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马勒·阿伊塔尼《收成》折射出的埃及社会

2019-04-01 08:55毛洁
文学教育 2019年3期

毛洁

内容摘要:《收成》是埃及作家贾马勒·阿伊塔尼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最精炼的语言通过对六个主要人物的刻画,描绘出上埃及底层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当时整个埃及国民收入分配不均、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以及阶级之间矛盾加深的社会现状。小说还通过两个片段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军官在普通人民大众眼中的形象。小说的后半部分用浓墨重彩刻画了主人公的“等待”,其悲怆而疯狂的形象,暗含着尽管前途一片黑暗但底层人民愿意苦等曙光到来的决心。同时,老农对希望的那种执着蕴含了作者内心同样的不会停止的期待,期待埃及迎来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贾马勒·阿伊塔尼 《收成》 埃及社会 萨达特

一.贾马勒·阿伊塔尼简介

贾马勒·阿伊塔尼于1945年出生在上埃及苏哈吉省一个贫困的家庭,之后到开罗一所艺术学校学习织毯设计和染色,并在汉哈利里市场从事织毯图样设计。中东战争爆发后,他毅然赴往战场当战地记者。由于其能力出色,后来荣升为埃及著名报刊《文学新闻报》的主编。他一生的经历,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尤其是记者的经历,使其作品呈现出现实主义色彩。作品主题更关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及社会阴暗面,并多以刻画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本身属性为主。人物刻画形象深刻,而作品语言却简明朴素。

贾马勒这一代作家是阿拉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代作家——“60年代作家”。他的存在无疑使这一代人的光芒更为耀眼。令人惋惜的是他于2015年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利雅得报》和《开罗新闻报》纷纷发文悼念这位伟大的埃及文学家小说家。埃及作家协会会长穆罕默德·塞勒玛威悲痛的叹息:“贾马勒的去世是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国家的损失”。就连中国文学界也不能忽视他在文坛的重要地位,他曾在2007年10月受邀来到中国,并在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发表精彩演讲。他的作品是研究20世纪下半叶埃及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二.作品《收成》简介

贾马勒的创作生涯开始得较晚,生前共留35部作品,其中3部被译成德语,7部被译成法语。而这个短篇故事《收成》成书于1980年,当时还是萨达特统治时代。上埃及的贫困生活使他能生动描写上埃及农村的形象、农民的形象,真实展现当时埃及社会缩影。这部小说深刻描绘了当时贫困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疾苦以及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状。

《收成》讲述的是上埃及的一个种蔬菜的老农偶遇开罗来的三位“贵客”。“贵客”自称代表一个国际大饭店前来收购蔬菜,表示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但“贵客”坚决表示现在不签合同,老农也不需要去开罗送菜,只需要等待前来收购蔬菜的货车即可,并且三天之内他一定会再回来。老农坚信不疑,不顾两个儿子的劝说,每天从早到晚甚至夜里去他们可能经过的地方等待并寻找着“贵客”的归来。哪怕蔬菜开始腐烂都不出去叫卖。直到小说的结尾“贵客”都没有出现,而这个农民依然坚信他们的到来。整个故事描写文笔细腻,言辞精简,没有过多的交谈,作品通过每个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当时埃及社会农民和军官阶层之间、农民和商人阶层之间的鸿沟。作品直接刻画的主要人物有六个。

首先是主人公阿卜杜·茂朱德是上埃及一个善良朴实又固执愚昧的农民形象。一开始满足的喝着茶看着地里成熟的豌豆,在初遇开罗来的“贵客”时热情招呼他们喝茶、跟他们聊天,还让小儿子把地里的豌豆给他们摘点儿带回去,俨然一个朴素热情的农民形象。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最后他是等待别人都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救命稻草那样一个固执而疯狂的形象,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本可以继续种地过着原本自认为满足的日子,但“贵客”所承诺的美好前景,使主人公跳出了“安于现状”的状态,并清晰地意识到之前为了卖出农产品所忍受的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屈辱。在“大饼”不能实现的时候,他再也接受不了回到之前处于社会底层饱受屈辱的日子。老农的觉醒暗含着当时埃及民众开始从混沌中觉醒。

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贾比尔,小儿子阿卜杜·阿勒都是相对于老农来说是比较机敏聪颖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新一代农民形象。会以怀疑的、分析的眼光看待人和事。預示着新的一代的底层人民也许会走出跟父辈不一样的路来,同时也暗含着埃及的未来将在新一代人民的带领下充满希望。

而以“阿凡提”为首的三个“贵客”,文章从头到尾也没有明确出他们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们的真实目的。也许他们代表着言而无信的商人,也许他们代表着那些用以欺骗民众的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所谓新政策、新希望。无论是什么,由于他们的出现,老农的悲剧、老农等待他们的理由、儿子对他们身份的多种猜测,各个碎片揉成了一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镜子。

三.《收成》折射出的社会现状

整篇小说中有两个片段是作者想集中表现社会现状的重点。第一个片段就是主人公阿卜杜·茂朱德在向他有所怀疑的小儿子解释他相信“贵客”的理由,他说:“阿凡提是非常高尚的人,而且他的话很有道理,难道人不喜欢轻松而喜欢劳累么,把粮食装袋,还要四处奔走找人一起合租货车,然后在寒冷的夜里就赶到集市上(叫卖),四肢都要冻僵了,也许运气好能一个小时之内卖完这些收成,也许行情不好就要在市场呆一夜或者两夜。终于等到了一位先生愿意买,他们只在隔很远的地方看着你跟你说话,他们来的时候走的时候一直坐在车里,头上围着白丝绸的头巾,走路的时候前后被很多人拥簇着……”一方面,在主人公的印象里,开罗来的人的形象就是他在市场上遇见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阿凡提表现得稍微“亲民”,老农就认为他很高尚。这体现了在底层人民固有印象里,阶层之间的鸿沟是巨大的,并且“上等人”普遍歧视“下等人”。另一方面,农民辛苦种地、租车去市场以及在市场上叫卖的场景细致描绘出了当时埃及社会农民的艰苦生活,与生活在开罗的上层人士和资产阶级的优渥生活形成强烈对比。还有那些所谓的上层人士们对下层农民避之唯恐不及的做派,都显示出了社会贫富差距极大以及社会不公的状态。

当时的埃及贫富差距之大是罕见的,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当时埃及最上层5%的的人占有国民收入的21.5%,而最底层的20%的人只占有国民收入的5%。在经过纳赛尔政府统治后,介入也门内战、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都给埃及的经济予以重创,再加上不彻底的土改,过度的国有化,管理技术人才缺失都使得农村生产力得不到解放,经济体制僵化。在纳赛尔晚年,埃及国库空虚,外债增多,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等到萨达特时代,虽然他想极力改善埃及的经济状况,并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开放政策,但事与愿违使得城市资产阶级以及地主阶级骤然壮大,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加的不均,两极进一步分化,贫富悬殊加大。

第二个片段就是两个儿子在怀疑“贵客”的时候大儿子说:“他特别像调查的军官,那些军官们总是假装很和善”。这段侧面描写了当时军官在普通人民心中是一个伪善的形象。这和当时处于军队统治国家的特殊时期是分不开的。在纳赛尔发动“七·二三”革命之后,自由军官全面控制了国家机器包括决策机构、武装部队、情报机构、执政党、经济、舆论工具等。“他们在夺得政权之后…宣扬自己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但心里却把人民视为愚昧无知、可供人们任意摆弄的装饰品”[1],军人的统治使民主和自由受到践踏。虽然当时1980年已经是萨达特时代,而萨达特政权结构基本和纳赛尔的政权相同,军人占据整个国家政权中心的地位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并且以军人为核心的官僚主义、腐败之风只增不减,人民深受其苦。从70年代爆发多次罢工、罢课、游行可以窥知一二,尤其是1977年1月发生的全国性群众骚乱,以反对两极分化的加剧以及政府的高压统治。

四.结语

笔者认为整部小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对主人公的“等待”的刻画。小说前一半的篇幅讲的是主人公与“贵客”的相遇和分别,另一半就是描写主人公等待的过程。“下垂的手掌”、“微跛着脚爬上土坡”、“在小商店挨家询问黑色小货车”、“拦住男人、女人,追赶小孩,认为他们知道阿凡提的行踪”、“请求附近的人看到黑车、黑方包、黑西服一定要给他们指明方向”等等,生动的描绘了一个悲怆得接近疯狂的老农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等待”,与其说主人公等的是开罗来的“贵客”,倒不如说他等待的是这种苦难生活的结束。主人公代表的是整个埃及底层人民,他们和主人公一样都期盼着从这种社会现状中解脱出来,这样的希望没有破灭,他们就会一直等下去。贾马勒用老农这个人物的塑造间接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黑暗时代的结束报以殷切期待。

参考文献

1.杨灏城,江淳.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M].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注 释

[1]杨灏城,江淳《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M].商务印书馆1997年,P166.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