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摘 要】 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课堂,从实践出发,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杜绝传统意义上单纯的传授法。本文从文本感知、语言需求和视角处理等三个方面对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理念,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语言处理;文本感知;语言需求;语言视角
语言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知识的归纳或总结的深度、范围以及方法等由语言实践的具体实施和教学的需求来确定。而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填鸭式或灌输式课堂教学却屡见不鲜,这代表语言学习中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还没有真正地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而英语教学也未能摆脱传统的语言知识结构。因此,依照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包括语言交际功能、交际策略和语篇等方面的知识项目。文本感知研究正是基于此基础之上的语言处理方式之一。
文本感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主体表现就是语言感知(perception of Language)。这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前奏因素,也是语言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所必须接触和感受的外部形式。它包括了声音和文字两个部分,而教学中的注意力在于外部形式所传递的内容。比方说口头语和书面语等。口头语被称之为言语感知,而书面语被称之为书面语感知。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语言处理过程中,很多教师会习惯性地把语言单纯地从文本中抽离出来,然后告知学生这些语言的意思和用法,而不是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感知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这种行为背离了语言教学的初衷,使教学过程庸俗化,不需要学生动脑去观察感知,只需要记忆和练习就能掌握一部分相关的知识。避开了去观察去理解语言现象这一行为,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这一环节上的主观能动性,跳过了相关的思维过程,学习的主动性就无法激发。因此,要避免这样的语言教学,就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认识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探究和感知中了解语言规则,从而建构起完整的语言知识结构。
语言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处理必须立足于需求之上,如果教师仅凭借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是经验一厢情愿地把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但知识没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日渐衰退。因此人本主义和有效教学理论的提出,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语言需求,只有搞清楚学生的语言需求具体是什么,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教学的语言处理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语言学习的基本目的出发,考虑到语言的实用性。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握语言教学中所需要处理的重心,整理文本语言,从而为语言的实际运用做好准备。基于需求的语言教学可以消除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预制词块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此理念上的新方法,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词块的学习。预制词块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吸收语言,在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比脱离语境的记忆效果更好。这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情景化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点,然后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言整理的过程中从语块的角度出发,避免机械地死记硬背的教学倾向,科学地设计各种教学过程,努力创设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以利于学生吸收知识,在综合的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知识,最终把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能力。而创设出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语境,也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将课堂场景转化为生活场景,使学生有机会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真实的交际,然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到生活中,最终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语言处理的视角研究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的语言知识结构要求我们按生活话题重新对文本的各种语言进行分类整理,重新估量语言知识学习的重点,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要有不同的视角。常见视角分为三类,即话题视角、功能视角和修辞视角。
话题视角主要来自于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假定语言的学习者思想中会有一个语言习得装置,而整个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通过这个装置,对语言的各种学习材料进行输入——加工——输出的一个过程。语言输入材料在进入和加工的过程中总会有所遗漏和丢失,而良好的语言组织形式却可以有效的降低或是减少这种可能。以话题为中心组织语言具有一定的情景因素,既可以满足特定的教学需要,也容易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满足最终的交际需求,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完整的进行语言链的学习,最终在感知、探究和整理话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学习。
功能视角主要是指以研究话语类型的功能为主要任务的方法。强调话语类型的功能性,包括了五大特征。其一,语言类型是一组交际事件。其二,某种共享的交际目的是决定交際事件成为话语类型的基本特征。其三,话语类型的识别主要依据交际目的。其四,话语类型制约内容和形式的使用。其五,话语类型不能脱离语篇社团。总结起来实际上是强调了话语类型功能的重要性。语言是交际工具,其各种功能都有特定的、相应的语言形式,对此加以总结和整理,就能够让学生不仅注重语言形式,更能提高对语言功能的感知能力,从而领悟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得体性,而特定的语言形式就是为特定的语言功能服务,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去整理并感知这些语言形式,确保语言的最终学习效果。
如何有效地达成交际目的就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修辞视角正是基于此目的上的解决办法之一。语法能力能够保证语言的准确性,词汇能力保证语义表达的丰富性,而修辞能力就是保证了语言的生动性。英语教学过程中修辞视角的处理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各类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以及句子的多样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有效使用也可以有效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实际上,很多教师很少从修辞视角去处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语言学习的匮乏,从修辞角度处理文本语言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修辞运用的感知能力,领悟文本中的语言艺术,最终树立有效的交际意识。
英语教学中语言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机械的学习无法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获得充分的语言经验,只有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对语言感知,语言需求和话题视角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大胆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曼纯.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应用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2] 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高照.构建英语词汇习得的网络阅读模式 [J].外语电化教学,2008(5).
【作者简介】
郭 静,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