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鹏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2-017-01
很多刚过70 大关的巴马老人认为,老天爷赐给的“粮食”就要吃完,心情郁闷,一有点小毛 病 便 胡 思 乱想。这时,儿女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着在这一关口为老人“补粮”,以消除老人心头之忧。
在巴马民间,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人过 70岁,就要经常请算命先生看生辰八字,看其是否有“缺粮”迹象。如果“缺粮”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儿孙们就要在其“粮绝”之前举行一次“补粮”仪式,巴马当地俗称“送生粮”,认为这样可以使老人延续寿命。这样的仪式有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巴马人在潜意识里是很懂心理学的,而且是心理暗示的高手。
“补粮”二字字面简单,仪式则相当复杂。“补粮”需择日而行,要根据老人的生辰八字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确定。例如,若老人五行属金,则选土日来补,因土生金,能使金旺。而此日有多少个良辰,在哪个良辰举行仪式,都相当考究。这些时辰的“宜” “忌”都可以在传统的万年历上查得到。
一家人商量好后,就在择好日子这天,请来师公。在堂屋祭桌上摆好三大碗白米当香炉供着,分别插上诸神牌位及老人的奏章。祭桌的四只脚分别绑上四根青竹竿,每根竹竿再系上些谷穗和布条。另外,选好一匹自家纺织的黑土布,徐徐展开,作搭桥用。布的一头先由祭桌开始,再沿着堂屋一直延伸进老人卧室的床边。老人坐在床前,把土布的另一头揣在怀里,双手捧着一个红布袋等着,用来收受禮财和“食粮”。
端坐床前的老人一身全新打扮,新衣、新鞋、新帽。此时,师公宣布准备开始。儿孙们便按男左女右排成两列,并向老人所在的方向跪拜。老人的房间里摆满活禽、猪肉、大米、现金等各种礼物。仪式开始后,礼物一件一件从祭桌向床边传送,先按辈分高低送,再依年龄大小送。每送上一件礼物,师公都要大声报上送礼者的姓名和祝词,老人听得喜在颜上,乐在心里。如师公报“大儿子送鸡一只”,这只鸡即从最小辈分起传,一直传递到老人手上。送钱时也如此。老人笑纳,丝毫不客气。
所有礼品都献上后,师公就选切些熟肉放到一个盛半碗饭的碗里,由老人的子女送到老人床前,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老人吃得很开心。最后,师公把一条红布围系到老人腰际,并将那四根青竹竿放到老人床头或蚊帐顶上,封灯、放鞭炮, “补粮”结束。最后,集体聚餐,齐齐庆贺,像过个小节。送给老人的大米要倒入备用的米缸,专供被“补粮”的老人一人尊享;猪肉之类不便久存,当天就集体享用;活禽则做好记号,在家旁放养,老人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宰鸡杀鸭;所送的钱,由老人收入囊中自由开支。
“补粮”有两种,一种叫“补生粮”,另一种叫“补熟粮”,以上介绍的叫作“补生粮”。“补熟粮”是这样的:当家有老人生病时,邻里熟人就会通知老人已经外嫁的女儿或侄女、女婿、侄女婿等,限于某一天按时将煮熟的米饭和肉类用粽叶包好送到老人家里。当来到老人房门时,要高声大叫: “我送粮来了,您吃了一定会快快好起来。”老人听了高兴地应道: “好的,进来吧,我正等着吃呢。”进入房间后,要把“熟粮”一口一口地喂老人,老人吃完之后,来人要说声“好啦”以示“补熟粮”仪式结束。巴马人认为, “补粮”是老人的“定心丸”,能给老人一种心理暗示,通过这种仪式,让老人觉得晚辈们都很孝敬自己, “续寿”就有保障。这一做法,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凡人对“望梅止渴”之类的暗示很受用,往往好梦变成真。
(摘自《噢,巴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