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县域卫生总费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4-01 11:45刘傲寒秘晓峰张宗光
医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总费用流向石家庄市

刘傲寒 秘晓峰 张宗光

(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本项目组在对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开展详细调研和全面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县域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从县级视角观察卫生费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探讨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来源和机构流向如何能更加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此次对石家庄全市县域(县、市、区)卫生总费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国内不多见,期盼本文对以后其它地区的县域卫生总费用研究提供借鉴。

1.资料来源

资料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组的调研资料及成稿的《2017年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调查报告》,以及“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

2.石家庄市2016年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描述

2.1 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描述

2.1.1 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情况

2016年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339.34亿元,比去年增长8亿元。政府卫生支出146.73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43.24%,社会卫生支出111.62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32.89%,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80.99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23.87%。呈现以政府卫生支出为主、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低于30%的特点。完全达到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政府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超过30%,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降到30%以下的要求[1]。

201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为6.22%[2],河北省为6.25%,同年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74%,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不低于5%”的要求[3],人均卫生总费用3159.55元。(表1)

2.1.2 石家庄市县域筹资来源情况

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除了市直辖的一些医疗卫生机构,还拥有省直辖的医疗卫生机构,此次研究把市直辖医疗卫生机构(市直辖)和省直辖医疗卫生机构(省直辖)单独列为两个部分,再加上石家市现有的11个县、3个县级市、9个区,总共25个研究对象。

表1 2015—2016年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

表2 石家庄市县域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

表3 2015—2016年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

从筹资来源总量来看,较高有辛集市、桥西区、元氏县、长安区、无极县,最高的辛集市为14.01亿元;最低的两个县域为井陉矿区和高新区,最高与最低之间差距较大。(表2)

除赞皇县、行唐县、深泽市、高邑县和元氏县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低于30%外,其余县域均高于30%,占比情况不合理。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均在3%以下,将近一半的县域低于1%的。人均卫生总费用在1000~2500元之间,有六个县域超过2000元,四个县域低于1500元。

2.2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描述

2.2.1 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情况

2016年石家庄市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总额为341.21亿元,较上年增长1.44%。其中医院费用(城市医院和县医院)为161.80亿元,占总费用的47.42%;基础医疗卫生机构费用66.92亿元,占19.61%;药品零售机构费用44.64亿元,占13.08%;公共卫生机构费用29.30亿元,占8.59%;卫生行政医疗保险管理和其他机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7.50%和3.8%。(表3)

2.2.2 石家庄市县域机构流向情况

从机构流向总量上看,鹿泉区、裕华区、无极县、长安区和桥西区较高,且与较低县域差距较大。(表4)

绝大多数县域医院费用占比最大,占比最高超过50%;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各项占比较均匀,但个别县域机构流向占比存在差异。

3.讨论及建议

3.1 优化筹资结构,引导资金流向

卫生总费用的合理增长与筹资结构优化并进,才能产生最佳绩效。单纯关注卫生总费用总量的增加,而忽视了筹资结构的合理性,只会出现政府、社会和个人在卫生费用方面的畸形状态,从而阻碍卫生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需要优化医疗服务收支结构,引导资金流向,在坚持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前提下,采取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办医、支持商业保险等政府和社会相互配合的办法,拓宽筹集渠道,加大医疗卫生费用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缩小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使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和资金流向更加优化与合理。

3.2 强化经济管理,调控费用增长

从卫生总费用分析看出,费用总量基数大、增长快,既有经济增长原因引起的合理增长部分,也有非正常因素引起的不合理增长部分[4]。为此,要在充分考虑患者和病人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客观与科学分析收入结构情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管理,采取多方共担补偿方式,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控制经费支出,调控费用增长,降低医疗支出的家庭比重,使卫生费用处在合理增长范围,维护医院的公益性,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效益,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3.3 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由于石家庄市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占有率和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造成就医集中,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5]。政府应根据各县域实际情况,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其当地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强化分级诊疗,规范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行为,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成本,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无限性与医疗卫生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更多的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4],实现“小病小治,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表4 石家庄市县域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

3.4 创新核算体系,适应未来发展

当前,卫生总费用核算主要采用的是筹资来源法和机构流向法,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区已逐步开展了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System of Health Accounts 2011,SHA2011)的卫生费用核算[6]。卫生总费用核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积极响应国家医疗改革政策的前提下,为更好优化卫生总费用结构,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应设立专业的卫生总费用核算机构,借鉴国内外卫生总费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密切结合区域实际,不断创新卫生费用核算体系,更新核算方法,增强卫生费用核算数据的政策应用性,建立以破除逐利机制为重点、完善调控机制为核心的、与区域医疗卫生实际相匹配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3.5 完善补助政策,加大财政投入

卫生总费用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及时补上政策漏洞,制定切实有效的医疗卫生政策,强化补助政策体系建设,制定公共财政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合理投入比例和增长机制,给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和医疗保障支出力度,强化政府对投入后的资金的运行和使用情况的监管[7]。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深入分析卫生总费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争取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合理调节卫生费用的使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满足各项业务需求,防止资金的闲置和浪费,体现公益性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总之,县域卫生费用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卫生机构功能的发挥。县域卫生总费用的结构优化,既不能离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又需要内部的自身有效调控。发挥卫生总费用整体功效的最大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总费用流向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小溪啊!流向远方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流向逆转的启示
秋天的流向(组诗)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