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露
【内容摘要】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是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内容之一,是培养中学生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底线的基本要求,为中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基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本文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学生 创新能力
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标准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借助教育教学改革优势,积极地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把握学习的节奏,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特点,做学习的管理者,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与同学们开展互助合作学习,不断探索学习的奥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一、教学道德法治课引入创新能力理念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急需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初中生是人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需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品质,创新能力是公民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底线、乐观向上、勇于拼搏的身心素质的综合载体,不遵纪守法就不具备爱国的热情,不守道德就难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没有爱国的热情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就不可能创新素质和发展动力,所以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根据初中的年龄特点,结合思想叛逆期转化成熟的重要阶段学生身心变化的需求,教师要立足道德与法治理念的渗透,作为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1.让学生做学習的管理者
进入中学后,学生从优质的儿童年龄阶段,成长为有思考的少年,初中生活把学生带入一个新天地,在学习上,有了新的特点,不仅在课堂上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是个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教师泛泛地对学生讲如何遵纪守法,讲道德,有理想等等,打动不了学生的心灵,触及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特别指出,作为初中生,要与小学生有根本的区别,必须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否则,就不能独立地承担学习的责任,从而不具备承担责任能力的素质,势必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2.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在学习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当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时间上,不同的人,各有喜欢早上、中午或晚上学习的习惯;从思考问题方面,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乐于找人商量;有的人喜欢阅读知识链接,有的人喜欢别人读给自己听;有的人注意力集中,有的人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各自的方式,认识各自方式的长处和短处,不同的学习方式是相互转化的,可以相互借鉴。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方式的优化调整,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创新能力,从具备相应的自主创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懂得正确行使受教育权利
初中生有广泛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权利,也是《义务教育法》所赋予的公民义务和责任,但是,决不能把法律赋予自己的自由学习的权利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存在为所欲为的权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国家、集体的利益得到巩固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也是集体的一员,如何巩固集体的利益,满足个人利益的发展,共享优越的学习环境成果,也是公民创新能力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引导。
4.培养互助合作能力,打造创新平台
班级是一个集体,学校是一个集体,社会中的每个人群单元都是一个集体,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围绕优秀集体的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才能调动大家朝着共同目标奋进的动力,从而不断创新生活的环境,实现人心化需求,进而实现人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与时俱进。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势,帮助学生弄清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白个人成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懂得好的环境,是集体的力量创造的,“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要绿叶扶”,没有集体之间人与人的团结协作,就不会有个人成长发展的优越环境,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打造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个人在集体中才能不断成长。
5.加强创新能力的实践应用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的信息共享优势,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搜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果,探索研究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自主创新的故事,了解他们成长的人生轨迹,学习他们顽强拼搏、淡泊名利,为了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做一个有责任能力,能担负创新责任的人。
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好教学计划,本着循序渐进的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多方面探究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云.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学周刊,2018(25):53-54.
[2]杨青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42.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