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容量分析

2019-03-27 10:59陈高
设计 2019年1期

陈高

摘要:为分析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的空间容量,形成较为理想的公园设计方案。从人性化的角度入手,阐述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特性,分析使用者的感受,运用分区空间容量法对人性化的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理想化下的空间容量模型。该方法帮助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实现人性化空间设计的最优化。

关键词:城市体育休闲公园 人性化空间 空间容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35-03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space capacity of urban sports leisure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zation, and to form an ideal park design scheme.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humaniz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orts leisure park, analyses the users'feelings, and mak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ized spac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zonal space capacity.An idealized spatial capacity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is method can help the design of urban sports leisure park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humanized design.

Keywords: Urban sports leisure park Humanized space Space capacity

引言

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属于城市绿地中的专类公园,是随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而衍生的公园。

它是集休憩与运动于一体的公园,不仅是为城市增加一抹绿色景观,供人们休憩观赏,还为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人群提供运动锻炼的场所。可以说是以“绿色”为基底,融入“运动休闲”的内涵。城市体育休闲公园改善了城市人居生活质量,将绿色与健康运动融为一体,创造生态景观的同时,将优雅舒适的环境带入休闲康养之中。

在这个人性化回归时代,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又是以人为服务对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下,更加需要注重人与空间的对话,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空间的设计之中,需要从单纯的空间功能化向功能人性化转变,通俗地说就是人群对空间需求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关照,这就需要加入对人性化空间的定量分析。

一、人性化空间容量概念解析

人性化空间是指在空间设计的过程当中,充分考虑使用者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构造、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思维方式等。在空间设计中,尊重和满足使用者的身心需求和精神追求,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

城市体育休闲公园作为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尤为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精髓。在空间设计的思考中,要充分考虑人群的差异性和身心需求,给予不同人群心灵上的关照和感情的慰藉,让使用者身处空间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舒适和亲切感。

容量一词则最早起源于生态学中,被用来衡量在某一地块范围内能够维持某一物种最大个体数量的潜在力,现在则广泛地用于说明环境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定。人性化空间容量则是指在某一空间内,能够维持人在进行某一行为活动品质且不影响其身心需求的状态下,能承受的数量。一般来说,它表现为一种“阈值”,超出这个值将会影响至崆间系统功能人性化的质量。由于体育休闲活动主体与客体的特殊性所在,因此,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客观存在性:

在一定时间内,公园内的空间结构、功能系统不会发生质上面的变化,而人性化空间容量在不发生质的变化的公园环境系统对人群活动承载力的一种抽象表征,实际上也是公园空间结构功能的一种表征。因此,在公园环境不发生质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说人性化空间容量在质和量这两个方面是客观的。换而言之,对于某个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在一定的衡量标准下,它的空间总是存在一个较为确定的人性化空间容量的存在。要从本质上改变公园人性化品质,就要关注这个量,因此,人性化空间容量是存在的。

相对差异性:

人性化空间容量的大小与使用空间的人群活动的需求、内容和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表现出相对不同的形式。一方面,人性化空间容量的确定要考虑到空间的特定功能,如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开阔草坪,其空间人性化容量要相对集散广场较低,而又比私密且較封闭的空间而高。另一方面,由于空间使用者人群的差异性,个人所需的空间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考察人性化空间容量,绝对不能光从量上来表现,关键要抓住质,与人群活动的不同和人群需求相联系。

易变性:

作为开放性的公共空间,由于周边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生活和自身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些变化一部分是因为自身空间环境在不断的运动演变而引起,还有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受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导致的生活环境变化,使得人群的身心需求发生改变,如夏天和冬天人们活动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运动器材的进步等。这些因素反映到人性化空间容量上就是人性化空间容量由于空间功能的需求变化使得其在“质”和上发生变化。在“质”上面的不同表现出人性化空间容量的指标体系发生变动,而“量”上面的变化则表现为人性化空间容量在数量上出现上下浮动。时空的变化,都会引起质和量的变化。

二、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容量定性分析

影响城市体育休闲公园人性化空间容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人群与使用行为动机的差异。

(一)体育休闲人群分析

由于人群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差异,各年龄层次的人群在生理情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性、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大有不同,所以就形成了他们对运动休闲活动空间需求的差异。

1.少年儿童:孩子们的感官都是非常敏锐的,他们时刻都在用自己的感官在认知这个世界,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好奇疑问。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曾对不同的孩子游戏时进行观察,他发现孩子的游戏具有阵发性和随心所欲性的特点。因此,他们在进行自己的活动或者游戏时,需要更为广阔的游戏场地,这可以让他们自由活动。

2.青中年:这一类人群是社会主要的组成部分,多为学生或是上班一族,生活节奏紧凑,压力较大,自我安排时间紧凑,运动休闲的时间也因此较为短暂。他们会选择在公园内边交谈边进行运动,或是三两好友一起激烈活动锻炼身体,又或是静下心来享受自然景色而摆脱生活的压力。因此,他们需要平坦开阔,有较好的遮荫且明亮柔和的空间。一般这类空间较为稀缺,相同人群聚集較为聚集,所以这种人性化空间容量较大。

3.老年:人到年老时期,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身闲暇时光也较为充裕。生理上来说,思维能力下降,感官知觉衰退。心理上来说,这类人群爰静不爰动,害怕独自一人,更喜欢周围热热闹闹的。因此,他们在更爰选择在舒适、安全的空间,这便于他们选择同其他人灵活的交流或是参与活动。他们活动能力较为有限,因此更加需要就近的闲坐、交谈或者慢步的场所。他们对场地要求就与其他两类人群有区别,因此空间上最好有单独的处理,避免造成人群不舒适的感觉。

(二)体育休闲行为动机分析

1.户外游乐型:户外游乐型是以纯娱乐为需求,以团体活动和儿童活动为主。在轻松自由环境下的户外团体活动可以给参与活动的人群增进感情,消除负面情绪,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他们所需要的只是较为宽阔的空间进行活动。儿童游乐活动则主要需要设计专门儿童空间,保证儿童游戏娱乐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给予特定的空间关怀(如图1)所示。

2.康体保健型:康体保健型是以提高身体素质而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为主要目的,用一定的较为稳健轻松的体育锻炼来达到自我需求。通常这类活动对于体育基础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不高,但需要有特定的空间安排适当的项目进行活动(如图2)所示。

3.兴趣爰好型:兴趣爰好型是基于有一定的锻炼,对于某项体育运动有强烈的兴趣,通过参与这些运动获取快乐。即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愉悦内心,获得身心的双重舒适。这类行为动机的人群,他们对专业的场地空间需求有着强烈的愿望,也希望周围能有的运动氛围

(如图3)所示。

4.休闲放松型:休闲放松型是以休闲为主要需求,在感受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追求放松自我,释放压力,缓解疲惫,亲近自然。此类人群对于场地空间以及空间功能性要求较低,需要美好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林荫空间和静谧空间较为热衷(如图4)所示。

三、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容量定量分析

2016年住建部新颁发的《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关于公园服务人群容量的计算公式:C=(A1+Am1)+C1即公园总的陆地面积除以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再加上水上活动的服务人群容量。这样的计算方式不能体现出不同空间对服务人群的人性化关照,需要更细的空间容量划分。

跟据上述对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分区空间容量法,同时运用“面积容量法”和“线路容量法”,对人性化要求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容量进行定量分析。

面积容量法:

适用于具有类似使用功能和特点的平坦开敞的空间,通常采用这

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Cm=(S/P)*R=(S/P)*(T/t)(1)

式中Cm表示面积容量法计算的某个空间的单天环境容量(人次);S为空间所占的面积;P表示每个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人性化空间平均所占有的面积;R为日周转率;T表示空间对服务人群开放的时间;t表示每个服务对象平均使用空间的时长。

线路容量法:

适用于具有类似功能特点的线性开放性空间,通常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Cl=(L/l(1+ta/tw))*R=(L/I(1+ta/tw))*(T/ta)(2)

式中Cl表示线路容量法计算的某个线性空间的单日环境容量(人次);L为线性空间所占的全长;I为每位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人性化线性空间平均所占的长度;R为日周转率;T表示空间对服务人群开放的时间;ta表示每个服务对象平均使用空间的时长;tw为往返线性空间所需要的时长;ta/tw为不完全线性空间系数(当为完全的线性空间时,该值取0,tw为无穷大)

(一)分区空间容量法

分区空间容量计算方法是建立在上述两种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之上,以服务对象为主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Ca=Cs+Cr+Cw+Cl(3)

式中Ca为公园内空间总容量(人次);Cs表示活动区的空间总容量;G表示休憩区空间总容量;Cw表示水域的空间总容量;Ci表示线性区的空间总容量

(二)人性化视角下的空间容量

根据上文中对人性化空间的分析,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将活动区空间划分为少儿、中青年和老年三种类别进行分析;将休憩区划分为林下区域和非林下区域;将线性空间划分为不元全线性空间和完全线性空间。因此从式(3)得出:

Ca=Cs+Cr+Cl+Cw

=(Csl+Cs2+Cs3)+(Crl+Cr2)+(C11+Cl2)+Cw(4)

式中CS1表示儿童活动区的空间总容量;CS2表示中青年活动区的空间总容量;Cs3表示老年年活动区的空间总容量;Cr1表示林下休憩空间的空间总容量;02表示非林下休憩空间的空间总容量;Cr1表示不完全线性空间的空间总容量;Cr2表示不完全线性空间的空间总容量。

注:此处的Cs1、Cs1、CS1表示硬质场地空间,是公园设计中专为此类人群设置的运动活动空间。Cr1和Cr12则表示软质场地空间。

将式(3)和(4)运用式(1)和式(2)的算法得出以下:

Cs=(Ssl/Psi)*(T/tl)+(SS2/PS2)*(T/t2)+(Ss3/PS3)*(T/ts)(5)

式中Ss1表示儿童活动空间所占面积;Ps1表示平均每个儿童活动所需的空间;t1表示每个儿童平均使用空间的时长;Ss2表示中青年活动空间所占面积;PS2表示平均每个中青年人活动所需的空间;t2表示每个中青年人平均使用空间的时长;SS3表示平均老年活动空间所占面积;PS3表示平均每个老年人活动所需的空间;表示平均每个老年人平均使用空间的时长。根据空间不同使用功能和人群需求,式(5)取值可參考(如表1)。

注:参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体育休闲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陆地面积指标P(m2/人)为20—30,活动区的总面积约占公园总体面积的30%—35%。而一般人群户外时间集中在早上6点至晚上9点,T建议取值为12—15。

Cw=(Sw/Pw)*(T/tw)(6)

式中Sw表示活动水域所占面积;Pn表示平均每人在活动水域占有的面积;tw表示平均每人占有活动水域的时长

注: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标准,Pw—般取值范围150-250m2/人,tw—般取值范围0-1。

G=(Sn/Pn)*(T/t4)+(Sr2/Pr2)*(T/t5)(7)

式中Sn表示林下空间所占面积;Pn表示平均每人在林下休憩空间占有的面积;"U表示平均每人占有林下休憩空间的时长;Sc表示非林下空间所占面积;Pr2表示平均每人在非林下休憩空间占有的面积;t5表示平均每人占有林下休憩空间的时长。

注:根据对服务人群的休憩习惯及需求,得出以下人性化指标取值可供参考:绿化区的总面积约占公园总体面积的65%—70%。式(7)取值可参考(如表2)。

式中Ll1表示完全线性空间所占长度;l表示每位服务对象所需要的完全线性空间平均所占的长度;U表示表示每个服务对象平均使用—段线性空间的时长;Lu表示不完全线性空间所占长度;t7表示表示每个服务对象平均使用不完全线性空间的时长;Ti表示平均使用时长。根据人性化的需求,式(8)取值可参考(如表3)。

注:根据文献査阅,20m左右是一个令人感到较为舒适的尺度,20m左右是一个心理认知变化的距离,所以I建议取值为20。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人平均走路速度为5km/h,慢跑平均速度为7km/h,慢走取平均值为6km/h,因此t6取值1/300。人群早晚两小时使用率较高,平常使用时间较短,因此T1取建议平均值为5。以上建议可根据实际场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达到因地制宜的要求。

小结

对空间容量的分析是设计分析的必要环节,承接设计构思与策略。本文旨在为未来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的设计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已建成的公园可以提供完善意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对儿童、青年和老年人群对空间使用的差异性潜在因素进行剖析,划分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进行深层次研究,根据空间容量的易变性而分类讨论,最终得出城市体育休闲公园人性化视角下的空间容量。

通过对人性化理念的不断探究,可以不断完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资源,使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春林,王良增.现代城市公园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J].设计,2018,31(05):45-47.

[2]李伟红.体育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3]汤潜之.体育休闲公园景观营造探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4](美)F,库帕.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5-79.

[5]李宜谦.基于尺度下人性化城市空间的建立及优化[J].设计,2016,29(01):33-35.

[6]温全平,赵柳依.关注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以山东省莱阳市黄海路公园为例[J].设计,2017,30(12):34-36.

[7]王寒冰.山地公园游憩容许量研究[D].西南大学,2007.

[8]刘文佳.城市公园中的休闲运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⑶: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