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彬
法治新闻就是案子?就是公检法司的宣传?报的不是奇葩人就是八卦事?NO!这些也许只是法治新闻很微小、很狭窄的一个侧面。法治报道可以把一个单一的社会新闻拉长,让人们找到身边问题的正解;还可以让一般人接触不到的大案冤案留存在公众的记忆中,一起见证案件的进程,甚至是法治的变革。
法治新闻有一类惯用的操作,那就是贴合热点,延伸解读,让读者和受众找到自身问题的法律正解,引发共鸣,留下探讨与记忆。
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成为人们的谈资,除了苏家男人们不靠谱、原生家庭隐疾等,前半段几乎隔几集就会暴露出的法律问题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妻子突然去世,苏大强偷回老宅拿存折,被女儿苏明玉质疑要私吞母亲遗产,那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是否可以单独处理财产而不予子女知晓呢?
苏母偏爱二儿子苏明成,常常私下贴补,女儿翻看父亲偷记下的小账本才发现父母几乎把大半辈子的积蓄都用在了老二夫妻身上,二儿媳得知真相后面子上挂不住,逼着苏明成一起“还债”给父亲,那是否18岁以前父母养育子女的花费就算是在尽抚养义务,孩子成年后,再从父母处得钱就都算啃老、都要还呢?
面对父母的不公乃至不仁的差别待遇,小女儿苏明玉上大学后就与家里断了关系,可这血缘关系,将来的赡养义务又真的仅靠一纸协议能了断的吗?
这些看似离我们遥远的法律问题,其实正是贯穿全剧的纠结所在,人们在乎这些问题,关心这些问题,正是因为他们真实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它揭露着不少原生家庭的扭曲,照射着我们的切身利益。
曾经有一档谈话类节目收视率颇高,节目每期都会瞄准一个普通家庭的矛盾,请上当事的一家人,让他们带着面具或墨镜走到台前讲述自家的争端,不是为了争房子,就是为了谁赡养老人,要不就是再婚家庭不和谐等等,席间或有针锋相对的吵骂,也有争辩不休的哭闹。节目组还会邀上几位律师、心理专家、调解专家,当着观众的面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当和事老进行劝解。
其实这些节目和电视剧之所以能有广大的受众,恰是因为这些节目是人们生活的写照,其间渗透的问题能引发共鸣,人们希望借这些电视节目或电视剧显现的问题,讨论出自家的答案。这些节目除了会劝架的主持人,还必须请上知名律师或是法学专家,正是因为会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问题,人们愿意追求法律的解读和支持。
法治报道还有一类用处,就是延长社会新闻的寿命,将其在公众印象中留存的时间拉长。
某歌唱家之子涉轮奸案被抓、某高官消失公众视野已达数月、某豪车女司机为逃停车费撞死收费员,这些社会新闻如果只是第一时间的报道,自然逃脱不了转瞬即逝的命运,可能很快就会被后来发生的新闻淹没,但如果持续有新的报道跟进,则会相应延长它们在公众记忆里停留的时间,持续不断的新节点、新报道甚至会以点穿线然后及面,形成更为永久的记忆,成为法治新闻史上的大案名案。
而这些后续报道大多会汇集到法治这个看点上来。譬如某歌唱家之子涉轮奸案已立案批捕不日开庭,案件开庭现场,判刑入监后的情况都是后续新闻的主力。高官受审,案情披露,涉案金额,犯罪事实,每个节点每个细节都值得关注。豪车女司机是否为酒驾或毒驾,家庭背景如何,事发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被害收费员留下了个怎样的家庭,未来的生活要怎么面对,每次挖掘都能找到新的报道切口,都能让已有的报道焕发新的热度,再延长一定的新闻周期。
楼顶修建最牛违建,拆除场面惊人,可人们除了看表面热闹,应该更会关心,这违建主人是何方神圣,买通了几方利益才能让违建面世,后面是否有涉事的官员因此落马,违建主人最终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每每这些后续报道一出,都会登上报纸头条或门户网站的热搜,有些甚至会超越之前的头茬儿报道,引发更大的关注和热议。
前不久链家老总左晖被法院限制高消费,消息一出,便涌出不少声音:左晖出事了?什么案子?链家方面随即回应禁限令与左晖本人并无关系,只是链家作为居间方牵涉进一桩官司。随之有声音一边倒地倾向于链家一方,认为链家被黑了,限高令被滥用了,那么事实真相如何呢?作为事件的另一方的法院需要发声吧,法院说的就一定是真理吗,舆论就必须相信吗?
法治新闻报道此时大多会采访法学专家们表达各自观点。有专家认为,左晖作为链家的法定代表人,有判决链家需要执行的义务摆在眼前而不作为,自当领受后续的责罚,说与其个人无关本就是一种推诿搪塞的推脱之词。也有法学专家站在另一面,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法院的限制消费令的确能起到让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效果,但是这个行为对其正常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在最高法不断完善限制消费令适用的背景下,基层法院更应把持好设立该制度的初衷,保持审慎的态度。
正是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才拓展了探讨的空间,新闻时效的延长,有时就像拉长事物的投影,让人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去研究琢磨它,留下记忆的同时也推动了法治的进步和变革。
社会新闻虽短促微小,但因有了法治的投影,才演变成一个个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案事件,在新闻长河里占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