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枯燥的气象数据变得温情有趣?
——以《都市快报》“天气怎么样?”栏目为例

2019-04-01 06:54张春霞
传媒 2019年6期
关键词:芒种气象天气

文/张春霞

告别厚报时代,报纸变薄了,版面成为稀缺资源,走精致化道路是都市类报纸的必由之路。

《都市快报》的气象新闻“天气怎么样?”栏目因此而生。编辑部每天拿出一个彩色整版,图文并茂,力推气象新闻,这个版的报道,既是新闻又像散文,着力营造互动式的场景,用情景式的讲述方式,告诉你今天、明天的天气,用邻家姐妹的温和,款款相告,希望你有个好心情。

用市井语言表达气象情境,诚意传播

很多媒体都会向当地气象部门订购气象信息,气象台给出的基本是标准的气象数据,包括天气预测、天气成因等专业术语,即使有生活提醒,也是寥寥数语,非常谨慎。对于缺乏气象专业知识的市民来说,数字是枯燥的,分析也大多看不懂,更谈不上有趣,除了一些直观的概念如晴雨温度风力,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仍远离市民的实际感受。如何让枯燥的气象数据变成有趣的话语,好看又有用,成为《都市快报》科学报道的又一个探索领域。

2019年2月22日《都市快报》头版

杭州四季分明,天气变化频繁,三天一变化,甚至一天三变化都是常态。带伞不带伞、添衣不添衣,撩拨着市民的神经,在给出常规的气象预报的同时,需要有一款有趣的气象新闻来指导生活。媒体无法改变风雨阴晴,只是希望让身处此中的市民,在美好的天气中变得更美好,在糟糕的天气中心情好起来。

2019年冬春之交,杭州成为阴雨天的“重灾区”,两个多月里有51天在下雨,打破了历史纪录。2月22日,《都市快报》以“问世间晴为何物”为题,一口气推出8个整版的深度报道,从数据、吐槽(2个版)、晾晒、健康、市政等角度报道了这场缠绕杭州市民许久的雨。

8个版的“问世间晴为何物”,只有1个版是来源于气象台的数据分析,除了头版封面,其他6个版讲述漫长的雨天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困扰,如“委屈了,我屋檐下的火腿”“我家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现在谁先洗澡要抽签决定”等。待“洋相”出尽、吐槽吐尽,报道仍“一本正经”地不忘告诉大家“出路”在哪里——同一片天空下,有比你更“惨”的,安心等待,太阳公公一定会来的。

这个大型报道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大受欢迎,仅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几个小时的阅读量就达到10万+,用户评论霸屏、精彩纷呈。从百条留言中,可以发现,民众因为久雨被压抑的心情得到了舒解。网友“荣荣”还在留言区写下了一首诗《天漏》:天苍苍,地茫茫,浙江父老盼阳光。冬也雨,春也雨,省城处处能养鱼。

从新闻属性来看,这个报道还是事件性报道,作为日常的气象新闻,更多的是软性的。通过几年的实践,用杂志化的美图美文契合方式在报纸版面呈现,较之用图文分离方式在新媒体上滚动阅读,报纸版面的呈现更具有整体感,如宽幕观影,人置身于天象的情境中。

但是,每天一个整版的气象报道,其挑战性也不言而喻,因为市民的生活大多是日常,日子也是“寡淡”的,每天要变着花样写出3000字左右的气象报道,对记者和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情商”语境是构建“人话”的营养液

在气象新闻报道的人力配置上,从“天气怎么样?”栏目开创之初的1个文字记者、1个摄影记者,发展到现在的7个记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爱好方向,大家轮流采写,除了专职摄影记者每天出街拍摄,还发动了《都市快报》摄影网站“快拍小友”参与,每天从数百张照片中选出最能体现当下“天象”的美图一张。

这样的气象新闻很快成为读者(网友)的期待,同时,对气象新闻的写作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作为气象记者,如何做到既有趣又不失准确,既出彩又不失规则?

气象新闻的数据来源渠道是唯一的,也是所有媒体共享的,采写气象新闻的记者最初只是个二传手。但是,二传手也可以前台亮相,给出最新最美的画卷。《都市快报》记者通过对气象信息的二次设计、对周边关联人和物的第一手采访,巧妙地把二手信息改造成了全新的气象报道。

没事找事,让人莞尔一笑,是其中一种手法。《都市快报》记者在2017年5月22日的天气报道中这样写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可能算得上“模范”的初夏了,阳光很好,但又没有炎热逼人;最高气温虽然也有30.4℃,但有微风,时不时会送来一阵阵凉爽。这样的天气让人忍不住想:如果,杭州的夏天能一直这样惬意地过下去,那该有多好!

可惜,你我都知道,该来的热总归要来,挡也挡不住。所以,我们能做的,或许就在老天乐意给我们好天气时,加倍地、好好地珍惜……傍晚时分,彩霞满天,大家不要忘了随时抬头看看云……

文末,记者意犹未尽,再叮嘱:“这两天,傍晚时分路过西湖边,一定记得抬头看看漂亮的云彩哦。”然后话锋一转:“另外,这几天,如果去万松书院,还可看看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苔藓……”直让人看得立马想抬头看云,立马动了去西湖边走走的念头。

欲擒还纵,看似说天气,其实说人,又是一种手法。2018年6月7日,“芒种”后一天,意味着农忙的开始,《都市快报》记者挖掘出了这个节气背后的另一种说法,“芒种”也是古代女文青感怀的时节。

因为芒种节也是送花神的日子。《红楼梦》里林黛玉就是在芒种这天写下了让人伤感心碎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为什么要在芒种饯花神呢?《红楼梦》里是这样写的:“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2018年6月7日《都市快报》气象版配图:毕业季,某幼儿园大班的毕业照

一个与城里人没多大关系的节气,却引申出一个惺惺相惜的故事,撩拨起大家的感怀,也巧妙地秀了一把记者的文学修养。

记者的观察力和人文情怀是筑成美文的基石。做气象报道的记者,首先是一个记者,其次才是做气象的记者,他必须具备完善的新闻素养,对身边的人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同时,他还要具备文史地知识,有着文化人的情怀,能感知生活的小确幸,能把气象报道写成好看的美文。

比如,一位女记者在杭州连绵的雨天却发现女儿是多么欢快,因为女儿有一双透明雨靴,只要每天穿不同花色的袜子,就像天天穿了新鞋子。女儿还有一把透明的雨伞,上学的路上会时不时停下来盯着伞面,看雨珠滑行,谁快谁慢。

《都市快报》个性化的气象报道,其初心是要告诉市民,天气变幻莫测,不变的是你身边的美好,希望你去发现、去感知,默默欣赏后给你的今天带来好心情。

小小的气象,经过纸媒的传播和新媒体的二次传播,同样可以营造正能量的情绪,给人指引,给人鼓励,给人慰藉。小小的气象新闻,也可以推动社会文明。

气象报道记者的边界防守准则

气象报道毕竟是科学报道,首先要遵循科学的严谨作风,在写作的“演绎”过程中,情绪渲染到哪里,文字调皮到哪个尺度,都要审时度势,不可本末倒置,尤其是对灾害天气的报道,更不能出彩过界。

就拿灾害性天气来说,怎么既保持温情风格,又能准确传达特殊气候下对读者(网友)们身体的关爱?《都市快报》“天气怎么样?”栏目也做了成功的尝试。

2018年5月15日《都市快报》“天气怎么样?”版面

2018年5月15日,杭州当年的第一个高温日35.1℃,这天的气象报道也是一个版。报道是这样开篇的:昨天的高温,给人的感觉不仅仅热,还像王菲的一首歌名——《闷》。受到副热带高压增强的影响,暖湿气流不断从印度洋、太平洋跑到我们南方来了。暖湿气流就像是一款带水的大号海绵,在它的掌控下……报道既有气象的科学表述,又有记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直观感受。

两天后,杭州气温升到了37.5℃,周边城市的气温甚至升到了40.1℃,浙江各地集体破了纪录。

数字上只有2度的差异,但对个人体感来说,变化强烈。这时,作为气象记者不能“幸灾乐祸”,也不能悲从中来,而要以严肃态度来严谨报道,同时又不失原有风格。

报道这样写:昨天又是热化了的一天。虽然有所准备,但是当温度最终走到37.5℃这个数字时,还是觉得有点吓人吧?……这样的高温炙烤着江浙沪的人民,大家只能抱团以冷笑话降温……玩笑归玩笑,已经有中暑的病例出现了,今天防暑降温的工作,依旧要重视。”

接下来,记者依据气象台提供的数据,对全省的高温天气做了历史比较和解析。说着说着,也许觉得话题太沉重了,记者话锋一转,又回到了邻家姑娘似的对话,当讲到浙江缙云的天气时,记者写道:缙云则算是今年浙江省国家级气象站最早破40℃纪录的“C位”。把这条纪录转到朋友圈,大家纷纷回复我:缙云烧饼是不是可以在地面烤了?

一看说远了,记者马上收起笑颜,一本正经道:“这样罕见的高温5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历史同期偏西、偏北、偏强。在强大的暖高压脊控制下,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再加上下沉增温效应、太阳辐射增温以及副高西侧暖平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气温攀升。”

严谨解读后是轻松调侃的提醒,目的是为了消解一些酷热:“我们的5月,从明天开始就会‘浪子回头’,做回真正的初夏了……21日之后,副热带高压这个‘小妖精’将再次增强,魔爪则会伸向华南地区。”

当然,在新媒体时代,气象新闻还是不能放弃在新媒体上进行二次传播,气象报道以精美莞尔的平面模式在纸媒上完成一次传播后,只要内容够好,极具话题性,足可以引起网络受众的关注和互动,《都市快报》的气象新闻也因此尝到了不少甜头。

猜你喜欢
芒种气象天气
气象树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芒种
Weather(天气)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夏至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