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华,李 瑾,姜力群
徐州医科大学:1 药学院;2 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221004
“药事管理学”是高等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和药师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涉及药品在生产、研发、流通、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和政策法规的应用[1]。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在不断发展,但缺乏系统客观的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笔者以近十年以来已发表的药事管理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书目共现分析和图形聚类分析软件进行文献计量统计与分析,客观地评价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便为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
在CNKI数据库中以“药事管理”和“教学”或“实践”或“改革”或“课程”为检索词,检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发表的药事管理课程教学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筛查,剔除重复性及无相关性文献,共获得103篇有效文献。
对检索到的文献,利用Excel对文献发文量、文献期刊、学科分布进行统计;运用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 2.0)对文献中的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关键词等进行频次分析,并利用图形聚类软件gCluto对高频主题词和关键词,选择重复二分法对其进行可视化双聚类分析[2-3]。
发文年限如图1所示,从2008年至2017年,大体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说明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不断加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图1 药事管理课程教学相关文献发文量
统计分析显示,文献来源广泛分布于70余种期刊。其中,刊文量在2篇以上(包括2篇)的期刊有16种(如表1所示),占总数的47.57 %;其余54种期刊刊文量均仅有1篇,占总数的52.43 %。《卫生职业教育》刊文量(8篇)最多,占7.77%;其次为《中国药事》《广东化工》期刊,刊文量百分比分别为5.83%和3.88%。可见,该课程教学研究文献涉及的期刊种类多且比较分散。
表1 刊文量前16位的期刊来源分布
对文献按学科分布统计,发现药事管理教学相关研究文献在学科分布上较为广泛(如表2所示)。其中,在医药卫生科技和社会科学Ⅱ辑学科的发文量较高。医药卫生科技学科的文献数量居首位,高达94篇(49.0%)。社会科学Ⅱ辑文献数量占70篇(36.5%),社会科学Ⅱ辑包括教育研究,而药事管理课程的教学文献多围绕教育研究主题。
表2 药事管理课程教学相关文献学科分布
对CNKI数据库导出的103篇文献以“Notefirst”格式导出,利用BICOMB 2.0进行关键词提取,共获得原始关键词187个。通过规范化清洗和处理,合并统一相似的词,如“案例教学设计”“案例设计”“案例教学法”“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教学”统一合并为“案例教学”;删除重复、无意义或概念过于宽泛的关键词,如“药事管理”“药事管理专业”“教学”“应用”“实践”“探索”“法规”“设计”“信息化”“效果”“创新”等,最终得到22个关键词。出现总频次为 106 次,按频次阈值为 2,提取15个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其中,案例教学为最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为 28 次,贡献率近28.28%,其次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高频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改革渗入至药事管理课程教学研究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该课程进行合理整合,以促进该课程教学研究。
表3 高频关键词统计(频次≥2)
应用BICOMB得到的词篇矩阵导出,利用gClu- to软件进行双聚类分析,得到可视化矩阵与可视化山丘。通过比较类内对象间平均相似度(ISim)、类内对象间平均相似度标准差(ISdev)、类间平均相似度(Es- im)及类间相似度标准差(ESdev)四个指标判别聚类效果,聚类数设定为3的双向聚类图整体效果最佳(如图2所示)。
图2 高频主题词双聚类结果图
可视化矩阵中上方为所有文献聚类,左方为主题词聚类,右方为聚类号,中间颜色的深浅代表文献数量,颜色越深则文献数量越多。基于共现矩阵的聚类分析并研读、分析相关文献,药事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热点聚集于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法应用最为广泛。这与前述高频关键词的统计结果一致。
0类包含教学设计、案例设计等高频主题词,该聚类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研究;1类包含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等个高频主题词,该聚类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研究;2类包含PBL、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等高频主题词,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研究。
可视化山丘如图3所示,0号聚类山峰最高且陡峭,表明其类内相似度大,主题相似度高且文献集中。1号和2号聚类山峰矮且较平滑,表明类内相似度小,主题相似度一般且文献分布适中。
图3 可视化山丘图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教材建设及在线课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应突破这些方面的局限性,扩大研究范围,以促进该课程教学发展。
药事管理课程教学相关文献发文量较大,且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继续重视和开展药事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是学术成果最基本和主要的形式之一,学术期刊是其主要的载体[4]。学术期刊具有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的作用,并且对学术规范和学术引领具有导向作用[5]。文献主要以期刊论文为主,且期刊分布广泛。文献主要集中于医药卫生学科,这主要与该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在研究主题分布及研究热点方面,该课程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中也探讨了人才培养、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等。
该课程应用性强、内容繁杂、抽象枯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灌输式教学局限性较多,教学效果差,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体现。高频关键词以案例教学居首位。案例教学(case-based teaching,CBT)是以案例为基础,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是一种目前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7]。其次,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8],其优势在该课程教学可见一斑[9]。此外,网络教学[10]、情景互动教学[10-11]、项目教学[12]、翻转课堂[10]、微课[13]等其他形式也运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双语教学、慕课等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开拓。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化交流,促进药事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增强在线课程教育,如慕课等。
总之,药事管理教学正处于发展阶段,诸多的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并运用,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