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域吹响脱贫攻坚号角的当下,央地两级坚定文化自信,治贫治愚、扶贫扶志,以文化扶贫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抓住文化扶贫破题真意,将物质脱贫、精神脱贫高擎并举,唱响文化惠民扶贫、文化产业脱贫、文化“造血”断贫三部曲,善用“巧”劲,做“柔”文章,炼化“硬”功,达致“和”效。
一、立心育神——文化扶贫的开题真意
扶贫工作的落脚点永远在人,而文化工作的对象、受众和主体都是“人”,也是贴紧“人”做工作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新时代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化扶贫”——文化既为载体工具,也为内涵理念,也将自觉承载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将以文化人的内涵理念透过扶贫精准移植至个体,中发心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终把立心育神、培养时代新人作为最终归处。
立物易,立心难。宋明理学所提倡的“为天地立心”,立心即为立志。人有志则有为,才不甘于受困。深度贫困地区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尤其是地区民众文化思想观念的落后、精神志向的虚弱衰竭,是当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而我们可感可见的“贫困”,更多体现为经济上的窘迫。这种窘迫,既在物质上压迫人的生存需要,也在心理上抑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当下,仍有一部分人无法正常表露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是当前全力脱贫攻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所在。
文化扶贫旨在扶志,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功能,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打破思想理念桎梏,重新激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并赋予个体以更强的竞争力,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一旦结合,劳动力素质会得到极大地提高,达到“育人育神”的目标,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转变落后文化观念,从而提升改造自然、获取财富的能力与信心。文化扶贫与物质扶贫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扶贫解决较低层次的生活需求,而文化扶贫更多解决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致富本领和文化自信,实现“育新人”的终极目标。
二、利民扶志——文化扶贫的破题路径
从央地两级开展文化扶贫的丰富生动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条路径:
一是文化惠民扶贫。贫困地区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源的匮乏,更多是资源开发利用手段与能力的匮乏。相应而言,这些地区也较好地保存了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享有地方文化和旅游“富矿”。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中,从三方面着手,推动文化惠民更进一步。一是加强艺术创作生产,鼓励深度贫困地区艺术机构、单位和艺术创作者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区域文化资源、特色艺术资源进行艺术创作。综合利用国家艺术基金及专项创作工程计划,共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艺术机构创作生产出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音乐剧《彝红》、话剧《共同家园》、歌曲《我的家在香巴拉》等多部舞台剧目,作品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进一步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振起脱贫攻坚必胜信心。二是有效利用公共文化阵地增加文化产品供给,中央财政2018年安排资金11.6亿元,专门支持精准实施戏曲进乡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县级应急广播体系设备购置等项目,推动增加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效推动文化惠民,服务群众,促进艺术精品力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共享。三是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及专项计划资金安排,筹措相关资金208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安排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预算14.85万元。广西、青海等地推动村级公共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项目向贫困县、贫困村倾斜,建设中突出因地制宜,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提升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重点将美丽乡村、整体搬迁、厕所革命、体育广电等各类惠民基建项目统筹整合,捆绑打包,集中发力,共建共享。
二是文化产业脱贫。文化产业扶贫瞄准文化“柔”实力,打造资源挖掘开发“硬”实力,真正“授人以渔”。文化产业扶贫旨在通过“文化+旅游+扶贫”,利用创意和现代科技手段对贫困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青山绿水生态资源进行活化创新,打造文化旅游综合品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中开发、传统工艺和民间手工艺产品传承中电商化,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各地通过大力实施“三区建设”文化工作者专项项目、“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计划、国家院团对口帮扶计划,在贫困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培养传统工艺人才,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增收。可以说,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使贫困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承,绿水青山得到守护,实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减贫等多重效益,让贫困地区人民在家门口坐拥“诗与远方”。
三是文化“造血”斷贫。与贫困物质生活相伴共生的,往往是精神生活的贫瘠。在全民奔小康的冲刺阶段,不少贫困地区群众依然过着“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贫乏生活,即便物质上脱了贫,可精神建设跟不上,也会双脚不齐,步履蹒跚。因此,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着力发挥志智同扶作用,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转变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以真善美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灵魂,达到育新人、造新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的。近年来,央地各级系统通过积极选派和培养贫困地区优质文艺人才,加快推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土生土长的地方居民脱颖而出,成为活跃在地方的文艺创作新秀,成为引领贫困群众提振“精气神”的文艺轻骑兵,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改变“靠等要”的懒汉风气和怠倦心态,逐步推动实现以文化人,育新人、造新血。
三、落细落实落准——文化扶贫的解题方向
文化扶贫是国家整体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是精细工程、需要下“绣花功夫”,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的新探索。当前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问题主要集中在肤浅解读,模板化套用文化扶贫模式;重产轻文,文化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开发式扶贫不充分;绩效产出不足,公共文化扶贫服务精准程度低;统筹协调与监督机制不到位,文化扶贫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方面。在实际解题时,需要从贫困根源入手,做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地施政,将文化扶贫政策和资源在各个领域和环节落细、落实、落准。
一是要“落細”。贫困有其系统性成因,关系到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各子系统的支撑作用,是单个系统支撑缺失,还是组合缺失,需要作“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同时,贫困也有其复杂表征。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当它与世间最复杂的动物——人相接连时,贫困便不再体现为单面向的疾困状态。贫困不仅仅指向物质匮乏,更有“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以及因贫而可能遭受的信息鸿沟、社会后果、社会排除与阶层固化等。从文化角度破解“贫困”难题,需要勾连起人文视野,以人类学作田野、搞深描的精细方法,对这些复杂成因与表征进行研究,为扶贫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增强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减少政策成本,从而达到精准验症,辩证施为的良效。
二是要“落实”。扶贫工作事关人的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个体脱离“贫困”状态,必然反哺给社会、文化等其他支撑系统,带来系统整体的协同增益。各级各地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避免单纯将某一文化因子抽离出来强化,搞文化基础设施模板化输出,公共资源仅是统一“供菜”,与基层自下而上的“点菜”需求错位,使单一样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刚性供给难以适应群众多样化柔性需求,也片面化使得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原生态的文化地理空间上的“飞地”,让送戏下乡的文艺志愿者成为陌生的“他者”,使本土文化碎片化,也丧失了传统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不利于贫困地域的持续发展。因此,各级各地要俯下身来,真真正正把文化扶贫从“务虚”转向“务实”,文化扶贫,不是简单下下乡、唱唱戏、听听曲、鼓鼓劲,需要对贫困区域地理特征、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情况和文化需求做出实质性的响应,在实处下足功夫。
三是要“落准”。“文化扶贫”在官方话语体系尚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一概念正在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中不断建构成熟,文化扶贫的考核指标、程序、方法及绩效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传统文化扶贫侧重扶智,与教育扶贫勾连。文化扶贫落在基层多侧重于基建惠民,文化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扶贫不充分。“落准”,就是要把握准贫困根源,从人的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成因入手,强化对文化的生产要素属性利用,实施精准供给,强化公共文化投入的有效性、激励性,引导贫困地区个体转变生计模式,弥合信息资源分配鸿沟,获取文化身份认同,激发文化生产的自信心、持续性和不竭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