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诗雨
求学英伦,曾供职英国广播公司(BBC)和澎湃新闻等国内外新闻媒体机构,跑过创业投资、公共外交、汽车产经等多个条线。现为媒体人、英国高校联盟项目学术导师、外方学校全额奖学金得主、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公派博士,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受众参与、全球影视、跨文化传播、文化政策等,兼有社媒运营官、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多重身份。
在英国,每年圣诞过后的1月总是一个伴着阴冷雨雪的格外忙碌的开学季。圣诞假期过后,老师和学生纷纷开学,适逢早前投中几个本专业领域的顶级会议,笔者在一月初过了分外忙碌的一周。
在英格兰诺里奇市的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和苏格兰的斯特林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参加国际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会议期间,笔者有幸参与并演讲了两场高水平的论坛。在东英吉利大学以“理解社会文化”为主题的会议论坛中,来自伦敦政经学院(LSE)、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Columbia)的教授、学者和博士生们汇集一堂,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的博士生CaMn(化名)在会议发言中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与会的同行介绍了他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多年的心得体会。多年前,他曾经在中国的英文培训学校教授中国人英语课,那时的国人信奉长着一张白种人的脸就是擅长说英语的母语语言者,因此对白种人格外追捧,甚至不需要进行测试和模拟上课就能允许白种人上岗授课,CaMn说起那时的经历,脸上不无自豪。而现如今,当他再次走进中国的国门,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在二线城市的街头做调研,他发现很多小商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在今天的会议论坛上,笔者和几个参会的中国人对英语的精通、对中西方文化沟通的研究,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逐渐崛起和影响力。他不无感叹,中国的影响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笔者今天分享的中国粉丝的跨文化参与,他非常感兴趣,并且特别强调,此次参会的中国人人数仅次于英国人,可见中国在注重文化软实力上的投入。
在苏格兰的斯特林大学参会期间,由于包括笔者在内的多位来自不同国别的学者和博士生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各方面影响力的集中研究,与会方特别设置了以“中国文化与全球”为主题的会议论坛。在论坛中,越来越多的英国学者参与到对中国文化的讨论中来,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全球扩张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希望积极参与本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对话中来。譬如越来越多的英国影视作品走进中国,更多的英国人希望了解中国人对英国影视作品乃至英伦文化的反馈和认知。一位来自亨特福德郡的教授还指出,不光是中国人对英国影视文化的认知,在引进和接纳的过程中,中国消费者做出的改变也让他们颇为关注,他们希望能够加强与类似笔者这樣的中国学者的合作,探究中国受众和消费者的心态和市场。
在英国读博期间,笔者有幸旁听了不少学校的媒体专业课,越来越多的大陆学生对于老师拿中国作为“反面典型”表达了不满,譬如《战狼》作为一部经典的国产影片,却被英国的教授冠以“滞销国内市场”的评价。有中国学生从作品的制作精良性、叙事的结构完整性、剧本的切入独到性等多维度提出了异议,他们越来越以自己国家产出的影视作品为傲,并且认识到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任重而道远,“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中国的传媒行业也不例外,大家习惯了好莱坞文化,自然对横店文化(中国打造的影视作品)的接受有一个过程”。诸如此类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英国的课堂,中国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声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告诉同样在场的外国学生和老师真实的中国,试图去改正他们的偏见。这些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分享与“不平”,犹如蔓草般滋滋蔓蔓地在国际的学术土壤上生根、发芽、生长。身为带课助教和博士生的我很为自己的同胞们自豪,他们终于不再人云亦云看轻中国媒体文化的力量,也不再轻视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到了中华文化的正名中,这在过去是非常少见的。
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学术地位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但是这些切实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从大部分高校传媒课堂的讨论内容,到顶级会议的研讨主题,一半以上都是关于中国,在举例中,不少学者也不由自主地提到中国,足以可见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希望这些悄然的改变,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显著的带动,带给世界学界以全新的中国面貌与自信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