性状,或须注入药物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时用于胃肠减压。鼻胃管较经口胃管易固定[1],但经鼻留置胃管会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腔阻力升高,增加气道阻力,对肺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2]。经口留置胃管不存在以上弊端,但由于新生儿唾液分泌多、呕吐等造成胶布潮湿,固定有一定难度。调查显示,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高于成人[3]。我科采用3M胶布联合透明敷料的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收住我院小儿外科需经口留置胃管的新生儿44例,男29例,女15例,日龄2时至28天;体重2.3~4.3千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肛门闭锁17例,肠梗阻7例,肥厚性幽门狭窄4例,肠旋转不良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先天性巨结肠2例,其他9例。按住院号末尾单双数分组,末尾双数分为传统组(19例),单数分为改良组(25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1.2固定方法两组均使用一次性硅橡胶胃管,按体表测量方法常规经口置人胃管成功后,传统组固定方法为将一段长度为4~5厘米,宽1~1. 5厘米的3M医用胶带,从胶带两端各向中间剪1.5~2厘米,将剪好的胶带横向贴于新生儿的鼻唇沟处,剪开的一端顺时针粘贴于胃管,另一端逆时针粘贴于胃管。改良组按上述操作方法剪一段同样的胶带粘贴固定在鼻唇沟,但粘贴时稍偏向一侧,同样将剪开的胶带两端粘贴于胃管,使胃管不在口腔正中稍偏向一侧口角,在同侧脸颊贴一块约2X3厘米的水胶体敷料,再剪1/4张3M1624透明敷料,约3~4厘米(比水胶体敷料稍大),将胃管用透明敷料贴于水胶体上,注意使胃管有一定弧度,避免牵拉过紧。两组患儿在留置胃管期间都戴好手套,记录两组在留置胃管期间的重新固定例数、脱管例数,发生脱管后的患儿不再重新计算脱管。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两组固定方法胃管留置情况比较,见表1。
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粘贴在胃管上的胶布易受到新生儿的唾液或呕吐物浸湿,胶布的黏性降低,造成胃管位置移动或脱管,需要重新固定或重新置人胃管。对于一些胃肠道手术的患儿,重新插管可能会造成手术部位的吻合口瘘,因此不能重新置人胃管,影响患儿的术后恢复,延长出院时间及家长的经济负担。临床上,为了减少脱管,护士也采用了一些不同的固定方法,参照卫群[4]采用的棉线固定法,操作时发现由于患儿头部晃动,打结次数多,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固定好胃管,一人打结,单人操作有一定困难。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在胶布固定的基础上在新生儿的脸頰加上3M透明敷料粘贴,3M透明敷料表面光滑、透明、贴合紧密、防水性好、固定面积大,不易脱落[5]。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敏感,反复固定胶布粘贴过多或胶布下皮肤浸渍可致皮肤发红、皮疹、水泡,甚至破损及感染[6]。在患儿脸颊粘贴水胶体敷料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防止管道对新生儿造成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同时透明敷料易于观察皮肤情况,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通过效果观察比较,传统组新生儿的脱管率明显高于改良组,护士需重新给患儿置人胃管给患儿增加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改良组的固定方法用胶带联合3M透明敷料形成了两次固定,使脱管率明显下降,许翠花等[7]建议对于躁动、肌张力强的患儿应使用胶带联合黏性好的透明贴进行双重固定。采用改良式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减少了重复插管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和医疗费用,且一名护士即可完成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1]黄萍,许静经鼻与经口留置胃管对危重新生儿通气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 5B):1264-1265
[2]王晓蕾,经鼻留置胃管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41-44
[3]许翠花,张艳红,张玉侠等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42
[4]卫群,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38
[5]伏瑜.3M加压胶带联合3M透明敷料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