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莲 王海霞
教学生成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充实、拓展的教学资源,这些生成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可以是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有价值的质疑,还可以是他们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学实践中,这些生成点往往容易被忽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只要教师用心捕捉这些细节,加以巧妙运用,就能为课堂教学增添智慧光芒。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课题组把生成性课堂作为研究重点,对如何灵活把握生成点,创造精彩互动的智慧课堂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善待意外,创造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考虑得多么周到,课堂上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些“意外事故”会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暂时性无序状态。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使课堂重新纳入有序的轨道。
笔者所在学校的课题组成员鲁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时,遇到了这样的小意外:鲁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读出小蝌蚪可爱的外形和游的时候快活的感觉。一位学生用欢快的语调,加上自己的动作正陶醉在朗读中,突然,另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大声而认真地说道:“老师,我觉得他读得不对。小蝌蚪没有妈妈,没有妈妈的孩子不可能那么快乐。”鲁老师顿时蒙了,这可是事先没料到的。不过,她很快回过神来,走到小男孩身边,摸着他的头笑着说:“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是啊,这样说来,课文是不是出错啦?”鲁老师为这个制造课堂意外的小家伙竖起了大拇指,紧接着追问:“请大家到课文中找找看,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学生从课文里找到——因为小蝌蚪看见了鲤鱼妈妈带着小鲤鱼,就自然想到自己也应该有妈妈。这样,学生明白了小蝌蚪刚开始的时候不清楚自己应该有妈妈,所以很快活。当他们知道自己也有妈妈,却不在妈妈身边的时候,就不那么快乐了。经过一番探究,学生感受到了小蝌蚪情感上的变化,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读起来也更有感情。
对于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教师要迅速判断这些意外能否为我所用,思考怎样才能促进教学,是选择及时转移、回归主题,还是顺势而导、升华主题。
二、重视质疑,随机生成
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进步。质疑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更是引发教学生成点的重要资源。
万老师在执教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8课《我是最弱小的吗》总结课文环节,一名学生打断了她的讲课:“老师,课文是不是写错了?我在课外书中看到一篇文章《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作者也是苏霍姆林斯基,里面写的是妈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可是课文写的是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却把雨衣又给了萨沙!我还带了这本书,老师,你看看,在这儿!”说完,学生迫不及待地跑到教师跟前,把书递给教师。
面對学生的质疑,万老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引导学生比较原著和译文,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投影出示原著的译文。学生讨论后交流:“我觉得课文改编得不好。因为妈妈直接把雨衣给萨沙,课文前面出现的托利亚,后面却一点都没有提到,这个人物在文中就没有作用了,显得不严密。”“我不同意你这么说!托利亚和萨沙都是孩子,相比之下,萨沙更小,妈妈更有理由把雨衣直接给萨沙。如果把雨衣给来给去,这样的描写容易使读者厌倦。我觉得课文修改得更好。”“我认为课文写得好,课文里加上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这个情节,再写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更能说明大家都想把雨衣让给弱小者。爸爸保护妈妈,妈妈保护孩子,这样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师面对学生的疑惑,以宽容之心调整教学,重视学生疑问,并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三、挖掘错误,机智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思维误区或认识上的偏差,这些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思维暴露。但有些错误是一种鲜活的教学生成点,因此,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善于挖掘错误中蕴藏的“闪光点”,将其中的一些错误当作可利用的教学生成点,加以巧妙运用,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生成无限的精彩。
课题组王老师在教学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的理解,一名学生说道:“五壮士大声喊叫,是想让我军部队听到他们的叫声,来救他们,说明五壮士还不想死。”学生一说完,全班哄堂大笑。这是五壮士牺牲前震彻山谷的绝响,但是这样悲壮的战争场面,学生是很难感受到,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可爱的表达。于是,王老师抓住这一错误加以引导:“同学们,大家都在笑啊!是因为这位同学的回答不对吧?那好,你觉得他哪里不对?请用你的观点来驳倒他!”“老师,课文前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五壮士诱敌上山的任务是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既然是这样,他们怎么可能还想让大部队来救他们呢?“题目是‘狼牙山五壮士,‘壮士是褒义词,在文中是指五位英雄,英雄人物在这紧急关头是不可能去连累大部队的。我从中读出了五壮士的爱国之情,因为他们跳崖前,还大喊‘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也深深震撼了我。”
这堂课虽然没有按原定的教学设计进行,但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非常积极。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的错误,而是借题发挥,引导学生来驳斥错误,结合文本,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宽度,充满灵性。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课堂教学生成点,善待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重视学生的质疑,挖掘学生的错误知识点,让课堂呈现一个又一个精彩“亮点”。
(作者单位:大冶市滨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