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3-28 15:04:47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独立性审计工作国有企业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6)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内部审计起初是随着政府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我国的内部审计是指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的专职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提出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不论从理念上还是审计方法上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制约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1.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本质特征,是审计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必备的条件,内部审计活动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做出公正、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我国的内部审计绝大多数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若发现重大问题,可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这种“双重领导”格局既超越了内部审计固有的职责领域,又造成了内部审计机制发育不良,其结果是把内部审计推向了两难的境地。既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又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部门机构的设置严重不规范,造成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严重缺乏独立性。

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指导。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寥寥无几,近年来虽然陆续颁布了有些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但相关内部尚不完善且缺乏针对性。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其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

(二)内部审计发挥作用受限

1.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有限。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成立之初,多数的单位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本质特征认识不足,错误的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时至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仍然以“账项基础审计和多种方式交叉使用”为主要的审计方式,作为事后审计的财务审计,并不能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无法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和事中阶段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有限,导致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2.内部审计定位的性质与职能模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内部审计的定位的性质与职能模糊,即便审计部门独立在很多部门之外,但特有职能的不突出,权威地位的不显著,以及存在的诸多审计部门与内部其他部门的各种利益关系的牵连甚至导致审计部门形同虚设,进一步影响其对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法直接采取措施,制约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内部审计水平有待提高

1.审计方式方法落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技术条件及工作内容的变化之后及时做出应对,更要求审计方法向技术化、信息化发展。但当今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际工作,多数技术方法较为落后,各种因素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更是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审计人员能力有限。审计人员的水平也是审计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中规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而当前,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通常来自财务、法律等部门,更多的是财务人员转做审计,在此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全面的审计学习和研究,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全面的认识,审计能力达不到标准,审计知识体系不完整,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难以提高或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不仅如此,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的地位不高也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与热情,这些也进一步导致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发展极为缓慢。

3.企业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某一部分的重视也会促进该部分工作水平的提高,而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内部审计的效用没办法充分体现,因为往往是仅对某一个特定的事件进行审计,而做出的审计报告也自然而然的是针对某一个独有的经营项目,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缺乏。

由于国有企业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者主要偏向于生产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也只是个雏形,时间并不长久,为数不少的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够,使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1.创建独立的审计部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当审计人员具备独立性时,审计工作中对于企业经济活动行为的审计才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客观。

创建独立的审计部门,目的是建立一个具有独立于各个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之外的审计部门,保障其具有实际的权力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也促使审计部门中的审计人员配置更加合理,不会导致一人多岗的情况出现,而且建立健全该部门奖惩制度,明确审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使审计部门的观念更深入人心。

2.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晚上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制定高水准的审计准则,注重可操作性和严肃性,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同时,各个企业应该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出台自己的内部审计办法,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内部审计提高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二)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1.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审计机构权利与责任。修订管理制度。在风险视角下,对内部审计制度制定时,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其适应风险管控,满足内部审计的要求。完善相关的操作流程。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结合国企的特点,明确业务的操作流程、验收标准,对审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促进管理体制的有效落实。

2.确定内部审计核心地位积极开展审计。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的地位的上升,更有利于审计部门积极开展审计,更有利于内部审计相关规定制度的完善,在合理合规进行审计的同时也保证审计工作的积极开展。

3.正确定位内部审计的性质与职能。将内部审计正确定位,是保证审计部门可以高效完成工作的重要組成,是确保被审计单位明确审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重要因素。

(三)加强提升内部审计水平

1.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更好的发展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方式实现快捷审计和实时审计。促使内部审计信息化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

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任何工作的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的作用,因此,审计人才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说自明。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重视,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企业内部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内审队伍。

猜你喜欢
独立性审计工作国有企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0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