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2019-03-28 19:25戴梦思李宝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庸高校学生思想

戴梦思 李宝艳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中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不断强调,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他说:“学习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崇“仁、义、礼、智、信”,崇尚“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的思想。而其中的“中庸”思想是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一部分,富含深厚哲理,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它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也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变迁

早在上古五帝时期,原始氏族社会的人们就崇尚“中”,并已经形成了执中思想,即中正公平。“允执其中”被奉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强调行事处世一定要符合“中”的标准。这种思想在春秋晚期得到了充分发展,演变为中庸思想,并且对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是由孔子提出的。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一方面,孔子将“中庸”思想视为最高的道德规范,是孔子所认定的道德真理和道德行为准则,虽然民众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另一方面,孔子又对“中庸”思想做了“过犹不及”“君子泰而不骄”“和而不同”等表述,使得“中庸”思想又兼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可以说,孔子将“中”与“庸”结合为一体,为“中庸”思想搭建了一个基本的见解框架。

随后经由子思、孟子、董仲舒、朱熹等儒家代表人物的继承与发展,“中庸”思想的内容日臻丰富。[3]子思通过整理总结孔子的言论并加上自己的见解著成《中庸》,他用“中和”来解释“中庸”,并将“中庸”形而上学化,由“至德”提升到“达道”“大本”的哲学高度,上升为世界观。[3]中庸思想自此从简单的经验总结逐渐走向了哲理化,转为由社会准则阐发宇宙准则。随后,孟子进一步发展子思的“君子时中”观念,提出以“权”释“中”的“执中而权”理念,认为有了“权”,即权变,立足于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不违背常规的基础上变通,才不会执着于一点,从而做到中庸。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承袭子思“中庸”本体化思想,提出“天人合一”论断,认为中庸反映了天道的要求,具体体现为“王道之三纲”,中庸的内容由此转向为封建伦常纲纪,即封建社会的基本统治秩序和道德规范。“中庸”思想在两宋时期发展到巅峰,以程颐、程颢、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对“中庸”思想推崇备至。二程对于“中庸”思想的阐释得到洛学弟子以及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弘扬,尤其是朱熹大力提倡“中庸”思想,他坚信“中庸”是由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子思一脉相承的道统,因此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合刊成《四书》并作为科举取士的主要考察内容,奠定了“中庸”思想在中国经学、儒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此外,宋代理学家将“中庸”思想提高到“天下之定理”的高度,变为人们的行为铁律和生活准则。程朱更是把“中庸”思想向封建伦理纲常的转化推向极端。自此使得早期儒家的“中庸”思想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不再是坚守中正,寻求适度,无过无不及了。

到了近代,由于儒家思想自身存在的某些“妥协性”,在五四以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作为思想核心之一的“中庸”思想也因此受到冲击。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中庸”思想有较深的偏见和误解,认为它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和保守主义的代名词。将“中庸”理解为“折中”或“调和”,确是历史的存在,这属“中庸”演化与讹变所致。[4]但其实不然,“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这对如今道德缺失,浮躁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学习和传承“中庸”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不仅可以唤起当代高校学生重新审视社会思想道德发展现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道德观,而且能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改进、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逐步形成与时代相契合的优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要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庸”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处事智慧。“中庸”思想蕴含古代儒家倡导的道德标准和处世方法,说大即大,说小即小,它既隐藏在平常生活的细微之中,又尽显博大的高深智慧。“中庸”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仁”与“礼”的统一,“执两用中”“权变时中”“和而不同”“慎独”“忠恕”“至诚”“中和”等方面。文章主要论述了建立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的“慎独”精神,追求人与事的“忠恕”之道,告诫人们要有诚信立命,追求自我发展的“至诚尽性”三方面内容,这些内涵皆是立身处世的大智慧,既是影响后人的处世方法、精神和原则,也是非常实用的学习教育理论。

(一)“中庸”思想在个人修养上表现为“慎独”

“慎独”是“中庸”思想对自身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控和自律的修养方式。《中庸》强调君子式的“自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就是通过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在没有监视和约束的情况下也能坚守正确的行为准则。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既是自我修身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是一种比“自省”“克己”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慎独”有利于提升个人修养,完善自我人格,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特别是当代高校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时刻保持“慎独”,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和有境界的“高校人”。

(二)“中庸”思想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忠恕”

“忠恕”原则是“中庸”思想的核心,《中庸》写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即要求别人的时候应先严格要求自己,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出一辙。简言之,就是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正人先正己。诚然,“忠恕之道”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纷争的调和剂。在人际交往中遵循“忠恕之道”,可以化解诸多不必要的矛盾,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自己的品行与人格不断向中和靠拢,使人与人之间能够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的思想境界,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平和的心态,维持一个良好的交际社会。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在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逐步健全、价值观趋于稳定。[5]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为人处世时应注意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要自觉为他人考虑,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真诚忠恕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中庸”思想在道德追求上表现为“至诚尽性”

《中庸》认为“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道的第一原则。“诚”是中庸之道的出发点,更是道德基石。“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没有真诚就没有一切。《中庸》还写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只有完全舒展自己本性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而掌控、引导、发挥出更广泛层面的集体的能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挖掘“中庸”思想的“至诚”内涵,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高校学生要“至诚”待人,“为诚不止”,努力做“至诚之人”,努力追求“至诚之道”,把“真诚”作为为人处世的守则,同时,极尽可能的舒展自己的本性。

三、儒家“中庸”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当代启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学生作为青年人的典型代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仅关乎自身的前途,还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中庸”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作风、品德修养、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方面的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应深刻领会“中庸”思想的丰富内涵,以“中庸”为行为准则,树立自己的“中庸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学习、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此外,“中庸”思想所蕴含的哲学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慎独”精神培育高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代高校学生事实上是最需要培养“慎独”精神的社会群体。无论从心理或生理来说,高校学生都处于成长转型的关键期,急需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一阶段,对其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进而运用这些能力学习大量宝贵的理论知识,为未来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实践当中去做好准备。然而高校学生们身处这样一个纷繁精彩的世界当中,拥有较多的自由时间、较强的经济消费能力以及旺盛精力的他们,往往难以抵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很难将自身的闲暇时间与精力完全投入到对于自我的建设当中去。

而“慎独”恰恰能培养的品质便是一个人抵抗孤独与寂寞。这些闪光点本身存在于那些内心有着鲜明的生涯规划,能够朝着自身的目标不断努力的学生身上。这些人往往不害怕独处,反而紧紧把握独处的时光,尽可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当拥有这种可贵品质的优秀学子成批、大量地出现,往往是一个时代幸事。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完善,这种“慎独”的精神作为“中庸”思想的一部分,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所接纳,因而才能出现当今高水平高校中,人才济济的盛况。

(二)“忠恕”原则有利于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处理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高校学生生活在校园这一人员密集场所,必定会与周边人产生人际关系层面的交往,这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然而,近年来一些有关的事件以及部分研究机构调查数据都反映当下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并不理想。

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而当下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常见问题基本都起源于生活中的小摩擦,双方由于争一时之气,都不肯退让,往往会使事态扩大化,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中庸”所包含的忠恕宽容的精神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忠恕宽容的精神会引导人用宽容的态度为人处世,有时一些摩擦发生后,只要有一方宽容一些,事情便有可能以皆大欢喜的结局收场,而非闹得众所周知甚至上升为恶性案件。这不仅适用于高校学生更适用于全社会,但对于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起到的作用是更为明显的。高校学生处在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忠恕宽容的精神将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发挥极大的作用,使他们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由校园至社会的人际关系。

(三)“至诚尽性”有益于高校学生自我发展

高校学生由于年龄较低的原因,比较容易被网络潮流所裹挟。近年来流行的“丧”文化很大意义上的影响了一大批高校学生。因此,强调“至诚尽性”是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抵御消极文化的侵袭。

“至诚尽性”的内在含义有两层,这两者都对高校学生有极大的影响。首先是“诚”,从个人层面来说,诚信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无论是校园生活还是在未来的职场生活中,诚信都是必不可少且很受看重的一项品质。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取向趋势,市场经济中不良思想的影响等因素,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现象严重。出现诸多例如考试失信、学术不端等失信现象。“诚信”既是中庸之道的出发点,也是中庸之道的归宿点。中庸之“诚”讲求注重人内心的态度,是人们在自身修养和思想道德上要达到的状态,而后在基于诚的本心上信守承诺。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相当有益于高校学生的自我发展,从职业规划出发,“诚”对于许多职业来说是必备品质;从人际交往出发,“诚”会让人坦荡,以诚待人,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评价。其次,“尽性”,则是舒展自己本性,高校学生培养善于发现自己的本性的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高校学生自我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当今社会并不提倡压抑本性,而是推崇个性张扬,善于创新,和而不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是要将学生的本性调动起来,往积极的方向引导并加以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95后”为主的“新时代大学生”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存在多元化,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庸”思想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对当代高校学生为人处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学习“中庸”之道,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和认知上,而要挖掘其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哲理内涵进行现代性解读,从而找出与当代思想建设相契合的理论来源。文章中所阐述的“中庸”思想的核心要义主要表现在“慎独”精神、忠恕之道、至诚尽性三方面,对于当代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人格发展等方面有诸多启示。能够帮助高校学生从中获取包容性、开放性、诚信等优秀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善于交友,促进自身发展,更有效地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指引人生大方向。于此同时,更是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中庸高校学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庸自明
思想与“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