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有色米”的成功之道

2019-03-28 08:04周顺彬
农家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黑米白沙种田

田还是那块田,人还是那群人,但自从选对了人、找准了路,“丰收节”桌上的米饭直接“变了色”,增了值。

从2015年起,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彭新村就开始种植能产出红、黑米的水稻,田间交易价可达每公斤4.8元至5元,高于普通稻谷2元。加工后的红米、黑米则因拥有养生的“健康肤色”上扬至每公斤10元到12元。

拥有这番向好的光景,全因该村选对了人、找准了路。

2014年,彭新村党支部进行换届,陈熙成从副支书位置转任支书。但面临“一方土地无法养活一方人”的窘境,全村的贫困户如何走上致富路子,成了摆在他面前一大难题。“我们农村人最擅长的就是种田种地,但苦于种不出卖价高的庄稼。”乡亲们的难处陈熙成时刻系在心里。几经摸索,他最终找到了种植市场畅销的“有色米”特色水稻种植项目。

但面对市场这片“大海”,单个群众要想成功“泅渡”,不是易事。于是,陈熙成和村中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了“成业种养专业合作社”,免费发放红黑米稻种给社员和贫困户并签订回收协议。很快到2016年时,种植面积就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150亩,加入合作社的75户农户中贫困户就占了35户。

“经营期间,得益于电商和直销等多渠道宣传销售,效益显著,社员农户每亩增收300元至500元,2016年彭新村实现整村脱贫。”那彭镇党委书记符艳光说,要想如期实现一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找准扶贫产业、找准带头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100亩的红米稻选择的是‘红稻2号’和‘天道红稻2号’,而黑米稻则以‘天目21’和‘坤两优1号’为主。”陈熙成说,农业部门对产自该村的红黑稻米进行检测,发现硒含量每千克达0.484毫克,属于“富硒”食品等级。

还是那片希望的田野,目前,村里虽然种田主力都是40岁至50岁的村民,但却带动附近的白沙村委也种下300亩黑米稻。陈熙成说,今年该村的红黑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亩,社员增到210户,扩大到其他村委的社员共计38户。他表示,下一步继续申请商标,进行富硒红、黑米品牌申报,让乡亲们种田回报值更高。

无独有偶,在钦南区的那彭镇白沙村也因选择了种植米优、价高的“坤两优一号”紫米,“有色米”特色水稻种植也让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水涨船高。在村民范开照家的饭桌上,家人、朋友小心尝着紫米饭。“柔软”“润口”“真好吃”的评价一出口,范开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回想七个月前,范开照笑了。“书记,我真的只会种田,怎么能脱贫哟!”“我就只让你种田,因为种田就是我的工作。”去年6月份,钦南区农业局派出农艺师黄光贤到那彭镇白沙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为贫困户选择脱贫产业时,黄光贤选择了从水稻种植的老本行出发。

白沙村共有2453亩保水田,历来是种植水稻的沃野,但由于种出的普通大米每公斤只能卖5元至5.6元,收益不高的现实导致部分水田摞荒。“我们党员、人大代表和村组干部要带头种,在这个关头大家要有担当的精神。”在动员会上,黄光贤使出“绝招”,种植前与村里的村民合作社签订每公斤干谷4.6元的保底收购价,让种植户在开耕前就不愁销路。

“我要种3亩,支书。”动员会后的第二天,范开照找到了白沙村支书黄有仪。

“你家哪里有这么多水田?”

“我侄子同意把他家摞荒的1.2亩也给我种,算是支持我脱贫。”看到范开照如此积极主动,黄有仪乐了。

育秧、大田移栽、放水炼秧、捉福寿螺、扬花灌浆护理、防倒伏……黄光贤这位曾指导钦南区各乡镇开展水稻创高产、米质提优的“老干部”,在指导白沙村100多户群众“换种”时手法娴熟。“书记,产量统计出来了,今年全村紫米共收干谷10万公斤。”黄有仪兴奋地向黄光贤说道。

群众的收益,也拉动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经过与大米加工厂议价,赚取差价让村集体经济收获不小,与其他项目一道,让白沙村在2018年获得了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的好成绩。

“白沙村产的紫米目前主要销往钦州市场,经过大米加工企业设计包装,扩大宣传面,市场零售价已达到每公斤14至16元,前景甚好。”钦南区政府联系白沙村干部龙少艺说,结合贫困村实际寻找适销对路的产业,既可以减少群众的不适感,也能增加驻村干部助民脱贫增收的信心。

在白沙村农历十月十六日的“丰收节”上,生活水平较好的乡亲按照惯例摆上“十六碗”佳肴,感谢大地的馈赠。而在脱贫路上看到希望的老乡也第一次将自己的菜肴从“两碗”提升到“六碗”。范开照说,“我们不是比排场,而是想让工作队知道,我们不是扶不起的人。”

黄光贤说,今年许多群众都报名要加入到种植紫米的队伍中来,因为除了高出普通大米几乎一倍的售价,在村里还有一支可以由老乡们“为我所用”的农技队伍。

猜你喜欢
黑米白沙种田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吴黑米的手
“白沙溪”黑茶包装设计
白沙水库
白沙涧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吃出健康的黑米
游白沙坡温泉
中国农村真的“无人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