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1990年彼得·圣吉推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学习型组织理论才得到学者和企业的广泛重视。在书中其对学习型组织得定义为:在组织发展中不断创新学习的组织,组织内的成员一起突破自我、开拓创新,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学习[1]。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及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陆续有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当前情况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其相应的定义。金鑫和邱昭良从绩效的角度出发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组织在内部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于员工创造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员工的个体价值得到实现,同时员工的个人绩效也会提高,这种个人绩效提高的总和大于总体绩效的总和[2-3]。杨硕英则从组织模式出发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人性化的组织模式,组织内的个体通过共同学习组成学习团队从而为组织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4]。吴明烈指出学习型组织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来培养组织内个体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个体的创新能力与价值,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组织学习文化,使得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顺应发展[5]。
本文认为,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型组织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都是从之前概念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都认为组织为了在变化的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学习的创新氛围,从而激发组织个体的创新能力,使得个人绩效的提高,并强调个体之间相互学习形成合力。彼得·圣吉曾指出不存在已经建立的学习型组织。实际上,这段话深刻地点明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自我调整,从而取得组织目标的实现。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方法和建议。但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是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连续的过程。组织必须制定翔实的计划,并给予重视。
彼得·圣吉最先提出提出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五大要素:建立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自我超越;系统思考[1]。姜伟东指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学习型的组织文化,强调无边界组织理念的推行,认为组织内各个团队的边界都是为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各个团队之间的边界不断渗透。[6]”邱昭良则提出了“组织鱼模式”,认为组织是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一个整体,并强调了组织各个部门必须建立学习理念和有效的学习规划以保障组织学习的进行[2]。云绍辉从计算机建模的思路出发,根据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特点,提出了Pctri网的结构模型,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不断变化的需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创建模式[7]。这为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方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可见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关键在于在组织内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要有敏锐的嗅觉,并采取前瞻性的措施。同时组织各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长远发展而存在。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应强调内部每一个个体的学习,充分发挥个体的创新潜力,以提升组织绩效。随着科技的发展,组织模式的创建更应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计算机建模、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组织模式已经不适应现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迫切需要进行改革。而学习型组织提出的组织变革理念正好契合当今组织发展的需要,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学习型组织也有其相应的不足。未来的研究更应深入企业实际,结合时代潮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当前,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这将导致学习型组织理论仅停留在主观的理想状态,缺乏学习型组织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实证研究。未来的学者应该从实证出发,探讨学习型组织和企业绩效、企业创新等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论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否有利于员工创造力、工作绩效等的提升等。对于我国学者来说,以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大都是对西方已有研究的模仿与借鉴,往往脱离了我国实际。因此,国内学者应当结合我国具体情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我国企业当前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组织构建模式。随着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方法也应得到相应的改进,以往研究仅仅依托于理论或案例推理分析,得到的结果过于主观,缺乏说服力。未来可考虑通过实验等方法有效考擦学习型组织的效用。总之,正如彼得圣吉所说没有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和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