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017年“开学第一课”钢琴音乐环节的传承与发展

2019-03-29 12:05舒颖
祖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奥开学第一课传承

摘要:本文以棋以明智中的钢琴音乐环节作为主线,阐述了郎朗学生pk意大利机器人特奥并最后合作中国作品《彩云追月》。拓展谈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及进步,以及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特奥 钢琴 传承 发展 科技

2017年开学第一课中,有一期主题为“我的中华骄傲”。钢琴音乐环节出现在棋以明智主题下半场,这一主题的宗旨是“小小的棋盘包罗万象,凝聚着东方的智慧,启发着无数的畅想;黑白棋子在往来之间,教会我们勇于挑战、勇于突破的精神。在科技时代,继承传统、拥抱未来,才能为大国之智谱写新的篇章。”为什么会把钢琴环节放在这个主题里呢?首先钢琴与黑白棋一样,只有黑白两色,其次,围棋冠军与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比赛。钢琴学生与机器人特奥比赛。这里共同讲到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勇敢与智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钢琴环节的阐述

“棋以明智”围棋冠军柯洁讲述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柯洁PK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最终以0:3落败。这说明中国围棋已经迈向世界,科技的发展也步入全新时代。而后主持人撒贝宁邀请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出来,一起完成钢琴音乐环节的三部曲。

第一步“分辨”。在屏幕后面有两架钢琴,一架是由意大利机器人特奥演奏的《幻想即兴曲》,一架是由小演奏员李俊杰演奏的《幻想即兴曲》,让现场的小朋友猜哪一边是特奥演奏,哪一边是李俊杰演奏。最终在郎朗的引导下完成了分辨,李俊杰全曲出现一个错音,音乐线条明显,起伏频率较大。而特奥则像电脑音乐,全曲只是完成音符,音乐律动不突出。

第二步“斗琴”。郎朗把他的另一个学生徐子航邀请上来和特奥PK《野蜂飞舞》,在这一环节比拼的是速度,最终特奥以52秒险胜徐子航54秒。但是特奥演奏的野蜂飞舞速度上虽然战胜了徐子航,但是他的力度很不均匀,有的时候会左手处特别突出,强弱对比很悬殊,不够自然,给人感觉心脏有点承受不住。而徐子航在演奏野蜂飞舞时强调速度,乐感相对不明显,但是他的强弱控制的要比特奥自然的多。

第三环节“合作”。郎朗携学生徐子航与特奥共同完成中国作品《彩云追月》。郎朗与徐子航是在一琴上完成四手联弹,演奏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而特奥演奏中部。我们可以听出合作的还是非常完美的,郎朗与徐子航演奏中国作品可谓是得心应手,音乐流动性很强,速度上有微妙的变化,在缓的时候稍稍慢一些,在华彩的地方速度稍快一些。而特奥虽然演奏的比较机械,但是可以说是全场三首作品中完成的最美的一首作品。音乐律动线条柔美。从这点可以体现出中国作品的美。也能体现出作为西洋器乐钢琴把中国的古典音乐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科技发展的进步趋势

开学第一课中的意大利机器人特奥是第三代,它由53根细长条的亚克力手指构成,可以演奏钢琴上的53个琴键,据了解。第四代特奥机器人已经研发成功,它是由88个手指构成,可以覆盖全部钢琴琴键,这样就能演奏所有的钢琴作品。科学发展的进步之迅速,让人叹为观止。特奥的优点是不错音,不怕难,不怕快,而且很智能,可以跟人类交流,互动,眨眼睛,能给我们带来乐趣。但是它的缺点是音乐感不强。虽有强弱,但却没有流动性,而且缺乏自然性人性的特点。节奏过于精准,体现不出气息,显得冷冰冰。和弦过于生硬,就像学生砸和弦一般,没有饱满圆润的感覺。虽然特奥的缺点很多,但是研发者还会不断创新,调整参数。特奥的演奏来自“程序猿”的设定演奏参数,未来可以给特奥输入大量的阅历,即音乐的时代背景:像巴洛克时期——巴赫、亨德尔的音乐,教堂音乐古钢琴的弹奏特点。像古典时期——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的音乐,庄严,奏鸣曲式风格。像浪漫时期——肖邦、李斯特的音乐,旋律流动性起伏变化明显的弹奏特点等等。以及当代各演奏家的演奏风格特点:像中国的郎朗极具表现力的演奏风格,像克罗地亚的马克西姆摇滚现代感的演奏风格,像智利的阿劳古典严谨的演奏风格。可以根据他们的演奏特点在特奥上输入相应的参数,使它最大的模仿并还原。

据悉,特奥的研发工程师马泰奥·苏兹(MatteoSuzzi)在研发特奥时,没有量产的打算,他打造的是独一无二的,是处于对音乐的爱好,对电子学的研究喜好,把两者融合为一体。他将十几年心血打造出的特奥作为艺术展现,和广大音乐家合作,在舞台上给观众展示表演。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相信中国也将会制造出特奥一样的机器人。毕竟特奥是来之意大利,目前来到中国是为了体现出它的科技并传授他的科研成果。最终我国会借鉴他的技术,完成一个中国特色的全新特奥,和全国音乐家合作、巡演。

三、如何传承与发展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努力,进步。在现今的社会,弱肉强食是非常残酷的现实。现如今科技发展迅速,但我们还是不忘初心,不忘传统。不论将来的科技发展多么强大,我们还是要坚持学习,学习将使人进步,就像现在非常热门的一个节目《最强大脑》,其中所有的选手都特别的优秀,他们的大脑都非常人所能接受。但是他们却都是正常人,他们本着对记忆,音乐,观察力,心算等技能的热爱,传承着我们的最本能的技能——专注力。在2015年最小的孙亦廷当时只有六岁,他对音乐的敏感度,是让人诧异的,他能做到从高空坠落的气球液体能准确识别出其高度,对生活中的声音能识别出其精准音高,他的大脑里全是五线谱,他的比赛让人激动兴奋。时隔两年2017年孙亦廷再次走上最强大脑的舞台,并与“人机大战”——语音识别大战PK,最终1:1打成平手,是唯一一个能与机器人小度抗衡的选手。这就足以说明人的大脑是无限开发的,需要我们训练和培养。但可悲的是孙亦廷的天赋并没有得到国内同学们的欣赏和学习,同学们觉得他是另类的,排挤他,欺负他,导致孙亦廷害怕上学,内心受到重创。为给孩子一个正常优良的学习环境,他的父亲不得不变卖房产辞去高薪工作离开中国,带着孙亦廷移居澳洲读书。当得知这个事情时,想到的是为什么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人,不能得到国人的认可和崇拜,反而是歧视与侮辱,难道一定要整天抱着电子产品,玩着手机的人才是正常的吗?如果不推崇文化,科技将如何进步,社会将如何发展?中国的经济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之最?现在看来中国又少了一位音乐家,一位数学、经济学家(孙亦廷对音高概念敏感度是因为他对数字和逻辑的敏感度极强)。孙亦廷现在在澳洲读书很受同学们喜爱,他的才华得到同学们的欣赏,孙亦廷学习的很开心,只有这样,他的才华才会更加的被挖掘出来,而不是在中国因为被歧视就要变得和其它孩子一样,被慢慢消磨掉。

上述的事情只是想说明当今的一个社会现象。科技发展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的。高科技是由人发明出来的,而恰恰正是这些被别人觉得不正常的人,通过传承的学习,研发出来这些高科技。

现在我们又回到“我的中华骄傲”开学第一课中的钢琴音乐环节,朗朗、李俊杰、徐子航之所以可以和特奥斗琴与合作,正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得到了中外老师的传承音乐文化,并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在小小年级时就有如此造诣。

特奥机器人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他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是只能敬而远之。但是现在有很多科技软件是我们很实用的,不少学生练琴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错音,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弹错音呢?有的钢琴就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像贝尔希斯曼钢琴,它的每个琴键底下有一个发射器,通上平板,弹奏平板上的乐曲上,当出现错音时就会提示。这样就可得到学生的注意,加以纠正。除了部分钢琴本身有这个功能,有些钢琴还是保持传统钢琴,那可以使用其他科技,像纠错大师,这个是放置在琴键上方,接上平板电脑,当出现错音会出现提示。还有的软件是只需要平板电脑即可,像磨练琴房,弹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纠正错音的,我们可以借助它来帮助我们,但不能依赖它。所有的东西有好处就有坏处,我们都知道钢琴是需要天天练才能进步,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平板电脑看谱学生的视力会下降。所以幼儿学习期,也就是4-6岁期间,不建议使用,这个时期学琴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和家长,小孩的理解能力与自觉相对薄弱,教师教授的知识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督促,把所学的音多让孩子多看多唱熟记下来。后期等孩子视力慢慢成熟,曲子难度相对较大时,在初学练习阶段可以使用这些科技软件帮助纠正错音,当熟悉之后没有错音了,就自己独立练习,不要过于依赖。除了练琴软件以外,现在还有另外一种教学模式,就是网络教学,学生通常一周上一次钢琴课,课后老师讲的知识点容易遗忘,很多人就会采用网络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先把每节授课内容录制下来,学生从视频中学习,遗忘的可以重复观看,这样知识点不容易被遗忘。学生也可以在家中把自己每周练琴的情况录制下来反馈给教师,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学习。这种钢琴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完全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都可以坐在家里直接通过网络和教师学习,不需要在路上花去大量的时间,并且可以和名师交流学习,不再苦恼离家远或天气等问题。当然网络教学有好处就有坏处,网络教学没有亲身指导来的更直观,更能体会。老师可以现场示范,解决学生问题,网络上的更多的是自己的理解和模仿,所以网络教学和实体教学最好能够同步进行。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所有的问题都能迎難而解。

参考文献:

[1]王晶.拥抱人工智能[J].时事(高中),2017,(02):17-19.

[2]郭占茹.21世纪中国钢琴传承的文化意味[J].飞天,2012,(10):71-73.

(作者简介:舒颖,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特奥开学第一课传承
近十年我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研究进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社区特奥运动发展现状与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