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自奎,王申红
(阜阳师范学院 图书馆,安徽 阜阳 236037)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信息素养是衡量人们获取、利用并开发信息等各方面能力与修养的一项指标,它并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步培养起来的。国内高校比较规范的信息素养培训教育初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经过近30 多年的传承发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发展到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讲座、嵌入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培训教育,多年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013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筹备主办了“首届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迄今“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已成功举办5 届。经过5 届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安徽省高校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力,全面提升了营员的信息素养水平。该活动在“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上荣获一等奖,本文就“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的内容、实施情况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与更多同行进行探讨交流。
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是在安徽省教育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在省内高校的大力协作之下,由作为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总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筹备主办。夏令营每年7月举办一届,营员由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选拔推荐,由于安徽省一些本科院校没有硕士点,因此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参加,每一届均有安徽省内20 所左右的本科高校参加,营员规模在220 人以上。目的是通过夏令营,以亲近自然、鼓励探索、培养能力、促进友谊和丰富人生为基本宗旨的校外活动,增进交流,拓宽视野,提升营员在科研学习中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主办,夏令营一切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统筹安排。各学校营员的名额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根据该校有无硕士点统一分配。夏令营以学校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 到2 名来自该校的带队老师。带队老师负责查考勤,发放校园一卡通,与科大图书馆夏令营筹备组沟通协调,通知安排相关事宜,外出参观学习时全程跟随,负责本校夏令营成员的安全。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不收取营员的任何费用,而且营员衣食住行全包,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统一发放校园一卡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食堂刷卡用餐,住宿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统一安排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公寓,活动参观统一包车接送。夏令营招募了许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作为志愿者,在营员们报到时志愿者帮助核实营员信息,发放营服及学习资料,带营员们到学生公寓等;在活动现场志愿者进行引导、维持秩序,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使夏令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顺畅衔接。
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课程活动的安排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按照由浅入深次序展开,云集一线科研导师和全国优秀信息资源培训老师,与广大营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实践。分析总结以往5 届信息素养夏令营的课程活动,主要包括:专家讲座+上机实践+分组交流+科技参观+海报汇展+“Library Life”微视频大赛+狂欢之夜+结营仪式等环节,活动内容覆盖开题定题文献检索、数据库高级技巧、文献管理分析软件、搜索引擎高级技能、科技论文写作投稿、学术论文规范、基金申请、资源概览及安徽省数图平台使用等系列方面,旨在提高广大营员信息获取、信息挖掘分析、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安徽省数字化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专家讲座是夏令营的主要活动,每届夏令营都安排了10 场以上的专家讲座,例如2015年信息素养夏令营在短短5 天时间里,精心安排了16 场专题讲座:青年科学家报告;如何利用信息提升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质量;在线教育与在线学习;哈佛留学之路;信息检索原理与实践;搜索引擎与信息检索;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修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Mendeley-不仅仅是文献管理工具;借助WOS 平台促进科研;专利在追踪国际科研中的应用;Introduction about Nature Journals and Nature Plants;人文社科论文写作的一般性指导;发现系统在科研中的应用;信息海洋智慧应用;Do's &Don'ts When You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这些讲座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主讲,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经典有趣的案例分析,深深吸引了广大营员。从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开场,到拓展课堂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保选题前沿、学科前沿探测等多方面,结合各种数据资源和网络工具,介绍了信息资源在科研中的应用。许多营员在讲座中积极互动,讲座后围着专家教授进行讨论,氛围非常热烈。
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重视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上机实践,培养营员的信息能力,让营员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检索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技巧。每届夏令营都安排了2-3 个晚上进行上机实践,专家在给营员讲授完信息检索的相关知识后,留下一些与营员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让营员进行上机实践。营员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到的检索知识,根据课题制定相应检索策略,检索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并最终独立完成整个检索过程。遇到问题,有老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增强实践效果。通过上机实践让营员们真实地体会到信息检索的作用,培养营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化的信息素养,同时激发了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尊重营员的主体地位,采取分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员敞开思想、反映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和总结。例如2014年夏令营利用三个晚上分别安排了“理工科技之夜”“农医生命之夜”和“人文经管之夜”学科交流活动,营员们根据各自的专业分别参加,除了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现场主持并参加交流,夏令营还邀请了TopU 创始人王迈、科大生命学院罗昭锋老师、科大人文学院吕凌峰老师分别主讲,内容涉及学科MOOC 课程学习、大型实验中心参观、人文科学科研方法,老师们演讲精彩纷呈,同学们也很积极踊跃地和老师们互动,必要时还要进行思想交锋,共同探讨学习和研究的各个环节,气氛热烈,大家收获颇丰。
夏令营中总会安排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组织营员进行科技参观。让营员们了解什么是国家级实验室,有哪些先进的设备仪器,正在进行哪些前沿研究;如参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使营员们了解到科技是如何转换成生产力的,以及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还安排参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博物馆等。通过参观拓宽了营员的视野,让营员们在轻松愉快的参观中领略科大的风采,感悟学术的魅力。
海报作为信息传播最直接的载体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成果展示以及学术会议交流时的惯用形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徽省高校研究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学习,2015年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形式,开展营员海报汇展(Poster Presentation)活动。所有参展海报在夏令营期间放置在展览区供大家交流学习。参展海报通过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遴选出优秀作品,由海报作者在夏令营期间做专题汇报交流。
基于“Library Life”的微视频大赛,是在“互联网+”理念下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模式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之一。2015年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举办“Library Life”微视频大赛,以“Library Life”为主题或背景,展示在图书馆的学习生活、学习环境等与图书馆相关的内容。要求营员用镜头记录在图书馆的点滴生活,并将这些故事和感悟与所有人共同分享,同时,也希望通过微视频的呈现方式来展现图书馆的价值,宣传与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及使用技巧,从而提高营员的信息素养。所有参赛作品在夏令营期间安排专场展示,并由参赛者做简要介绍,而后根据现场评审结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作品,并颁发获奖证书。
“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以提高安徽省高校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探索的一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创新模式。它的成功开展可以用“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群策群力、大胆创新”16 个字来概括。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从图书馆角度看,加强了图书馆的宣传力度,提升了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品牌效应。从学生角度看,夏令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升了信息素养。采用夏令营的模式培训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方法,还在起步阶段,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经过5年的发展,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夏令营办营模式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提高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以下几点密不可分:(1)是上级单位的支持。安徽省教育厅、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在资金上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2)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无私奉献。参与此项工作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领导和馆员不计报酬,牺牲了他们的假期,统筹规划、多方协调,不仅要精心安排设计课程与活动,而且安排营员的衣食住行,他们无怨无悔,以实际行动诠释无私奉献的内涵。(3)是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的通力协作。他们积极配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做好营前、营中及营后工作。营前在营员选拔上严格把关,做好营前的相关知识及活动的准备工作;营中负责本校学生的通知、考勤及安全工作;营后带领营员总结所学知识及技能,以点带面,在本校传播,扩大夏令营的成果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