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运河十五六年了,我的文学、我的认识向前发展是沿着运河发展的,所以运河一直是我写作重要的背景,也是以文学方式认识世界有效的路径。”徐则臣日前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运河对于自身创作的意义。谈到书写运河的情缘,徐则臣回忆他在运河岸边的童年,“对农村孩子来说,水就是我们的天堂,那个时候没有变形金刚,没有超人,连电视都没有,没有现在任何孩子能玩的娱乐设施。但是我们有水,可以打水仗、游泳、溜冰、采莲……”新书《北上》由徐则臣潜心四年創作完成,为写作新书,徐则臣实地走访大运河,在通州段走访期间,北京市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教授陈喜波陪同徐则臣并为他解释了河道古今变迁和历史内涵。陈喜波认为自己的工作是解开过去的历史,并将其拼合成完整的框架。而徐则臣所书写的,却是将历史活化,而这些文学影视作品往往能够触动和影响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