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木石图》4亿多元成交上热搜

2019-03-28 09:58
中国收藏 2019年1期
关键词:佳士得书画苏轼

文物艺术品拍卖往往也是新闻的诞生地。不久前,在香港拍场缔造4.636亿港元的苏轼《木石图》就登上了热搜榜。约合4.12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让业内外人士奔走相告,而围绕其身世之谜、身份之谜、买家之谜等,同样在业内外掀起轩然大波。

众目睽睽

2018年11月26日19点,香港会展中心佳士得香港秋拍拍卖大厅里座无虚席,特设的媒体台上也被各式“长枪短炮”挤得几乎没有一丝间隙,气氛十分炽热。大家都在翘首以盼本季秋拍备受世人瞩目的“不凡——宋代美学——千年”晚拍的登场,而大文豪、中国文人的典范苏轼的《木石图》也将在此展开博弈。

19点23分,这件被称为存世中国古代绘画中最重要的画作之一终于登场了。“8008号拍品,起拍价3.5亿港元!”当拍卖师报出起拍价后,争夺在手持金色号牌的几位买家之间进行。多个回合后,场上的竞价被锁定在4.1亿港元,拍卖师最后一次询价后,环顾四周方落下这一令人瞩目的重槌。而手持8999号竞买牌的买家成了这场博弈的胜出者。加上佣金,这件苏轼绘画巨制的成交价达4 636亿港元,而这一天价也一举创下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高单件拍品成交纪录。

事实上,自今年早些时候佳士得将在今年香港秋拍中上拍《木石图》的消息一经披露就吸引了业界与舆论的强烈关注。《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在香港預展现场注意到,从11月23日开始预展至26日晚上付拍前,这件作品前总是人头攒动,足见这件旷世之作的号召力!

来龙去脉

一直以来,苏轼传世的绘画作品可谓凤毛麟角,之前公认可靠的《潇湘竹石图》与《雨竹》分别珍藏在中国美术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木石图》向来是教科书上的标准器,该作中不仅有苏轼的笔墨,也有“宋四家”之一的米芾题跋。

《木石图》此番浮出水面,在佳士得香港不少员工看来堪为“传奇”。作为亲历者的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副总裁及资深专家游世勋在3个月前曾向媒体讲述了此番征集的来龙去脉。据他讲,佳士得是今年春季时发现这幅作品的,“能找到此作缘于去年纽约藤田美术馆藏品的成功拍卖。在日本征集藏品的过程中有收藏家打来电话说收藏有这幅作品,我们便马上赶到日本关西去看。盛放该作的盒子非常朴素,当藏家慢慢打开作品后,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学习美术史时那件大名鼎鼎的苏轼《木石图》。”据了解,也有中国内地专家曾找到这个家族试图回购该作品,但当时这个家族并没有意愿出售,谎称在“二战”时的美军轰炸中烧掉了。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绘画研究专家板仓圣哲认为,近代著录中对《木石图》有详细记载者,为知名古书画鉴藏家张珩所著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但此著录所参照的并非原作,而是日本出版的珂罗版印刷品,且为“爽籁馆藏”,由此可知《木石图》曾为日本关西纺织业巨头、大收藏家阿部房次郎的珍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霖灿曾对阿部房次郎旧藏的书画这样评价道:“阿部氏爽籁馆藏品实可与美国顾洛阜汉光阁、王季迁宝武堂藏品并驾齐驱,堪称海外私人中国书画收藏三甲。”据张珩记载:“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手,余曾许以九千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

争议不断

熟识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人都知道,一旦有古书画浮出,真伪便成了绕不过去的话题,这其中宋元书画更甚。《木石图》也不能破例。这幅作品并没有苏轼名款,但画后附有刘良佐、米芾等人的题跋,是非常少见的“苏米合璧”之作。

其即将拍卖的消息公布后,坊间就时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比如有人认为,卷中所钤存疑印鉴或伪印的时间跨度之大,几乎涵盖整张画的可考流传年代,这在书画递藏中显得尤为不合理。《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注意到,有人在相关媒体上撰文,专门针对画卷中的“杨遵之印”“长宜子孙”“继轩”“复斋珍玩”等钤印与可确认真迹的范本进行了比对与分析,认为其作伪的嫌疑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整幅手卷上所见的41枚鉴藏印分别来自南宋、元、明的收藏家,唯独在清代没有任何文献记载。直到北洋政府时期,这幅画才重新被提及。此画后又流入日本,被阿部房次郎所藏,时隔80余年才再次浮出水面。很显然,其坎坷的旅程也让她的身世迷雾重重。

不过,日本的板仓圣哲教授在其撰写的“苏轼《木石图》日本之行”一文中指出,自南宋以来,与苏轼相关的书画普遍经历了重编、重裱、重制的过程,《木石图》的状态显示其亦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而仔细检视其材质,可以发现绘画部分的用纸质地极薄,部分画面可见补笔,但其保存状态与其他长年传世的宋画并无太大差异。全卷仅有绘画部分的纸张上每数厘米即有一道类似折痕的线条,显示卷中的书与画可能会有一段时期为分别装裱的状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谈晟广博士15年前在撰写关于苏轼画作的硕士论文时, 苦于没有可以参照的资料,只能浅尝辄止。如今,《木石图》的现身,让其“不禁为之一振”。他在近距离观赏《木石图》原作后对媒体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接近苏轼的原作,至少目前我们还找不到它是伪作的铁证。”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文物鉴赏家们对《木石图》也有论证。像古书画鉴赏大家徐邦达、傅熹年、杨仁恺、薛永年等的书籍与论考,透过日本珂罗版作出的评定,均认同《木石图》为苏轼唯一的亲笔绘画,赋予其凌驾于其他传世苏轼画作的高度评价。

曾在北京故宫、中央美术学院及北京大学历史系任职过的中国视觉文化史学家姜斐德则认为,北宋时期绘者鲜少落款于作品上,《木石图》亦不例外,但此作中“思无邪斋之印”说明了本作品约创作于苏轼花甲之时。因为“思无邪斋”为苏轼贬官至惠州时的书斋名。而且,作品中米芾题跋的墨迹与同时期的真迹十分相似,题跋的年代也与苏轼开始使用“思无邪斋”名其书房的年代相符。

花落谁家

在公众为《木石图》的4 636亿港元的身价而咋舌的时候,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出了惋惜之情。“4.1亿港元的落槌价便宜啦!”不少市场资深人士感叹道。“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真正有能力购买顶尖藏品的买家毕竟有限。而且,此次拍卖,拍前需缴纳1.6亿港元的保证金堪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这多少也为竞拍预设了‘门槛。”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与不少人的预期存在差距,但这也是市场大环境的真实表现。

“不过,苏轼《木石图》很快就可以完成交割。”对于这样超高价位成交的重量级拍品,佳士得拍卖亚洲区总裁魏蔚在拍后第一时间对媒体表示。在佳士得方面看来,尽管高保证金把不少人“拒之门外”,但佳士得要的是百分百完成交割,从而也是对藏家利益以及艺术品本身价值的最好呵护。

谁购藏了苏轼《木石图》一时也成为舆论与坊间纷纷热议的话题。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拍前就有内地文博机构对此件稀世之珍有兴趣,甚至拍前就与佳士得进行了相应的沟通。而落槌后的第二天,微信朋友圈中各种猜测都有,国内几家著名博物馆纷纷被“点名”,一时间很是热闹。不过,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均向媒体表示,未参与购买《木石图》。

2018年11月27日晚上,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在朋友圈中写道:“致东坡先生:流落异乡百年,能与您相遇,我们三生有幸。万分感谢他乡藏家对您的珍爱,您别来无恙。您生前两袖清风,我们定当护您周全。如今,您终于回家了,我们祝您平安长长久久。相信我们很快会再见!”看来,对于业界流传的国内某文博机构购藏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佳士得书画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小小书画廓
伦敦和纽约苏富比、佳士得现当代艺术成交比例分析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佳士得上海玩起当代设计
书画
佳士得拍卖行是如何发家的
佳士得幕后并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