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易,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0年8月生于沈阳。1983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做过体育记者、文学月刊编辑、主编,现供职于沈阳市作家协会。曾获得“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和“沈阳市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另有各类文学奖数十项。代表作《客厅里的爆炸》曾被国内外数百种报刊和选集转载,并入选美国NORTON出版社出版的《世界60篇优秀短小说》。已出版小小说集五部、长篇小说三部。
段宇是我少数几个可以称作好朋友的同学之一。他出自铁西工人村,是正宗的工人家庭出身。因为这背景,他从小就学了很多技能。一结识大家,就可以给同学理发、修理小型电器。而且人很和顺,基本没有脾气,脸上总有笑容。后来我看到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惊叹那个爱上女局长的男主角,差不多就像是段宇的孪生兄弟。
段宇的父亲是典型的沈阳铁西工人。他们统一的特质包括:心灵手巧、心地善良、助人为乐、性格随和。在岗位上追求最好的工艺,在家里,样样事情都喜欢亲自动手。电工、木工、水暖工的小活儿,都不用请别人。做完这一切还不算,还有大把的业余时间去捕鸟、捞鱼。这些既是消遣,又能改善生活。每次回来,都要分送邻居和工友。上学时我去过段宇家,吃过他爸从浑河抓来的鱼,也跟段叔聊过。段叔说从小被他爸爸带到浑河去捞鱼。我一想:“那时是伪满吧?”“对,不管什么国,老百姓下河摸鱼总管不着吧?不让我们吃大米,那吃鱼行吧?”这项技能也使段宇受益不小。段宇生在1958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正是茁壮成长的关键期,人家虽然买不起高价饼干,但是这种高蛋白食物更能
段宇的那个大年夜/白小易彰显平民的智慧。段宇后来考上大学,一定有浑河鱼类的贡献。老段的捕鱼方式,是用一个废旧轮胎做一个网圈,人穿上连体的皮衣裤,在齐腰深左右的浅水处,推动网圈,身体要俯在网圈上,手持绑在杆子上的网兜,伺机出手捞鱼。不过令人悲伤的是,老人家最后就死在了这条河里。段宇很久不能释怀。他老爸是很谨慎的,从来也不独自去,总是约着伙伴,以便互相救助。但是那天同去的伙伴,却说当时专注于捞鱼,没听到老段的扑腾。段宇知道老爸曾经很多次搭救过许多伙伴,为什么自己有难的时候,却碰到这样一位猪一样的渔友呢?段宇小时候跟爸爸去捞过鱼。可是从那以后再也不会看浑河一眼。而且再也不吃河鱼。
段宇的妈妈那年才58岁。兄弟三人更加孝敬妈妈,小心伺候着。段宇的妈妈叫文洁,五十年代凤毛麟角般的女性工科大学生。毕业被分配到铸造厂设计室。响应号召,努力向工人阶级靠拢,就嫁给了八级工匠老段。事实证明这很英明。五七年打右派,厂里有点儿文化的人都被充了数。而文洁因为已经是工人阶级的家属,得以幸免。她的确是幸运的。老段很崇拜她的文化水平,让她在家里偷偷享受着“资产阶级”般的生活。即使在破四舊和文革期间,文洁的书一本也没上交或烧掉,老段为她设计并亲自建造了一个隐秘书架,藏在大立柜的内层。文洁嫁给老段,至少证明她的眼光是不错的。当年的形势,逼迫着她必须在工人阶级里找一个伴侣。工人阶级种群巨大,人品的差异更是云泥之别,能在这个群体冷静地选出老段这样的好人,也足见文洁的生存本能是强大的。妈妈的身体很好,参加了社区老年舞蹈队。儿子们希望妈妈有点儿爱好,以免陷入悲痛之中。但是没想到的一个结果是,妈妈在舞蹈队里竟然又恋爱了!三兄弟对此的反应大不一样。段宇是老大,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第一时间支持了老妈。二弟却毫不犹豫地反对,似乎这对于老段家是个奇耻大辱。老三表现得很暖昧,一方面觉得妈妈有这个权利,另一方面又觉得别扭。
老妈相中的那个人,还不是邻里的舞伴,而是市里举行老年舞蹈比赛时新结识的。也不是跳舞的,是赛场负责看场子的。老妈也不详说,他们怎么搭上的话,都是个谜。反正从他们相识了之后,那老头儿就经常跑来打扫卫生。老头儿还非常会做饭。观察了一段时间,这老头儿看起来各方面都不错。这人姓郭,他老伴儿是几年前病故的。有两个儿子,都三十多岁,早都分开过了。几个月相处,两位老人感觉不错,就开始做准备了。为了避免今后有麻烦,他们做了婚前财产公证。这样,段宇和弟弟们就准备把老妈嫁过去了。但是他们为了慎重,建议两位老人先试婚一段,看看究竟合不合。试婚的生活,仍然证明他们的“后爸”确实是个好人。家务活儿几乎由他自己承包了。每逢过节和周末,还把段宇三兄弟都请到家里来,一桌好菜招待着。三兄弟最后都承认了,的确是给老妈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养老院”。
可是就在段宇老妈和老郭准备成婚的时候,老郭突发脑血栓了。发病时他就在厨房做饭,先是菜刀掉在地上。他还以为只是失手,弯身还要去捡,结果就扑在那把刀上,发现自己怎么也起不来了。段宇老妈听到动静赶过去,看见一地的鲜血,她浑身哆嗦,只能跑回屋去给段宇打电话。老妈现在反过来要照顾病人了。被两任好丈夫宠惯了的老妈,根本什么也不会弄。段宇赶紧找家政雇了个保姆帮忙。一家人也开始讨论当前局势——现在怎么办?二弟说,还好没结婚,没有法律关系,只能一拍两散了。三弟虽然觉得这样有点儿不仗义,可是也没别的办法。老妈觉得她要坚持一段,也许老郭很快就好了呢。其实段宇内心也是很纠结的。即使是在当初,老郭身体还好的时候,段宇也曾非常不接受有这么个男性接近老妈。他觉得自己内心里似乎有种使命感,要替老爸“守着”老妈,不让任何其他男人靠近。这是天性吗?老妈好像也有同样的使命,拼命反对儿子有任何艳遇,甚至连跟合法的媳妇太过亲密,都会让她不安。这些使命是谁赋予的?但是眼下,他觉得老妈的选择是正确的。
段宇赞同老妈,就尽量多去帮老妈。可是几个月之后,老郭仍然不见起色。这时老郭的儿子表现出了忧虑,担心段宇的老妈对他爸的房子有图谋。老妈很生气,加之正好也对老郭的恢复感到绝望,便趁机从郭家搬出来了。段宇舒了一口气,也算仁至义尽了,起码心理上没有歉疚了。
转眼又几个月过去了,段宇偶尔还会听到老妈提起老郭。老妈一辈子都保持着一个小女生的心态,心理不成熟、怕事、没心没肺……可是也很纯真,很少从世俗观念看人看问题。快过年了,她就央告段宇抽空替她去探视一下老郭,看他过得好不好。年前杂事很多,段宇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大年三十的下午,开车回家的路上想起还有一桩未完成的任务——如果这样回家,一定会被老妈责怪的。于是他先开到超市,买了些东西。然后来到老郭家。敲门等了半天才听到里面有动静,开门的竟是老郭自己!他趴在地上,气喘吁吁。见到段宇,就像傻孩子一样大声嚎哭起来。段宇忙把他扶回床上躺好。老郭的口齿仍然不利落,好容易才问明白,他现在经常一个人在家,保姆回家了,儿子过几天来一次,给他洗洗、换换,留下些吃的就走。段宇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原本打算待几分钟就回家过年的,现在他怎么能马上走啊,非得做点儿什么才心安。老郭的身上带着一股子馊味……就给他洗个澡吧。插上热水器的插头,显示的温度只有16度。室内的温度也只有18度……怎么洗啊?去澡堂子吧……段宇把老郭背下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塞进车里。段宇开车的时候手脚都在发抖。可是走了许多家澡堂子和洗浴中心,不是过年歇业,就是拒绝老郭进场。连吵了几架,自己感到已经是浑身筛糠了。段宇确实是忽略了今天是大年夜,谁也怨不得啊。
这时天也黑透了,手机不时响起,一家人都在催他回家吃饭。而段宇却饿着肚子开着车在街上转。他转头看看窝在旁边的老郭——难道我能把他就这么送回去吗……咬咬牙,他把车开回了家。
家人正在家门口放鞭炮。看见他的车,儿子率先跑过来迎接。看见副驾位置上的老郭,儿子定在那儿没说话。一家人也迎上来,纷纷问:这是咋回事?
老妈看见那个样子的老郭,立刻泪眼婆娑,指挥着另外两个儿子,“快帮着扶下来!”
见老妈这样表态,他们的不满也只好暂时压下。吃了饭,洗了澡,老郭在客房躺下了。质疑的声音才正式响起
“就在老妈这儿养着啦?”
“咱家改成福利院吧……”
谁也没想到,一向没主意的老妈忽然变成了坚定的“国家领导人”:“不争论!先过好这个年!”
包饺子、看春晚……只不过今年家里多了个老郭,大家都有些不得劲儿。可是看着老郭激动的样子,慢慢的就都有了一些崇高感。饺子熟了,先盛了一大碗端给老郭。老郭的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一家人赶紧安抚老郭。看着他一个接一个吃下去,忽然体会到了一种任何一次过年都不曾有过的奇怪的幸福感……
大年初一的早晨,段宇对妈妈说,“妈要是不想留他,我就把他带到我那边去吧。”
“吹吧你,你媳妇能愿意?”老妈说,“老郭当初是我招来的,应该在我这儿。”
段宇这次真的体会到了,当你去做一件事时真的一无所求,而只是听凭内心的召唤,那种心情好得让你喜出望外。可笑的是,老郭的儿子仍然猜忌他們一家的动机。他们把老郭的房子看得牢牢的。除了房子,老郭已经没有什么其他东西。
因为两个弟弟并不支持这个行动,所以尽管他们没有反对,也不肯参与养护老郭。这样段宇几乎就得全承担了。老妈能做的非常有限。虽然是跟老郭一起生活过半年以上,但老妈从心理上还是不能接受给老郭弄屎尿这件事。段宇只好一面自己坚持,一面对老妈进行心理辅导。段宇讲了一些例子。老妈却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别人都是男的为女的负责,我就跟他半年,就得为他付出一辈子了。每当此时,段宇也没好说辞,只能“破釜沉舟”——“您要是不愿意,咱们倒也不欠他的,把他送回去就是了。”老妈就说,那又何必把他接过来呢,赶上了,就这样吧。
后来老妈找到了乐趣,她把老郭当成了小时候玩的洋娃娃,屎尿都成了洋娃娃没有的“新功能”。段宇听了微微一笑,心里倒也有些酸楚。
还有一个发现让段宇心里感觉怪怪的——妈妈好像很热衷给老郭洗澡。当然不是段宇在的时候洗,但段宇一来就会发现已经洗过了。难道这个状态的老郭还能有什么作为或壮举吗?可是这个话题又不适合母子,所以段宇也就故意无视了。可疑的事实是,段宇的妈妈越来越把老郭当宝贝了。
照此趋势,也许那场没能举行的婚礼,真有可能要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