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羌族传统村落形成机制的分析研究

2019-03-29 02:13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阿坝游牧街巷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传统村落概述

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强调:“制定专门规划,启动专项工程,加大力度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这是传统村落第一次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出现。学者对传统村落的定义是:“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二、区位概况

“阿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与川西高原西北边,川、甘、青三省交汇处。”根据阿曲河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将阿坝县分为上阿坝、中阿坝、下阿坝三个区域,县内民居住宅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的平地或缓坡地上,按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应于上、中、下阿坝三个区位。

三、阿坝藏羌族传统村落形成机制的因素

(一)游牧群的迁徙

1.阿坝藏羌族的游牧文化。中国古代游牧文化分别有蒙古高原型游牧文化、青藏高原型游牧文化、黄河上游游牧文化、西域山地河谷型游牧文化,西域绿洲半农半牧型文化。其中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包括四川甘孜、阿坝的藏羌族自治州。这种文化的兴起最早在公元前4世纪,直到吐蕃王朝(公元7—9世纪)松赞干布统一时期出现“农牧分营”(同一民族内一个区域的人从事种植业另一个区域的人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文化,之前都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分布范围很狭小。农牧分营的游牧经济还出现了另一种分支——蕃租,即吐蕃人将它们的牧场或土地出租给汉族或其它民族的人,到了秋收季节按照10%的比例分给吐蕃人。到了宋代,吐蕃人任然擅长于他们传统的游牧经济,从“农牧分营”的经济模式过渡到“半农半牧”的经济模式。半农半牧是指同一地区的人同时从事畜牧业和种植业。阿坝藏羌族的游牧文化经历了3个阶段:种植文化——农牧分营文化——半农半牧文化,至今阿坝藏羌族也延续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阿坝地区的游牧迁徙具有“目的性”和“自由选择性”的双重性质。

2.游牧迁徙。吐蕃王朝向东扩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游牧民族为了争夺更多草原的过程。吐蕃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实力巩固政权,为了争夺草原对外扩张到阿坝地区。所以阿坝的藏民以及至今延续的“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是藏羌传统村落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

关于少数民族游牧迁徙的原因有以下主要因素:1)因为战争逃避内乱或抵抗剥削者的压迫而迁徙。2)为了成为独立的统治者而领导一些人向外迁徙。3)由于气候变迁随游牧群的迁徙而迁徙。历史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迁徙主要是向西或向南方向。根据迁徙的原因大概划分为“选择型迁徙”和“压迫迁徙”。

(二)文化信仰。据记载,文化信仰在我国传播最重要地区就是阿坝藏羌自治州,因为阿坝藏羌自治州的地理环境独特、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而且阿坝地区藏羌文化浓郁、深厚,是广大信徒生活居住的摇篮[1]。根据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对地理环境的理论描述,信徒将文化信仰与地理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他们讲究与环境和谐共生,地理环境因素对于文化信仰的产生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信徒对于文化文化的互动交流从地里位置上讲甘孜阿坝紧邻藏族地区便于文化文化的传播。当然,这样的地理特殊性只是藏羌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对于藏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另外的途径,比如最早利用教育、实地宣传、家族信仰、政治统治等方式传承和发展藏羌文化。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社会,除了传统的传承方式,现在还利用网络媒体、生态文化理念、文化传承的思想意识、交通可达性等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另外有学者从“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藏羌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质,认为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较强的边缘化现象,这样使得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呈现边缘化,这说明村落所处地理环境与文化有相关性[2]。

(三)村落选址布局。通过现状调研和地图搜索发现阿坝地形地貌大多以高山台地和峡谷冲沟、冲坝为主。因此阿坝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几乎是顺应山水格局、依山而建。通过调研还发现阿坝藏羌族民居建筑选址主要在高山与河谷地带、半山腰地带或者高半山腰的缓坡地带[3]。本来四川也就是个多山的省份,尤其以阿坝州地区最为突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这样的地形给藏羌族人们在选址建设上很大的限制条件。又由于“水”是生命之源,古代没有机械抽水只能靠人工取水,为了减轻取水的工程量所以先民在选址建设时,水源是尤为关注的问题。所以高山峡谷的河流地带在古代最先出现居民点的是阿坝地区。

(四)空间形态及街巷肌理

1.空间形态。阿坝藏羌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进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状延伸:有些村落民居建筑最早在河边的空地上新建,随着时间的累计和人口的增长,以最早新建的民居建筑为核心,逐渐向左右两侧延伸,进而形成沿河而建的带状聚落,这种现状延伸的形态演进发展方式又叫作“沿河带状发展”。二是点状集聚:先民为了文化文化交流的方便性,民居建筑以寺院建筑为核心,向其四周以环形放射状的形式延伸,形成一个小的聚落,现在可以称之为“组团”。这样由若干个寺院建筑为核心形成的聚落组合为一个大“组团”,由于人口和商品的集聚,市场也应运而生,从此先民在这里开始了长达几百年的生产生活,聚落的逐步发展和自我完善,阿坝县藏羌族传统村落的形成和演变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2.街巷肌理。街巷肌理在阿坝藏羌传统村落的形成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街巷肌理反映出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传统村落街巷肌理是传统村落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是村民的主要生活活动区域[4]。阿坝藏羌族传统村落以村落为中心,附近布局农田,方便耕作。村落的空间构成包括入户院落、主体建筑、附属建筑、查康、村落内道路、街巷、广场等元素。组成传统村落空间构成方式有:院落外部单体建筑或村落内部主要节点的点状空间、起交通或休闲娱乐的街巷线形空间、环境较好可达性较高的公共空间,如广场形成的面状街巷空间。

四、结论

阿坝藏羌族传统村落的形成机制主要体现在游牧文化、文化信仰文化、村落选址布局、空间形态及街巷肌理这几个方面。游牧迁徙文化使得藏族先民在放牧的过程中定居在阿坝州,继续开始他们的游牧生活;文化信仰文化与所处的区位地理条件有关系,文化信仰文化在藏族传播的阿坝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同化,原始的文化信仰深入人心;另外根据阿坝特殊的地理环境,先民在修房建塔的过程中,选址布局结合特殊的地理环境考虑,即方便生活、耕作,也能抵御敌人的入侵,使得当时的村落能够保留至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阿坝游牧街巷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大美阿坝新梦想
都市游牧
《瓷玫瑰》
边走边唱
◉一图
阿坝/红原机场签派放行与运行控制研究——以“成都-红原”往返航线为例
雨中的街巷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