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
在河南滑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新型模式下的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安绣——安阳的安、锦绣的绣。“中国安绣”是滑县冯氏“清宫御绣”第七代传人冯荣丽继承祖传刺绣技法,吸取绘画、书法神韵,融合中国“四大名绣”技艺精华,博采中国名绣之长,汇合安阳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而创建的安阳地方刺绣技艺,是代表北方手工刺绣艺术风格的地方文化品牌。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国际(深圳)文博会上称赞:“安绣是国际(深圳)文博会的宝贝啊。”临行前汪洋副总理亲切地握着安绣集团董事长冯荣丽的手说:“这个企业非常好,你做得很成功,应该记入史册。”
作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此次参加“两会”,冯荣丽的行李箱中还带了一件刺绣作品。“小物件大情怀”,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小物件,里面藏着冯荣丽关注民生、履职尽责的缩影,更体现了她热爱河南的家乡情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河南省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刺绣作为商品来说它是有价的,但艺术是无价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见到记者,安绣集团创始人冯荣丽自豪地说。
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之一,种类包括苏湘粤蜀四大名绣,以及河南著名的汴绣、安绣等,蕴含着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工艺技法。“真正的刺绣工艺美术大师是可以直接绣在布上的,但是在全国也挑不出几个。毕竟人人都可以利用刺绣技艺来赚钱,却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冯荣丽表示。
“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18年了。”因为热爱,冯荣丽在刺绣艺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弘扬传统刺绣的信念也历久弥坚。“我非常感激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一则这个时代产业政策好,二则我们河南安阳人口众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再加上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题材,为我们的发展营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因而18年来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冯荣丽在谈到安绣创作及企业发展时颇为感慨。
安绣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很好地传播了安绣文化及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目前,我们在河南农村地区培训的绣工有4700余名,并且先后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培训了1100多名少数民族绣工,尤其是维吾尔族人,让他们学习传统刺绣技艺。”冯荣丽表示,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安绣技艺,她在培养人才方面毫不藏私、不遗余力。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安绣集团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开拓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新疆周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是安绣对外出口的几个主要国家。“我希望中国的这些手工艺精髓,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展,进而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冯荣丽胸怀远大,一直致力于将安绣发展为河南的安绣、新疆的安绣、中国的安绣,乃至世界的安绣。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冯永丽还热心于慈善事业。从雍容华贵到简单朴素,冯荣丽带领安绣集团将精美的手工艺推广到田间地头、祖国边疆,开创的运营方式也使得这一文化产业生机勃勃。“我们安绣集团开创了‘公司+培训基地+农户的先进经营模式,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这种模式在全国是唯一的。可以这样说,目前我们不仅是全国人数最多的刺绣产业基地,也是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刺绣产业基地。”安绣集团的这一模式使得广大农村妇女足不出户便可学到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
“我们有很多产业园,除了安阳滑县外,還涉及新疆哈密,也算是为咱们河南援疆作了点贡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冯荣丽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坚持“产业扶贫惠农,掌技创业增收”的原则,将中原文化和古老的刺绣技艺传入了新疆。
“我把传统刺绣带到新疆时发现,维吾尔族人民非常需要这个技术,这也算是产业援疆、精准扶贫的一个项目。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我们这个项目,一是安绣产业不会造成污染,二是民族刺绣深受当地人民青睐,以前在当地,人们通常只做几种针法,如十字绣、锁边绣、穿珠绣等,但是传统刺绣技艺传入之后,则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可以创新的针法融入了民族刺绣。这样一来,刺绣技艺就能永远扎根于边疆、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当地妇女灵活居家就业,先不说能挣多少钱,学会了这一技之长,就是受益终生的一件事。”冯荣丽表示。
作为省政协委员,冯荣丽肩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快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冯荣丽有着自己的见解。她建议:“第一,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宏观管理、指导和调控,对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第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议省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全省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核算制度,省统计部门要与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机构加强合作,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计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准确地开展文化产业统计核算、数据分析研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第三,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符合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设立专门用于文化科技创新的项目资金,以推动文化产业朝高新技术方向转型,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第五,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高等院校文化艺术专业优势,推进文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探索建立文化产业网络教学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急需的实用性文化人才。完善文化人才管理系统,制定并抓紧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对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机构应实行认证制。应加强与国外文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发挥河南省的文化人才优势,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更好发展。”
小物件蕴含大情怀。冯荣丽凭着一腔热情,“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在一针一线的精湛技艺里勾勒出一幅幅古朴细腻的刺绣作品,在一点一滴的不懈积蓄下推动了一个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但望终有一天,我能让中国安绣遍布每一个地方。”对未来,冯荣丽充满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