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强
作者单位:321400 浙江省缙云县中医院
嵌甲性甲沟炎是嵌甲引起的甲沟炎,是外科门诊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以拇趾外侧最为多见,可因反复感染引起甲旁软组织持续红肿、疼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虽然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存在复发率高或创伤较大的不足。作者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本科收治的156例拇趾嵌甲性甲沟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收治的156例拇趾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治疗组(85趾)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5~37岁,平均(20.5±2.4)岁。病程3周~6年,平均(8.0±2.5)个月;单纯左侧拇趾37例、右侧拇趾34例,双侧拇趾7例。对照组(86趾)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4~38岁,平均(21.2±2.8)岁。病程2周~7年,平均(7.9±2.7)个月;单纯左侧拇趾37例、右侧拇趾33例,双侧拇趾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嵌甲型甲沟炎的诊断标准[1]。(2)年龄14~38岁,无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肝肾等方面疾病。(3)愿意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的局部趾骨及趾甲畸形;严重的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血液系统病变者;处于围生期、孕期和经期的女性患者;有心理方面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常规消毒铺巾,用橡皮条趾根部捆扎止血,2%利多卡因进行双侧趾神经阻滞麻醉。(1)治疗组(甲下分离引流术):以尖刀片或小手术剪彻底剔除拇趾甲嵌入甲沟皮肤皱褶处的炎性增生组织及部分甲旁正常的软组织,使得甲旁软组织低于拇趾甲角的边缘[2];然后用尖头的眼科小手术剪尖端于拇趾甲远端的甲下由中央向两侧甲角进行分离,使整个趾甲的远端2~3mm和甲床分开,嵌入的甲角处可以分离至3~5mm,甲角处若有尖刺必须修整剪除,再用碘伏小纱条嵌入甲下,使趾甲远端和甲床及甲旁软组织分开,用创可贴加压后纱布包扎保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d后第一次换药,换药1次/2d。换药时去除创可贴保留原来的小纱条并用碘伏浸润(纱条以后待其自行脱落)。(2)对照组(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据趾甲嵌入甲沟周围软组织的情况确定拔甲的范围(1/5~1/4),尖刀片游离需拔除部分的趾甲,用拆线剪沿预定的切除线纵向剪开,持针器或直血管钳钳夹拔除,彻底清除甲沟皮肤皱褶处的炎性增生组织,尖刀片切除相应部分的甲床,特别注意彻底切除甲根部的胚性甲床,碘伏浸泡消毒,凡士林纱布保护创面创可贴加压后纱布包扎。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d后第一次换药,换药1次/2d。换药时去除创可贴保留原来的凡士林纱条并用碘伏浸润消毒(纱条以后待其自行脱落)。
1.4 注意事项 患趾局部保持干燥、清洁,穿宽松的鞋袜;术后1周内减少行走,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在甲板边缘尖端盖过甲沟前避免修剪,修剪趾甲时使甲缘及甲角处盖过趾端软组织;患足癣、甲癣应及时治疗,甲旁的“倒刺”需修剪,不可逆拔。
1.5 疗效评定 治愈:伤口完全愈合后3个月内,原手术部位趾甲无嵌甲及感染,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复发:术后3个月内,原手术部位趾甲再次发生嵌甲及形成甲沟炎。同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在静态下VAS疼痛评分达到轻度时所需的时间)、换药次数、病程(创面愈合所需的时间)及一次治愈率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围手术期均无并发症病例。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次)病程(d)一次治愈[n(%)]治疗组 78例(85趾) 10.3±1.5*11.3±5.5* 1.2±0.8* 2.5±1.2* 79趾(92.9)对照组 78例(86趾) 16.7±2.1 25.6±7.2 2.3±1.6 8.2±1.6 81趾(94.2) 手术时间(min)疼痛时间(h)换药次数
拇趾嵌甲性甲沟炎好发于青少年,其病因可以归纳为趾甲修剪不当、穿鞋太紧太小、踢伤和趾甲畸形四种[3],而以趾甲修剪不当、穿鞋太紧最为多见[4]。
本资料结果显示,(1)由于两种手术方式均达到既纠正趾甲与甲旁软组织的相对解剖位置关系又能进行通畅的引流作用,故两者的疗效均较好,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2)由于趾甲甲板约80%源于甲床近侧的生发基质,甲板的远端厚于近端,近端宽于远端[5],在进行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时,常需要切除较多的甲床近侧的生发基质以达到永久改变趾甲和其旁软组织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以减少复发,故会造成趾甲畸形而影响外观。而甲下分离引流术只在甲床远端的不育基质和甲板之间进行分离,以达到促使甲床提前成熟移行为甲下皮,提高甲缘处软组织的抗损伤能力,故不会因损伤近侧甲床而引起趾甲畸形。(3)在手术操作上,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需在剪开并拔除部分趾甲的基础上彻底切除相应部位的甲床,故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而甲下分离引流术只需在拇趾端的甲下进行分离后垫放碘伏纱条即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4)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后的创面和清除甲旁有炎症的软组织创面直接相连续,创口深、创面大,需较大的外加压力进行加压止血,故术后疼痛较重且持续时间久,创面愈合时间也较长。而甲下分离引流术后创面和清除甲旁软组织的创面不直接相连续,创口浅且创面小,在分离后置入的碘伏小纱条不仅可使趾甲与甲床分开起到引流和隔离的作用,而且在趾甲的支持作用下填入的小纱条还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几乎不需要外加压力进行压迫止血,故术后疼痛较轻且持续时间短,创面血供好愈合快,明显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对于两组患者中的早期复发者,常存在过早负重行走和趾甲修剪不当的情况,结合趾甲的生理特点,故嘱在1个月内注意避免负重行走。待趾甲游离缘盖住甲下皮后再行修剪,修剪时须使趾甲游离缘盖过趾端软组织,达到永久改变甲缘和甲旁软组织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减少和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