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预防及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9-03-28 03:16刘占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口病家属重症

刘占学

(河北省武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武安 056300)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手、足、口腔、臀部皮疹及发热,该病属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但也有部分患儿致病病毒可侵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可引发患儿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脑炎等,严重甚至可诱发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1]。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更高,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婴幼儿重症比例更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极易流行或暴发[2]。一般情况下,典型病例比较容易诊断,但极少数患者症状不典型或已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影响患儿的治疗。该文以2017年3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段,将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预防及控制的有效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辖区内的定点接诊医院180例小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入院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红色斑疹,数量数个至几十个,并发展为红晕性红疹,中间有透明小疱。高热持续不退,有呕吐、精神状态较差、抽搐、肌肉无力等症状,心率、呼吸加快,血压、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发生明显变化。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病史、体格检查、肝肾功能、血便尿常规、生化指标、血糖、血压、心电图检查等,并进行病原学检测,重症患儿应额外进行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脑脊液检查等。对患儿进行消毒隔离,适当休息,给予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对口腔溃疡患者使用康复新液、桂林西瓜霜喷雾剂、维生素 B12等,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手、足、臀部。给予患儿抗病毒治疗,同时使用清热解毒中药辅助治疗。使用利巴韦林,静脉点滴,剂量 10 mg/(kg·d),分两次给药;使用喜炎平,剂量 5 mg/(kg·d);使用维生素 C,剂量 200 mg/(kg·d);对发热患儿应给予抗生素治疗。重症患儿应使用20%甘露醇,每次5mL/kg,每4~6h给药1次,静脉注射30min,减低颅内压;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总量2 g/kg,分2次给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危重症患儿应同时给予扩容 、脱水、吸氧、呼吸支持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1.3 评价标准

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等计数资料均使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该组180例患者,其中,男性107例(59.44%),女性73例 (40.56%),发病年龄:4个月~5岁 160例(88.89%),6~12岁 20例(11.11%)。 发病时间:1~3月份 13例(7.22%),4~6月份 118例(65.56%),7~9月份50例(27.78%)。

2.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疱疹178例(98.89%),口腔溃疡158例(87.78%),发热 106例(58.89%),肺炎 18例(10%),呼吸困难8例(4.44%);伴有神经系统症状11例(6.11%),心肌损害10例(5.56%)。 特殊表现:无症状性肺炎10例 (5.56%),原因不明指甲损害2例(1.11%)。重症患儿 4例 (2.22%), 危重患儿 2例(1.11%)。 其中3例(1.67%)患儿体温超过 38.5℃,伴有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肌阵型抽搐、嗜睡、烦躁、精神状态差等。1例(0.56%)患儿出现抽搐、肺水肿、昏迷、呼吸衰竭。

2.3 治疗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治愈15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44%,1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不同年龄段患儿均可发病,但5岁以下儿童占比最高,可达到90%以上,夏秋季发病率更高[3]。该次研究180例患者,男性59.44%,女性40.56%,发病年龄主要为4个月~5岁(88.89%),发病时间主要为 4~6月份(65.56%),与以往报道基本相符。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所致,例如EV71、CoxA5、A10、A16、A19 等,其中,CoxA16、EV71是最主要的病原体,由于该类病毒可能出现多种变型,其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4]。在该次研究中,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疱疹(98.89%)、口腔溃疡(87.78%)、发热(58.89%)。柯萨奇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5d,因此主要症状为皮肤疱疹 、咽喉肿痛、体热。EV71是一种主要的嗜神经病毒,可诱发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喉炎,可引起脑损害,严重可导致死亡[5]。目前,临床上对轻症手足口病的表现、特点及治疗已基本掌握,但部分重症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患儿病情重,进展快,可迅速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可在短期内死亡。在临床治疗上,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一期患儿主要给予抗病毒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神经 系统受累期的二期患儿应采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甲泼尼龙、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监测等对症治疗;对心肺功能衰竭期的三期患儿,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并根据其血压、循环变化,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对重症患儿应针对其白细胞增高、心肌损害、血压及血糖升高、精神意识改变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6]。该次研究中,重症患儿2.22%,危重患儿1.11%,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9.44%,1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可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患儿病情、保证患儿生命健康的关键。

为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应采取适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属详细讲解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措施等,给予家属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指导,开展手足口病的公开课,提高家属对小儿手足口病预防的重视程度[7]。(2)做好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对难以自行漱口的患儿,应使用棉签棒蘸生理盐水清洁;指导家属及时为患儿补充维生素 B、维生素C,促进疾病康复。(3)发病有效处理:对家属进行发病状况处理教育,关注患儿体温变化,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口服百服宁液;保持患儿衣物、床单被褥清洁,避免刺激患儿皮肤;对皮疹瘙痒的患儿,应控制患儿双手避免抓挠皮疹,进行患处消毒,避免发生皮肤感染;在进行口腔清洁前,应使用温水、生理盐水漱口。(4)心理护理:帮助患儿及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医护人员,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紧张心理;主动与患儿交流、互动,减轻患儿抵触情绪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引导患儿配合治疗。(5)加强易感人群管理:手足口病感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隐性感染比例较高,因此,在高发季节应避免患儿出现在共同场合;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饮生水、不食冷食物、勤洗手等;早晚测量患儿体温,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并带患儿锻炼身体,提高其免疫力;相关部门应做好疾病宣传,提高年轻父母的保健意识;要求托幼机构提供日健康报告,严格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制度,做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尽量控制易感人群的发病率,避免扩大传染范围。(6)建立重病预警机制:加强生命体征加强监测,对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每3 h测量一次体温;对血糖异常的患者,应每2 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对重病高危患儿应提高警惕,加强干预;及时找到高热原因,明确感染源,对高热原因不明的患儿,应加强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肌炎,避免心律异常。(7)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尽早识别神经系统症状,并评估其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及早给予治疗。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应以预防为主,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对已患病患儿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干预,保障患儿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口病家属重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