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及对血清GAL、PGP、MBP的影响*

2019-03-28 09:10:18贾东佩李春雷
陕西中医 2019年4期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次数

贾东佩,李春雷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南阳 473000)

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发突然、反复发作的特点[1]。临床症状为痉挛、全身或者双侧肌肉的强烈持续的收缩,肌肉僵直,意识丧失,给患者的躯体损害和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2]。穴位埋线治疗针灸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可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具有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可调整患者的神经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4],血清甘丙肽(Galanin,GAL)、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有助于评价难治性癫痫的病情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102例癫痫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9),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20~75岁,平均(42.08±6.49)岁,病程2.4~7年,平均(3.09±1.78)年,其中单纯性发作3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0例,强制性阵挛性发作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1~76岁,平均(41.95±6.30)岁,病程2.2~7年,平均(2.98±1.80)年,其中单纯性发作3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强制性阵挛性发作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癫痫常规治疗,采用丙戊酸钠注射液,首次15 mg/kg在5 min内进行快速静脉推注,其后将400 mg丙戊酸钠注射液(规格:100 mg)先溶于500 ml的生理盐水中混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片(规格:20 mg),每天1次,每次0.2g,持续20周。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操作方法:采用5%聚维酮碘溶液在需要埋线局部常规消毒,注射针头选取一次性7号头配40mm直径磨平针头针灸针,使用可吸收3-0号高分子蛋白线(PGA),埋入时在推针芯的同时退针头,每次埋入线长1~2 cm,埋在穴位的肌肉层或皮下组织,在针孔处敷料外贴,每10 d穴位埋线治疗1次,1个疗程为6次,共治疗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情况,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发作次数,血清GAL、PGP、MB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3.1 指标检测: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抗凝处理、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后等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甘丙肽(Galanin,GAL)、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试剂盒均来自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2 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积分按0~3分评分,0分为无,1分为轻,2分为中,3分为重。

3.3 不良反应:在两组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记录。

4 疗效评定标准 延长1年以上未发作为控制;癫痫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脑电图改变明显好转为显效[4];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75%,发作症状有所改善,发作时间明显缩短为有效;发作频率、症状、程度及脑电图均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控制+显效+有效。

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为正态分布,以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观察组各临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情况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分)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对比 两组治疗前发作次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次数均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L、PGP、MBP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GAL、PGP、MB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AL、PGP、MBP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对比(次)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L、PGP、MBP水平对比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讨论

难治性癫痫难以用药物来控制发作次数,因而被认为是病情顽固,有学者认为[5],难治性癫痫的难治是存在原因的,存在多种类型癫痫、精神发育迟滞、脑器质损害、家族史、持续癫痫状态、合并精神医学方面的问题等均为其危险因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治疗难治性癫痫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以往有研究表明[6],单独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无法完全控制癫痫的反复发作,且缺少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显示,单独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发作次数减少不明显。现代医学认为[7],在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能够更利于疾病的控制,提高治疗疗效。

中医认为[8],癫痫属于“痫病”的范畴,与先天因素有关,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失调、气机逆乱、痰浊阻滞等为病因,使患者脑窍受蒙,出现双目上视、肢体抽搐、喉中痰鸣等临床症状。在刘宏利[9]等作者的研究中表明,癫痫是由于风、火、痰、惊、瘀、郁、虚上扰所致,脏腑失调从而造成血行失循、气血亏损,可累及肝、脾、肾。临床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化痰、补益肝肾为治理之契机。穴位埋线治疗可对穴位产生物理、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作用,且维持周期长达2周。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督脉穴和足太阳经背俞穴为主,其中督脉穴上通于脑、下连诸经,与脑、肾、脊髓存在紧密的联系,为精髓升降之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能够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可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10]。背俞穴可调节和反应患者的脏腑功能。穴位埋线治疗可同时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减少大脑的异常放电,从而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在本研究中,采用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治疗疗效、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癫痫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采用单独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说明了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发作次数,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

国内外研究发现[11],多种生物因子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GAL、PGP、M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GAL属于神经肽类物质,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在高级中枢活动中参与各项生理活动,还具有在缺血情况下抑制海马区兴奋物质的释放,长期反复发作可使GAL水平升高,从而促使癫痫持续发展[12]。在动物的研究中也发现[13],将GAL注射于癫痫动物脑室内可缩短发作的持续时间。PGP存在于脑部毛细血管质膜及脑实质星型细胞中,是一种跨膜蛋白,在病理的状态下,可导致毛细血管中的PGP释放[14]。在本研究所有难治性癫痫患者中均发现PGP水平较高,说明可将其作为客观指标。MBP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是一种强碱性蛋白,当中枢神经系统遭到破坏时,血脑屏障功能破坏,从而增加了血管通透性,促进MBP水平升高,具有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可靠性[15]。在本研究中,采用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血清GAL、PGP、MBP水平显著低于采用单独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说明了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血清GAL、PGP、MBP的水平,有助于优化神经系统内环境。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采用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了中西医联合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脑神经系统,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发作频次及血清GAL、PGP、MBP的水平,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益方法。

猜你喜欢
难治性癫痫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3 07:16:02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6:38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饮食科学(2017年5期)2017-05-20 17:11:53
依据“次数”求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