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鹏 张辉
摘 要:老工业基地城市在新常态中面临更加严峻的产业升级挑战,应从微观层面改革突破,从要素层面加速创新产生,提升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通过构建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重塑地区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洛阳市的实践案例表明,老工业基地城市可在整合、共享产业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产业互联网体系,提升要素重组效率,加速各类创新产生的有效性,形成“全域孵化”的创新格局,从而支撑产业升级,推动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
关键词: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产业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2-0025-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偏重、创新活力不足的现象,而传统的产业升级理论并没有充分解决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加速崛起的过程中,资源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产业升级路径。
一、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理论与实践误区
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演进。区域产业升级包括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等,基于知识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新产业培育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然而在实践中,老工业基地城市在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过度依赖政府对创新的主导作用
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存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情况。创新的不确定性与一切按计划行事的思路相悖,因而越是高科技,政府越不容易管好。政府主导或大型企业集中领导体制下的创新,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时也因规避不确定性进而缺乏重大转型突破的动力。有研究表明强化政府创新意愿和对创新活动的主导性并不必然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经济外向程度与城市创新能力间存在负向关联且具有因果性。①
例如,苏州与深圳均在极其薄弱的产业基础上成功实现升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在逻辑。苏州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财政科技投入直接掌握着产业和创新项目的决策权,同时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促使本地技术进步;深圳更注重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府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多途径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坚决地引导企业自主创新。2014年,苏州市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8%,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7%;而深圳对应的数据分别为3.6%、4.02%,这两个数据的倒挂进一步凸显了深圳的企业创新活力。②之后几年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一批本土高科技企业崛起,而苏州近年来却因要素价格上涨遭遇外资撤离的窘境。虽然2011年两市同步跨越GDP万元大关,但随后深圳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GDP远超苏州5000亿元。
2.片面地遵循创新线性模型
很多城市在引导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片面地遵循创新线性模型。创新的线性模型认为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的线性过程,科学发现可以直接导致技术创新,而技术则自然带来工业发展。然而上述环节中的每个节点都可能产生创新,并不断反馈、传导、交叉协作。因为这种片面认识,管理者忽略了创新的复杂性和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就技术谈技术的问题,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如何投入更多资源开发新技术,把简单易测量的大项目、高R&D投入、高科研人员数量或高专利申请量当作了“成功的创新”本身。当发现创新能力较弱时,管理者不从制度根本上找原因,而仅仅停留在提高创新意识、加强技术进步指标考核,这些做法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3.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有效融合
产业升级中老工业基地城市对于高新技术存在两类失衡:一方面是对新科技的恐惧与怀疑,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短视”。前者源自决策者充分认识新事物的滞后性,后者则把高新技术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脱离了传统产业盲目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这恰恰是更不易发掘的误区。
有研究认为中部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应以产业内升级为主。③传统产业依然是工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融入广泛的工业部门和复杂应用场景的基础。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问题上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创新系统发挥效用并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④例如,生物技术是在农业、工业中应用并获得相对合理的回报后,才真正推动了其初衷——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否则生物技术很可能一直是实验室中的概念。信息技术并不等同于信息产业,在生产、消费环节借助信息技术都能大幅提升效率,反过来又能推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需要与传统产业互动,而这也恰恰是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所以管理者不应只关注新技术、新概念本身,而是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在传统产业中探索其应用场景。
4.忽视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
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不应忽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老工业基地的大型国有企业随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战略布局而来,往往自成体系、自给率极高,没有在当地形成有效的专业化分工。企业间横向关联度低,与政府或上级部门的纵向联系较多,忽略了跨企业、跨产业的横向联系,导致信息、要素交流不畅,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不強。
美国的经验表明,以硅谷为代表的分散的、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创新体系比以128公路地区为代表的以独立大公司为中心的体系更有利于支撑区域的经济发展。⑤128公路地区的创新体系建立在独立的大型公司基础之上,大公司之间、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和当地机构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市场信息和技术被封锁于公司内部,严重挤压了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反之,硅谷的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网络,公司内各部门职能界限相互融合,公司与贸易协会、大学等当地机构之间的界限也被打破,各公司竞争的同时广泛交流与合作。
5.低估了个体在产业升级中的潜能
“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国建设发展中的宝贵经验,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个体能动性的激励机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老工业基地城市却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些“新组合”可以包括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传统产业中“非正式R&D”活动中的知识、经验积累也是宝贵的创新动力。然而所有的创新活动最终都是通过每个个体(团队)进行的,从一线工人、科研人员、中高级管理者直至企业家均具备实现创新的潜能,每一种创新都可能诞生一个新的企业,这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逻辑。所以创新的内涵应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的对要素的重新配置,是对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因此管理者应向一线实践者投入更多的资源,授予他们开展学习的权力并开展有效的组织整合。
二、以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重塑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
转型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微观基础。产业升级的动力源自各个层级的创新活动,故而要给予创新——“要素重新组合”产生的土壤,提高创新产生的效率。老工业基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突破封闭创新体系的壁垒,让被禁锢的产业要素充分流动,下沉创新的自主权,优化创新生态,全面激发创新的潜能。
1.现有的创新网络理论存在的缺陷
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包括大学、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及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中建立起的相對稳定的、促进创新的各种关系。网络中的创新活动是一个群体活动、决策分散的过程,网络的产生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政府、企业、科研院校、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在网络中发挥作用,节点的关系强弱直接关系着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建立区域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竞争的必要条件。
每个机构主体的实质都是一个包含各类产业要素(供应链信息、技术成果、资本、人才、品牌、销售渠道、行业经验等)的集合,是个小的封闭网络体系。现有的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方面的缺陷在于,将机构主体(包括企业、院所、高校、政府等)视为网络的主要组成单元,更多关注机构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并没有直接触及产业要素重组的问题,故而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实践方面的缺陷在于,其更多是基于对中关村、硅谷等地协同创新现象的归纳和分析,并未给出可操作的实现路径。面对不同机构主体的封闭性、复杂性和历史因素,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已经形成的以大型机构主体为创新体系的垂直性封闭网络,构建区域创新网络面临实践上的困境。
2.从产业要素层面加速创新的产生
创新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如果能将封闭性网络打开,将层级、部门和机构壁垒打破,加速一个地区存量产业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面激发各个层级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引进的增量要素也会获得存量要素资源的支撑,更容易融入网络,形成协同创新、多点发力的新格局。
实现这种设想的第一个难点在于打破封闭创新体系中的壁垒,促进要素释放与共享。吉福德·平肖提出的内创业理论是有效的理论工具,其核心在于:一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雄厚的要素资源;二是强调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力,鼓励并支持员工成为企业家,获得股权性收入;三是突出管理体制和观念的变革,建立制度有效共享各类要素资源,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员工和团队。从3M、IBM、海尔等大企业的实践来看,内创业可以帮助大型企业克服“大企业”弊端,有效降低试错成本、培育新增长点、变闲置资源为资本并且避免人才流失。经此内创业,大企业变成了开放式的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要素的共享、流动与重组。
第二个关键环节在于引入互联网作为工具,提升要素重组效率。互联网分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大领域,其中产业互联网以企业和要素为中心,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将成为数字时代各产业的基础设施。有研究认为“互联网+制造业”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新方式,驱动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变革,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⑥产业互联网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产业链,可打通信息不对称、优化要素供需匹配,对于重塑创新生态、改造提升制造业可发挥重要作用,其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产业互联网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中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载体,将已事实存在的各种创新协同关系进行平台化、信息化;二是引入商业模式,以市场化利益机制为核心对存量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平台的服务、交易、获取数据功能,进一步打通机构的壁垒,降低要素的信息交互、交易成本,大幅提升效率。
3.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
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一个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内创业理论和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老工业基地升级路径,即构建区域创新网络2.0版——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政府可引导大型机构主体开展内创业活动,有效带动大企业管理模式、激励模式、要素共享使用机制的改变,大型机构主体演变成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和产业要素重组的网络节点——子网络,进而用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将所有要素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要素重组的效率。
当各个机构主体逐步演变成开放性创新平台,也就意味着“子网络”连接成片,老工业基地城市变成要素充分流动重组的“全域孵化”网络平台,从机制上赋予有创新潜力的个体充足的要素保障。创新将逐步“去中心化”,“机构—员工”组织形态向“平台—创客”转变,创新主动权全面下沉,在底层活力的推动下各类要素资源迅速“重组”,促进从工艺创新到产业创新的不断涌现,衍生出的大量上下游中小企业,天然形成一个紧密关联、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洛阳老工业基地基于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
洛阳市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如大多数老工业基地一样,洛阳经济发展水平迟迟没有达到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高度,曾经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近年来洛阳市借助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建设的机遇,探索了构建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的产业升级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
1.洛阳过去产业升级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洛阳产业结构的问题总体表现为:一是优势产业集中于传统产业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传统重工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发展薄弱;二是国有企业比重大,非公经济、中小企业活力不足。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对人才、政策、资本具有虹吸效应,但是体系的封闭性导致缺乏良好的要素溢出效应,使洛阳民营经济缺乏有力的要素支撑,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微观环境。
第一,创新主导权过于集中,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不足。政府发挥着较强的主导作用,而政府财政资金天然具有避險的属性,加上依靠支柱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思维惯性,资源更容易被相对安全、规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占据。企业领导者由于层级式决策机制和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等原因,决策成本高、决策周期长,重大创新决策上动力不足。在“机构—员工”关系中,企业对员工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不足。
第二,体制机制障碍显著,企业自主决策权受到制约。洛阳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是洛阳要素资源的富矿。2016年国务院出台《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对国有企业的法人层级和新法人单位注册加强了监管。在洛国企大都已并入央企集团,自主决策权限受到国家政策和总部的严格控制,在实践中新业务的拓展和激励机制改革的探索遇到较大阻力。
第三,创新体系高度封闭,协同创新格局没有形成。洛阳的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缺乏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打破部门、层级和机构的边界,各类产业要素被封闭在机构主体内,这造成大型企业的资源闲置而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无法满足的错配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洛阳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优质的要素支撑,停留在为大厂做基础零配件配套或者是生产低端产品的层面,没有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内部原因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没有完全打通。虽然国家已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对职务发明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给予明确的股权、资金奖励保障,但出于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知识产权定价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外部原因在于区域创新链条不完整。新技术的诞生到产业化通常要走过“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商品开发—工艺优化—规模化生产”的过程,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等在创新链的上下游分工协作。洛阳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成熟度较低;中小微企业不活跃,科技服务业不发达,缺少接棒的“二传手”和“黏合剂”;大型企业普遍尚未触及创新链的中早期。创新链条存在鸿沟,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
第五,计划经济的观念陈腐,市场化水平不高。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需要在全社会持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投资,大力实施“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下放创新的主导权。这些恰恰是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洛阳市需要完成的思想解放与统一。
2.洛阳的改革实践与成效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洛阳市政府以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为统揽,实施“以大带小、以小促大、集群发展”的“重微共振”工程,引导机构主体打破旧产业形态的弊端,立足于存量资源的盘活融通,致力于增量资源的重组赋能,推动创新主导权逐步下沉,构建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探索出具备洛阳特色的“双创”升级版。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洛阳市创新活力全面迸发。截至2018年年底,相较于2015年同期高新技术企业已累计增加134%,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178%。2017年度小微企业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较2015年度增长172%,小微企业当年授权专利数量增长78.8%。2017年洛阳GDP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7%,增速跃居河南省第一(2015年洛阳GDP增速全省第4名)。
(1)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要素融通。洛阳率先将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建设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大力发展的双创平台,出台了《关于激发大院大所大企业创新活力助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促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实施办法》,鼓励大型机构主体开展内创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产业要素支撑。在政府的引导下,大企业(院所)演变成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和要素重组的节点,增加了要素资源的外溢,机构的边界逐渐模糊。这是充分盘活存量要素,重塑微观创新环境的突破口。
大型国有企业中,中信重工成功探索了国有大型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产业的模式。其实施与“双创”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推进线上资源共享、线下试验验证和产业成果孵化“三大平台”建设,打造技术、工人、国际、社会“四群共舞”创客体系,建立创新项目征集、入孵、管理的规定及资金支持办法等制度,已遴选入驻11个内部创新创业团队。在产业要素的驱动下,新培育的特种机器人板块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其与信息工程大学合作成立新的法人实体,作为国企改革的试验田先行示范,推进工业CT(应用于工业中的核成像技术)快速产业化。
民营龙头企业中,普莱柯是兽用药及疫苗领域的行业龙头,成功探索了“内孵外引”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模式,聚集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普莱柯具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人员队伍200余人,配备了价值近2亿元的2300余台仪器设备,与20余家科研院所、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其对内以“公司与员工共创+资本跟投/导师参股”的方式孵化企业,对外以“共享创新平台+投资/辅导”的方式引进创业团队,两年多时间迅速孵化生物医药类高科技企业和团队30余个,也反向促进了自身20余个疫苗产品的研发。
国有科研院所中,中船重工725所是国家级重点军工科研单位,通过实施“一所两制”成功探索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成功模式。“一所”是指研究所,“两制”是指科研管理体系制度和高新产业公司管理体系制度,即一套机构、两种职能,在保持研究所军工科研职能的同时,注册成立双瑞科技产业集团。研究所下设的研究室分别设立产业化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研究室与产业化公司人员交叉任职灵活调动,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通道。目前已组建有双瑞特装、双瑞风电、乐普医疗等12家产业化公司,全所产值从2002年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8亿元,军工产值占比已经降到全所营业收入的10%左右。
国有大型企业、民营龙头企业和国有科研院所均可以通过支持内创业建设双创平台,既充分利用存量要素资源,快速孵化新企业、新产业,又能助力自身的发展。洛阳已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建有国家级3个(全国共50个,居地级市第一)、省级4个、市级15个专业化众创空间,全国首期专业化众创空间座谈会在洛阳现场召开。伴随着成功者示范,更多的主体参与学习、模仿,“全域孵化”的版图初步形成。
(2)引进增量要素带动重组赋能。洛阳在国内较早开始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其作为一种要素增量形式能够用最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本对存量要素进行赋能、重组,是对低成本产业集群、传统产业资源进行整合的有效推动力量,具备成为所在行业的产业要素组织中心的能力。洛阳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上实现了三重效果:一是筑巢引凤,聚集人才,转化技术成果;二是为本地传统产业赋能;三是发展成集创新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要素节点,构建细分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洛阳设立分所,将信息技术植入传统产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一,引进计算所精准医学、智能车辆等技术团队,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计34项,其中孵化科技公司8家;第二,设立了两支投资基金,吸引外部投资;第三,依托研究院及孵化企业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30余次、技术咨询服务200余次。其与一拖集团共同创立河南省智能农机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未来下一代大马力智能无人拖拉机搭建了完整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已成功发布智能无人新能源拖拉机——“超级拖拉机1号”。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洛阳设立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清华大学转化科技成果,同时广泛为洛阳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产业咨询服务。基地已吸引近20位清华大学博士、硕士全职加入,储备有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增材制造与激光加工等领域的百余项具备应用转化前景的技术项目,其中“增材制造与激光加工”项目入选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第一名,新型钢轨维护装备“FGM01型高效成型打磨车”已成功下线。基地主动对洛阳及周边骨干企业进行了地毯式的调研,挖掘传统制造业中高新技术的植入点,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已成功孵化16个企业、31个团队,同时初步实现了本基地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洛阳已成功引进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自动化所、深圳光启等12家单位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相关工作走在河南省前列。
(3)构建纵横交错的产业互联网体系。洛阳在实践中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通过将旨在区域要素整合的“横网”与旨在垂直产业领域要素整合的“纵网”分步构建、逐步打通,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形成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
横网1——科技金融大市场。科技金融大市场是政府以购买服务推动建设,市场化运作,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洛阳重点创新型企業、创新平台、孵化载体、科技成果、金融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是全市科技资源挖掘、统筹与转化的中心。2017年12月28日试运行不到一年,已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227亿元,促成技术交易合同308项,吸纳入库共享仪器设备425台套,检验检测机构101家,专利挂牌项目314项。
横网2——国际化开放平台。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需要打造能持续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入本地创新网络的国际化开放平台。洛阳以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模式发起中国(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并在美国硅谷设立“硅谷创新中心”,以大赛为平台不断汇聚来自国内外创新高地的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类产业要素。三年来大赛已累计征集近7000个参赛项目(超过80%来自省外)参赛,上百家双创服务机构、媒体和基金参与合作,依托本地企业的技术提升需求引进和孵化人才团队,以风险投资为纽带将增量要素整合入本地网络。
横网3——企业服务云平台。洛阳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大量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同时推动企业上云,基于前期对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需求的调研,谋划引进云平台,提升洛阳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大数据整合运用能力。
若干条“纵网”——垂直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一批大型机构主体,牵头建设面向细分垂直产业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行业要素促进协同创新。
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洛阳设立了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整合大型制造业企业中实重工和专业的双创服务运营机构UFO的资源,三方合作建设中科中实智能装备共享制造产业园和线上服务平台。新平台以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服务,通过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的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性项目。平台设计了完全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共享所有纳入生态企业的产业要素,实现场地、设备、资金、信息、人力等全产业链要素共享,以按需计量付费方式向企业客户提供资源。这个平台节点集研发、孵化、生产、服务于一体,促进产业要素的高效配置。
除此以外,中信重工建设的矿山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农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智能农机大数据平台、中色科技建设的有色金属加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垂直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建设发展,与几条“横网”纵横交错,逐步形成区域产业互联网体系。
(4)驱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洛阳市围绕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了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一是营造创新的氛围,开展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计划;举办各类双创赛事、论坛活动。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为创新创业优化融资环境。三是全面激发人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人才双向交流,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落地。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税费减免等政策,建立政务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发展降低行政成本。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撑了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挥作用。
四、总结与启示
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产业升级面临着比一般工业城市更棘手的转型障碍,突出表现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以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孤立而封闭的创新体系,使形成协同创新的经济体系更加困难。老工业基地的成功转型对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示范意义。洛阳市构建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逐步形成“全域孵化”的创新格局,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升级,具备一定复制推广的价值,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减少对创新的直接决策。地方政府主要职能应转变为营造区域内创新环境,改善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增强区域内的信任度,减少网络形成中的障碍。政府使用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引导创新的主动权逐步下沉,激发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
第二,优化对国企(院所)的管理,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是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主导创新力量和要素富矿,建议建立拓展业务领域和制度改革探索的“负面清单”。特别是对处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国有单位,上级部门应适当下放决策自主权,鼓励其围绕负面清单外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各类改革举措。地方政府也应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国有单位的改革探索给予支持和保护。
第三,打破机构主体壁垒,促进要素开放共享。操作中要时刻保持着封闭创新体系向开放创新体系转变的主线,促使大型机构主体开放要素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第四,培育要素网络节点,整合细分产业资源。分领域将一批大型机构主体培育成具有产业要素组织功能的创新网络节点(子网络),实现对垂直产业领域存量要素的重组。
第五,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提升要素重组效率。以产业互联网作为创新网络的载体,进而将各个产业互联网平台(节点)打通,构建纵横交错的产业互联网体系,加速要素重组效率,进一步助推全要素区域创新网络的行程。
注释
①张振刚、王福涛、林天萍、李文琰:《地方科技财政支出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深圳等五个城市为例》,《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7年第1期。
②季娟宇、罗佳仪:《经济转型升级中不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研究——基于苏州和深圳的比较分析》,《财经界》2017年第10期。
③赵西三:《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以洛阳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8期。
④封凯栋:《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应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⑤王大洲、姜明辉、李广和:《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治理——美国硅谷的创新网络及其启示》,《管理科学》2001年第8期。
⑥童有好:《“互聯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研究》,《经济纵横》2015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蔺雷,吴家喜.内创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魏旭,赵桂杰.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模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4,(9).
责任编辑:澍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