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高中美术的“美育”效果,是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探究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增强美术课堂的“美育”效果,不断为传统的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美育
新课标强调三维教学目标,其中高中美术的“美育”效果就与三维教学目标内容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紧密相连,良好的美育效果可以使学生产生美的情感与态度,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投身于美术创作的实践中去。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高中美术美育效果的方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科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美育指的是培育学生去认识美、爱好美以及创造美能力的教育。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课是新课标“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高中美术课主要通过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美术涵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探究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但是在传统的美术课中,老师常常以填鸭式传授为主,向学生灌输理论内容,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作品的内蕴。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美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将让教学方向更为明确,教师也会根据清晰的教学目标来积极采取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并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如何去鉴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从而逐步培育出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能力。这对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美育”效果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应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来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教师的课堂演示来提高学生美术表现和审美判断的能力;通过课外写生和考察的活动来使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1]
1.培养学习自主性,为“美育”奠基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并响应新课标的号召,高中美术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传统意义的课堂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如果将优秀的美术作品束之高阁,同学们平时很难接触到现实性的艺术作品,那么学生们的艺术美感只停留在观念里。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堂应把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实践。生活中的艺术作品往往能更真实地触摸到感受到,而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民间艺术。
我们应该把民间美术艺术引进课堂,这种课堂模式的途径是给学生留一定的课下作业,让学生去探究身边的民间美术。在探究完毕后做好总结,并在课上给其他同学讲解。甚至可以鼓励学生们学习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美术课堂的气氛,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了解。从此不再让美术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2.开展手工绘画等活动,为“美育”添活力
新课标对高中美术教育的要求还包括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果只是教师采取讲解的模式,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更会阻碍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民间美术的课堂演示活动。比如传统的陶艺绘画技术、年画、剪纸、木版画艺术都可以引进课堂,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展示与创作,这不仅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督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演示完毕,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还可以请一些民间美术艺术家进课堂,进行一些现场演示,并对学生提供一些更专业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美术艺术的了解,并产生实践的兴趣与热情。[2]
这种方式对美术教师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一条妙计良方。总之,美术课不能只停留在视觉上,应该动用多种感官系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新美术观念,提高美术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组织校外实践活动,为“美育”扩途径
现代美术课堂应不止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应结合校外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校外考察、调研,写生等。在进行调研之前,教师应做好明确的教学计划,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确定固定的教学场所与考察地点。比如一些具有古典民间美术色彩的乡村,就是高中课外考察活动的重要考察地点。在接触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学生内心会生发出对民间艺术的敬仰之情,也会生发出学习美术的热情。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比如一些雕刻艺术、剪纸艺术、色彩搭配艺术,学生都可以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感受。这就贯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民间美术贴近生活,是文化气息与生活气息的完美结合,民进美术艺术进课堂是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的良好途径。同时,校外的环境与灵活的课堂会让我们慢慢摆脱传统僵化的美术鉴赏课堂模式,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使美术学习不只停留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基础上,还可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为美术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在“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高中美术课如何更加有活力的进行下去的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學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上开展绘画手工课、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校外民间美术活动等。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以美术的核心素养为背景,师生互动为依托,课外考察为途径,以求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美育”效果更佳明显,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玲.发展鉴赏力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金港.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李文桃(1978.07—),贵州凯里人,苗族,中小学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