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佳
【摘 要】“看”是一個既熟悉又生疏的字眼,熟悉是因为我们自出生就无意识的进行这个活动,陌生是因为有时只是机械去看并没有用心体会。绘画作品的灵魂就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它蕴含着画家对自然、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本文从各个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入手,通过分析大师作品进而说明真实情感在绘画中的表达。
【关键词】真实情感;绘画;艺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136-01
绘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绘画不是单纯的再现物象,而是注入了艺术家的真实情感。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一定是能给自身和观赏者带来内心触动,引起一些共鸣的。在绘画发展的历程中,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对绘画中的真实情感进行了多次探索,推动了绘画真实情感表达的不断发展,同时绘画中的真实情感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一、新古典主义绘画中真实情感的表达
新古典主义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经常是写实的,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写照。其实不然,新古典主义并不完全机械的描绘客观物象,他们依照理念上美的法则为大家创造了“二次真实”,也加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新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安格尔,其代表作《大宫女》中全身裸露的宫女脊柱被拉长,完全不符合现实中的人体结构。正是因为被拉长的腰部,更加充分体现了宫女的美感。宫女的胳膊也不符合比例,它被均匀的拉长,使画面更加富有律动感。第一眼看以为很写实,仔细品味便能体会到画家的精心安排,而这种有意的布置不但没有削弱画面的真实感,反而使画面更具神秘感的意境。而这种意境就是艺术家对事物进行深入理解后,在画面呈现出的真实情感。新古典主义的画家在符合客观物象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客观物象的理解,进行相对主观的方式去表达,使物象更富美感。
二、印象主义绘画中真实情感的表达
印象主义他们提倡户外写生,按照本人眼睛所看到的印象表现物象,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力图在画面上体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梵高,其代表作《星月夜》给观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整个天空如大海般波涛汹涌,星星与月亮用短线表现,回旋于夜空,显得躁动不安,似乎可以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柏树像火焰燃烧一般直上天空的柏树直至天空,表达了梵高内心过剩的热情。画面底部静谧的山庄与躁动的天空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这幅作品传达了梵高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表达了梵高炙热而又无处发泄的内心情感,以及处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助。
三、表现主义绘画中真实情感的表达
表现主义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很大影响,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他们反对以为模仿客观物象,主张表现主观情感,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蒙克作为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多体现的是死亡、性爱、疾病等主题,传达出强烈的悲剧意味,都是他感触现实真切的心灵写照。他的代表作《呐喊》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惧,在这幅作品中蒙克使用的色彩虽然夸张,但没有失去其色彩的真实性,通过表现性的色彩,对对象细节的简化,更加充分表现了蒙克真实情感,尽管他们仍然是具象的,但最终诠释的是蒙克对现实生活的切实感受。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在诠释自我,表达他对死亡的惧怕、对现实的焦虑不安、对爱情的胆怯。
四、立体主义绘画中真实情感的表达
许多人在欣赏立体主义的画作时,第一眼看作品好像什么也不像,人们始终把注意力放在画面画的到底是什么,之后又好像突然顿悟,感受到画面具体形象之外所传达的情感。毕加索是立体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该画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纳粹党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该画采用了黑、白、灰三种色彩,表现得统一有序,毕加索将物象转化为夸张变形的形象。咱们在观看《格尔尼卡》每一块不同色相的色块,颜色又仅为黑、白、灰三种颜色时,就会感受到画面的恐怖与紧张气氛。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也是毕加索在作品中传递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载体。
五、结语
绘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是在新古典主义,还是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一幅优秀的作品不单是单纯的再现物象,而是注入了艺术家的真实情感。总体来说真实情感的表达在绘画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泄内心情感的渠道,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又为艺术作品注入了活力。绘画作品与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阅历是息息相关的,绘画作品中真实情感的表达也是画家对生活的客观认识和主观感受的结合。每个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情感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尽管存在这么多不同,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在绘画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一幅优秀的作品一定是注入了艺术家真实情感的,能给观看者带来或多或少情感触动的。艺术家通过绘画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种真实情感又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性,更加能给观赏者带来心灵上的触动和产生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