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100)
齐某作案后,却依旧淡定从容,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杨某案的发生,只因要钱被拒。在这不孝的背后,更是折射出了他们教育的缺失和内心的空洞,他们正是这个社会“空心化”青少年的典型代表,而这样的例子却在当代的社会频繁的出现。
何为青年“空心化”?首先要理清楚青年的年龄范围,在第十一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上,青少年的年龄被确定为10~25岁,而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对于刑事处罚的统计划分为四个阶段:不满18周岁、18~25周岁、25~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其是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区分开来,而在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围是“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也就是将18周岁作为青少年的分界点。因此,本文的青年是指18~25岁的人员。
“空心化”现象由来已久,所谓“空心化”,是指不知道自己现在要做什么,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道德,没有社会责任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看起来有声有色却内心迷茫的青年。没有三观就不知道三观正,没有道德就不知道道德善,没有社会责任感就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很多人看似长大了,却依旧活在了自己的“童年”。不愿去承担那一份责任,不愿去面对那一份现实。青年“空心化”就是看似长大了,却依旧难以独立,内心没有自己的三观,浑浑噩噩,随风摇曳的青年。
当代的青年正是十年前的少年,二十年前的娃娃,而在这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农村人纷纷外出打工,城市人都忙着经商挣钱,把孩子的教育扔在了一边,而学校也片面的注重分数,没有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核心,这一群体在社会上得不到重视,最后导致很多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要不早早辍学,混迹于社会,要不任性妄为,做家中的小皇帝,溺爱过头,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而他们就是当代青年“空心化”的源头。
当代青年的“空心化”正是表现出了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做事易冲动,不计后果,漠视道德与法律,能够因为一点的不顺心而去犯罪,甚至有些是为了享受犯罪的刺激。这样的心态为社会埋下了极不稳定的一笔。
在现实生活中只因生活中的一点点矛盾而大打出手的案件频繁出现,其实都是一点点小矛盾,甚至是说不清缘由。不知他们当时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是内心无道德无法律,还是觉得代价不够大?也许他们的内心只是一点任性。
“空心化”青年缺乏道德的支撑,缺乏社会责任感,难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调研中我发现,无论什么案件,都缺乏内心道德的规范,当问及他们是否知道这样做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最终他们的内心并没有战胜自己的邪念,而是听从了自己最开始的想法。他们没有接触过更多的道德熏陶,没有了解过更多的法律后果,内心无法形成一个正确和错误的判断,最终只是遂了自己的想法。“空心化”青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其行为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却浑浑噩噩。最终却走上了一条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源自于他们的内心无所适从,甚至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外界的一点诱惑都可能成为犯罪的原因,极易被外界影响。
“空心化”的青年,没有理想信念,没有信仰,缺乏了一个人精神上的主心骨,缺乏了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力量。在历史上,共产党人因为有了理想和信仰,哪怕舍生忘死,也绝不负信仰之拖,所以开创了伟大的事业,造就了伟大的时代。而“空心化”青年没有信仰,就只能在该奋斗的年纪去选择游离,而游而未定的青年正是青年犯罪的主要人群。可以说,“空心化”青年越多,社会就会越浮躁,不安定的因素就会越多。在当今很多青年犯罪的杀人案件,打架斗殴案件等都是因为一点小矛盾,甚至只是跟风。如此啼笑皆非的理由,也便成为了犯罪的借口,可见他们内心的空乏,竟没有过一丝善念来阻止他们。青年正处于奋斗的年纪,而青年犯罪更多的是自身的主观原因,也就是说,如果青年内心有足够强大的道德法律观念,有远大的理想目标,有信仰,就可以避免犯罪的发生,而这,正是“空心化”青年所缺乏的,“空心化”带来的必定是刑事犯罪的增长。
当代的“空心化”青年多是曾经的留守儿童或者被溺爱的孩子,很多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最终导致孩子学不进,听不进。“空心化”现象已形成,我们不但要反思,也要遏制当前的形势。即使是处在青年时期的人,父母的关怀也是不可或缺的,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和教育,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是遏制青年犯罪的有力抓手。对于青少年的家庭,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带在父母身边给予更好的教育和管束。
近期,校园案件频频报出,看似和谐的校园也不再成为一方净土。出现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学生人格的扭曲。现在很多学校只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俗话说:百年教育,树人为本。只有学生的三观正了,人才能正,只有学生有了远大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因此学校更多的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是非观,有必要让其正确认知自己的需要。要形成一种合乎人性,合理、健康、公平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青少年的需要,填满青少年的内心,打造健康的人格,让其不再是“空心化”青少年。
“空心化”青年群体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可能流浪在大街,可能“潜伏”于校园,也或许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他们是内心空乏的一类人,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宣传更多的道德和法律,树立起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空心化”青年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