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发展与资源错配

2019-04-02 07:31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边际报酬标准差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言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已有文献认为金融资源错配会导致经济整体效率的下降。而金融的发展可以缓解部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意图聚焦区域金融发展,也即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

金融资源配置过程往往会面临错配的问题。资源错配往往伴随着融资约束这一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所有制歧视等因素的存在,部分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的问题,金融资源可能会流向低效率的企业,并导致一些高效率的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无法得到必需的金融支持。正是高效率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资源流向了较低效率的企业,也就是资源出现了错配,最终损害了高效率企业的发展,并拖累整个经济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Hopenhayn(2014)认为融资约束是有限执行(limited enforcement)的一种形式。当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时,银行往往无法完全获得企业的信息,因而银行会有一定概率面临贷款坏账的问题,也就是存在金融合同无法完全得到执行的问题。当信息不对称程度很高时,银行要么会处于对合同违约的担忧而惜贷,不愿意向企业放贷,或者只向具有特定特征的企业(比如国有企业)放贷;要么就会要求更多的抵押品。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特定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当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为高效率企业时,资源错配就出现了。

而金融发展尤其是银行的发展可以直接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影响。这可能有两种机制:提升银行业整体的金融合同执行水平;提升银行业信息发现水平。第一种可能通过提高事后的坏账处理水平等措施降低违约带来的损失;第二种是提升事前银行获得的企业信息的水平。两种机制都会减少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进而改善资源错配。

本文为了探讨金融发展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将商业银行分支的扩张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其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程度的影响。同时为了厘清影响发生的具体机制将商业银行分为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三类。一般而言,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具有较为完善的风控水平,能够较好地处理坏账和合同违约情况;而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扎根当地,往往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能够在事前较好地获取当地企业信息,规避可能的违约。如果是前一种机制更多地发挥作用,那么随着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的扩张,区域资源错配应该得到改善;如果是后一种机制发挥作用,那么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扩张会减轻区域资源错配水平。

文章的结果表明,五大行分支的扩张使得区域资源错配程度加深,而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扩张则没有这种效果。这表明区域银行的扩张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因扩张银行类型而异。同时,区域银行的扩张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主要的机制是本地行发挥信息优势,而非银行事后的违约和坏账处理。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回归模型和数据;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包括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第四部分是结论。

二、回归模型与数据

本文拟采用OLS模型刻画区域金融发展对于资源错配程度的效应。具体模型如下:

ResAllocationi,t=α+βBanki,t+γXi.t+φi+μt+εi,t

(1)

其中被解释变量ResAllocationi,t为区域资源错配的代理变量,计算方法为:首先计算区域当年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的边际报酬;然后进行去趋势化处理,并计算区域当年各行业的企业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以区域当年各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权重对上述各行业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进行加总,最终计算出区域当年资源错配程度。区域加权的资本边际报酬标准差越大,表明区域资源配置程度越大。主要解释变量Banki,t为区域金融发展程度的代理变量,具体而言,为区域银行这一金融机构的分支数量。区域银行各级分支数量越多,则该区域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区域金融机构竞争程度越高,金融执行程度也越高,企业面临的金融约束程度也越低。控制变量Xi.t为区域人均GDP、区域大学生数量占比、区域基础设施水平(主要为人均铺装道路面积等变量)、区域人均GDP的增长率、区域平均工资、区域国有经济成分占比、区域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φi和μt分别刻画了区域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数据为城市-年份的面板数据,包含了全国地级市1999年至2007年的数据。其中区域加权的资本边际报酬标准差计算方法如上文所述,计算所用的工业企业数据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的资本边际报酬为使用op方法计算出来的资本的弹性系数、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经过指数平减的资本计算出来后取对数。企业的资本边际报酬衡量了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如果资本使用效率更高,那么企业可以使用更少的资本获取更多的报酬,则企业的资本边际报酬就越大。如果计算出的区域资本边际报酬标准差越大,那么说明区域内企业资本边际报酬差异越大,这表明区域内企业资本使用效率的差异越大,也即区域资源错配程度越大。银行数据来自银保监公布的银行分支数据。本文将各银行分支根据其地址进行定位后,在区域上加总,计算各个区域不同类型银行各级分支的数量。银行类型包括国有五大行(Top5bankbranches)、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bankbranches)和本地银行(Localbankbranches)。具体而言,本文采用的是三类银行在各个地级市所有分支数量总和,并对其取对数。控制变量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本文对所有控制变量都取对数。

三、实证结果

(一)基准结果

方程(1)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分别展示了以区域三种类型银行分支数量总和的对数值(区域总和为0的加1再取对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后的结果。五大行分支数量总和对于区域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有显著为正的效应;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数量总和对于区域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有显著为正的效应,但是这一效应要弱于五大行分支数量;而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对于区域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的作用不显著。

表1 区域金融发展对于资源错配的影响

注:括号内数值为标准误;* p < 0.1,** p < 0.05,*** p < 0.01。

上述回归结果表明,五大行分支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区域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扩大0.07,也就是导致区域资源进一步错配;而12家商业银行的扩张同样导致了区域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扩大0.024和区域资源错配。相对而言,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扩张则没有这种效果。正如上文所述,银行分支数量的扩张对于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既包括银行自身的金融合同执行能力等、也包括银行在当地的信息优势。相对于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地区域性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在当地有更好的信息优势,能够更好地了解区域内企业的信息,从而避免将信贷发放向低效率企业,进而起到减轻区域资源错配程度的作用。而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更好的金融合同执行能力,能够更好地处理信贷坏账。表1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执行能力,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由于拥有信息优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金融合同执行能力的弱点,因而对于区域内企业的金融约束有一定的缓解,进而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较弱,回归结果显示为不显著。而五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具有信息优势,在区域内面临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其相对于本地行的快速扩张反而加剧了区域内企业面临的金融约束,最终加剧了区域内资源错配程度,回归结果显示为显著为正。

(二)稳健性检验

基准回归可能会面临一个反向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内生性源于银行的区位选择可能会与海区域企业的特征相关,进而与基准回归中的被解释变量相关。为了解决这一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去除最新五年新成立的银行分支和最近五年新成立企业,以消除最近五年新成立银行分支可能与最近五年新成立企业的反向因果效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去除最近五年新成立银行分支

稳健型检验的结果表明,五大行银行分支数量的扩张仍然会对区域资本边际报酬的标准差起显著为正的作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作用不再显著,但是符号仍然为正;而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作用仍然不显著。这表明,上文的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也就是区域金融发展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取决于扩张的银行类型,五大行扩张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而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扩张对于区域资源错配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五大行和本地行对于资源错配的影响差异表明银行扩张对于资源错配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金融合同执行程度和信息优势两种机制,但是信息机制占主导。

四、结论

本文检验了区域金融发展——区域银行分支的扩张,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区域银行分支的扩张对于区域资源错配的影响因扩张银行类型而异。具体而言,五大行的扩张会显著恶化区域资源配置程度,增加资源错配;而本地区域性商业银行对于区域资源配置程度没有显著影响。为了克服银行选择位置时可能受当地特征影响这一内生性,本文去除了近五年新成立的银行和企业以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在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同时回归结果也厘清了可能的影响机制。五大行拥有更完备的风控和时候坏账处理水平,而本地行则拥有信息优势。本文的结果表明,信息优势在银行扩张对于区域资源配置程度的影响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边际报酬标准差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超可加对策的边际等分集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医生的最佳报酬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基于方差分析的回归元边际贡献的实证研究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