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地理思维

2019-03-27 11:44胡贵锋
关键词:环流热力气压

胡贵锋

【摘要】 地理是一门理性思维的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地理现象原理及其应用的掌握。学好地理得学会用地理思维去学习地理。所谓地理思维,即理解透彻地理事物的原理,再结合其它具体条件灵活地应用事物的原理,有效解决问题。即抓住事物的原理,把相关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达到熟悉地应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

【关键词】 地理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29-01

地理是属于理科思维的科目,学会用地理思维去学习地理是学好地理的关键。高中地理中,很多地理知识是有紧密联系的,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必修一)。比如,热力环流、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的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季风环流、气候的成因。这些知识表象上是毫无关系的知识,但用地理思维去学习这部分知识,会发现热力环流是这些知识的原理,其它的知识是热流环流原理在其它具体条件下拓展而得出的知识。

现就以大气这一章内容为例,来谈谈用地理思维学习地理的妙处。综观全章可以说,热力环流是整章内容的核心原理,在地转偏向力、海陆热力性质等其它具体条件下,拓展出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知识。

大气是高中地理重要知识分布的一个章节。在高中地理里,围绕大气为中心,展开了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起来也相当困难。学生要能够透彻地理解大气相关知识乃至达到准确答题,需要老师抓住事物现象的原理,用具体的图文等手段形象地解析透彻。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事物原理以及应用中领悟出地理思维。让学生把静态知识用大脑加工成动态的知识,并抓住事物原理来掌握知识乃至有效答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大气运动的原理,就是热力环流过程。地表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做垂直运动。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温度较高的地表,大气做上升运动,大气做垂直下沉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引起同一高度形成了高低气压。垂直云向上,大气流出处形成低压,流入处形成高压。同一高度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作水平运动。这样大气就做一个闭合的环流运动,这就是大气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态。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可以得出,相邻地表,温度相对高的形成低压,温度相对低的形成高压。

三圈环流是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地球表面只有一圈环流,但在地转偏向力这个具体条件下,造就了全球的大气运动,即三圈环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赤道高空的气流向极地高空流动。在大气运动过程中,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高空的气流往北极高空运动,为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一直向右偏转,先是偏南方〈西南风〉,最终在30°N高空成西风。此时的气流不再往北运动,在30°N高空聚积而下沉。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30°N的近地面形成了高压。在60°N的附近的近地面来自30°N的暖气流和来自北极的冷气流相遇而形成极锋,暖气流因密度較小而被迫上升。这样在地球表面就相成了三圈环流。可见,是地球偏向力是造就三圈环流的关键。在三圈环流中,近地面的的气压场,即七个气压带,和由气压场所决定的风向,即六个风带也可以说是热力环流原理应用的结果。当学生彻底明白热力环流的原理,再结合地转偏向力知识,就能够真正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知识。

季风环流,是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由于海陆性质的不同,即海洋和陆地在同样条件下,受热和冷却的快慢不同。在夏季(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地表处于受热状态,陆地增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的温度比海洋的地表温度大得多,应用热力环流的知识,夏季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夏季,气流由海洋流向陆地,即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结合地转偏向力,夏季在东亚地区盛行东南风,在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在冬季(1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地表处于冷却状态,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的温度比海洋的地表温度小得多,应用热力环流的知识,冬季陆地是高压,海洋是地压。冬季,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即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结合地转偏向力,冬季在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在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见,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是热力环流原理延伸的应用。

北半球的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的气压带呈带状分布。这知识是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的。如果用地理思维去理解这句话,简单得多。这个知识点还是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延伸。比如,以亚欧大陆为例子,30°N和60°N都经过亚欧大陆,30°N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60°N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由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夏季亚欧大陆是低压,把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冬季亚欧大陆是高压,把60°N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所以北半球的气压带是呈块状的。而南半球的陆地少,气压带依旧呈带状分布。

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项十分艰巨的记忆工程,而且容易混淆。但如果用热力环流原理和其所延伸出来的知识来掌握,显得清晰而易懂。由季风环流的知识,可知大陆东岸的气候是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西岸由赤道向高纬度,依次是热带海洋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它们的成因是由赤道低气压、东北信风、副热带高气压、盛行西风具体组合而成的。

可见,理解透彻了事物的原理,再根据具体的条件因素,灵活地运用原理去拓展知识,能够达到理解性地掌握新知识。用地理思维去学习地理,能够把有关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习惯了用地理思维去学习地理,能够熟练地推导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环流热力气压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开季
渐近夏日
名师开讲: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热力榜
谜底大揭秘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
近4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变化特征分析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
气压马桶
德行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