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科特·图里(Scott Turri)
刘 筱 译
我最初注意到张乃军的作品是因为他作画的方式,这些精美的画作看上去就像是交错于不同的时代,那是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的交织,让人同时联想起维米尔和安格尔。由此我们能看出艺术家对于欧洲古典传统经典的学习是十分深入的,这在现如今,则是极为罕见的了。另一个引起我兴趣的,则是画面所反映的当代主题,这种主题性的传递完全是通过表现现今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剪影、快照等等来实现的。看起来十分朴实。画面场景设置属于既有的风俗绘画,但从叙事方式来说又不同于以往的风俗绘画,传统风俗绘画创作通常采取的是一种基于道德层面的叙事方式,而张乃军的绘画则是将观众置于一个观察者的位置,自群体内部观察中国社会,而与此同时,这个位置在某种限定空间内又仿佛是出离于其外的,你有能力去观察这个世界却并不能完全的触及到它,他们只是某些人过往的记录。
游园 2009,75.9×50.5 厘米 亚麻布面油彩
弄堂 2001,44.5 x 47.5 厘米 帆布面油彩
《在水果店看纸条的女人》(2012年,24×22英寸,布面油画)一作则是我前面所说最好的例证。画面中,我们看到一个中年女人坐在水果摊前面的电动自行车上,一对年轻的情侣正在水果店里挑选水果,这个场景虽然十分平实,但我们仍能看到画家匠心独具的色彩对比与结构层次,这实际上是艺术家构思的一部分。一旦观众进入画面场景并真正开始与画面场景进行亲密的对话,你便能不可避免地发现更多的东西。艺术家可以很轻易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画面内涵,因为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仔细研究画面中真正蕴含的东西,你就会领悟。这件作品是一个教科书般的画面组织范例,让人想起新古典主义时期安格尔绘画中的稳定性和控制力,反映出艺术家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我们明确地看到画面所采用的三分法,上下部分限定作品的框架,中间部分则是绘画主体,整幅画面的结构由垂直和水平的通道进行划分,这些通道使得画面显得井然有序,让商店内杂陈的物体看起来并不那么散乱。水果店里,高低参差不齐的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圆形水果,这种圆形的形状与空调外机圆形的风扇和电动自行车的圆形轮胎产生呼应。张乃军还精心安排了画作色彩,他通过重复橙色色调主题以及和水果颜色相同的雨伞符号不经意间引导观众的视线缓缓游移于画面中的各种细节。他在画面中心处靠近边缘的地方安置了绿色的西瓜,用以平衡电动自行车车篓里的绿色手提包,在画面顶部绘制猕猴桃,与前两者形成一个隐含的三角形,让人感受到画面内敛的稳重感。电动自行车车身的亮蓝色是整幅画面最闪耀的颜色碰撞,这也是整幅绘画的切入点。
张乃军大多数的作品场景都是两三个人处于一个景深较浅的空间内,时间在彼时是凝固的,这不禁让人联想起维米尔的风俗画作品。在《在图章店打电话的女孩》(2013年,18×16英寸,布面油画)中,我们看到一个很常见的场景:一个年轻、穿着时尚的中国女性在电话旁边站着,一个老年男人在邮票店里的桌子后面坐着。张乃军再次采用各种相互锁扣的正方形和矩形划分空间,由此来建立画面秩序。展示柜正面的橙色文字直接指向站立着的女性,其黑白格子上衣成为画作的焦点,与画作其余部分的阴暗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此外,画面中还有各种微妙的色彩元素,这些元素的价值和强度都随着艺术家绘画意图的指向在变化。
如上所述,张乃军采用了传统的西方绘画方法,一种讲究色彩层次、强调现实主义的方法,一种需要很多年的练习与实践才能掌握并有所发展的方法,这样的绘画方式实际上是与我们当前西方文化环境对立的。当下的西方文化基于一种即时满足感,当Twitter,Instagram开启了社交媒体时代,数字革命一直在重塑这个世界,人们可以说,这种绘画方式与我刚刚描述的世界是互相抵触的,这也许是艺术家对当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批判,因为在张乃军的画作中,他寻求静止的状态,表现沉思的状态,并且创作这样的作品需要艺术家投入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这也许恰恰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二分法。他似乎是他画面描绘场景中的观察者而不是真正的参与者,他只是像幽灵一样路过罢了。张乃军在中国出生和长大,在他人生的前30年他一直生活在江苏南京,但他又是摩根镇的居民,因为在过去的22年里,他一直是西弗吉尼亚州大学的教授,他和他的家人已经在那里安家。因此当你将所有这些变量放在一起,结果是融合为一种有趣的混合物,它跨越并模糊了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界限及其与当代性的传统关联。最终,通过融合这些影响发生的过程,张乃军营造出一个乡思的场域。由于这个背景不是以他家乡的著名景点为符号,而是以在很多人看来更为世俗的中国社会生活场景作为表征符号,在那一瞬间,这无疑让人感到更为亲切。这些场景在他的记忆深处根深蒂固。他在这些画作中营造了一种亲密感,那是一种我知道你家邻居是谁,知道你日常生活的环境中的人和事的亲密感。这种经常被忽视、被遗忘或被认为不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恰恰又具备一种小小的里程碑式意义的东西,就是使张乃军的作品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