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汉东
摘 要:近两年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传统的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载体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路线逐渐被淘汰。安徽省拥有黄山、古徽州、九华山、天柱山等等国家级旅游景点和文化背景,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打造文化产业集聚群的天然温床。基于此,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产业集聚指标体系,测度安徽省及16个地市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确定影响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聚;安徽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01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迎来了后工业时代。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传统的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载体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路线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化发展路线。其中,以文化产业的新型服务业是近年来新兴产业,很多城市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既能带动经济的全方位发展,又符合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理念。安徽省位于泛长三角区域,东临江浙沪发达地区,西毗邻中部地区,拥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同时,安徽省拥有黄山、古徽州、九华山、天柱山等等国家级旅游景点和文化背景,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打造文化产业集聚群的天然温床,既符合新型城市发展范式,也符合“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新时代发展需求,所以本文将以安徽省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为研究对象,详细说明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问题。
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测度方面以及影响因素方面。在实证测度方面,戴钰(2013)以2004-2007年的实证数据为例,计算得到湖南省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程霞珍(2014)以安徽省的文化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和文化基础。在影响因素方面。顾江等(2012)认为文化产业集聚体的打造离不开文化、产业、规划、政策等因素的支撑。陈建军(2008)从文化集聚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产业的集聚离不开文化、人才、环境、制度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相关的文献,梳理文化产业集聚的机理;然后,再构建文化产业集聚指标体系,得到安徽省以及安徽省内部的16个地级市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进而对其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构建计量模型,确定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指标体系,得到影响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的研究结论,就提高我省文化集聚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供给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既能为马鞍山、铜陵等工业城市寻找新的转型之路,为合肥、芜湖等新型城市看清新的发展形势,也为黄山、池州和安庆等文化名城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的研究也有利于为其他省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案例,有利于推动整个中国城市的转型发展。
2 文化产业集聚机理
文化产业顾名思义是对文化产品进行包装、销售,投入市场进行消费等等经营活动的综合体。其目前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是以文化资源为主体,“环境友好、绿色无污染”等特征,向社会输出文化资源的服务业,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那么文化产业集聚是在“产业集聚”概念中演变而来,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引入空间地理的概念,描述城市间文化产业的集聚现象。它形成的机制机理主要有四个方面:
(1)起源于地理集聚。集聚的概念起源于空间地理学中“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等区位理论,阐述产业在空间的最优布局问题,实现最优的产出效应,也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那么文化集聚顾名思义就是文化产业在空间上集聚问题,目的在于实现文化产业在空间上的最优布局。安徽省省内城市中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重点景区的都具有旅游专线、也都处于皖南地区,满足地理集聚的特点。
(2)产业具有一致性。文化产业集聚不仅要具备空间上的要素禀赋,具有地理上相邻的优势。还要具备经济上的一致性,各城市之间在交通联通性上、经济发展水平上、产业基础上、经济发展目标上等等方面都要具有一致性。这样每个城市才能很好地实现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安徽省内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经济发展目标也一致,满足产业一致性的基础。
(3)社会文化具有一致性。文化产业集聚除了要具备空间相邻、产业一致的基础外,还需要社会文化的一致性。各城市之间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这样每个城市才能很好地实现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安徽省皖南地区徽商文化、安徽省皖北地区的淮河文化以及安徽省中部地區的中原文化等等,都是社会文化一致性的良好基础。
(4)具有规模效应。经济学一直强调规模递增的概念,“城市”就是缘起“集聚”的概念。类比之下,城市间的文化产业相互集聚,各城市之间目标一致,就可以实现整体的协同,达到整体的效益远远大于部分之和。安徽省各城市之间如果能合理打造文化产业集群体,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最大效益。
3 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
目前经济学中衡量产业集聚的指标很多,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产业区位熵的测量方式。本文也将借鉴产业区位熵的指标测算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假设全国有m个地区,每个地区中有n中文化产业,则q为某一地区的某一文化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则该地区的产业区位熵的为B:
其中,B越大越好,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越高。根据产业区位熵的概念计算得到2007-2016年安徽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如表1所示),2016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如表2所示)。从表1不难看出,安徽省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0.801上升到2016年的1.045,而且区位熵大于1表明安徽省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从表2也可以看出,安徽省黄山市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为4.544最高,其次是池州市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为4.300,第三是安庆市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为1.620。其余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都小于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 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全国、安徽省2007-2016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和GDP,计算得到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水平,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本文还选择安徽省2016年16个地级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安徽统计局獲得《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筛选出如下指标数据:各市的旅游业增加值、各市的人均GDP、各市的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资源总量、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森林覆盖率、GDP等,进而得到影响因素指标。同时,在指标处理的过程中,还对所有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4.2 结果分析
借用stata14.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得到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X1代表非农产值占比、X2代表人均生产总值、X3代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代表水资源总量、X5代表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X6代表森林覆盖率、X7代表生产总值。这七个变量对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系数依次为27.56、11.32、-52.32、-9.81、21.94、31.59、3.29,说明森林覆盖率对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最大,且为正,其次是非农产值占比。而X3、X4对其影响为负,可能的原因的数据城市发展越高,越难形成文化产业集聚群,而自然环境和产业结构却能很好地将城市间协同成一体。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新常态为背景,把文化产业作为切入点,阐述文化产业集聚形成的背后机理,并以安徽省文化产业集聚为例,对其发展现状、历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安徽省整体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其略高于全国水平。同时,安徽省的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城市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另外,森林覆盖率、非农产值占比等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很大且为正,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资源总量对其影响为负。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就提升我省文化集聚水平、实现文化产业的复兴提出如下两点建议:一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文化产业和旅游景点等进行打造包装,形成交通联通等。二是各城市之家要积极寻求合作,形成文化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戴钰.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04):114-119.
[2]程霞珍.安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及动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22-28.
[3]顾江,胡慧源.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2012,(02):51-57.
[4]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09):71-75.
[5]罗能生,刘思宇,刘小庆.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3(01):55-60.
[6]薛东前,张志杰,郭晶,马蓓蓓.西安市文化产业集聚特征及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05):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