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洛阳市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发展研究

2019-03-27 23:57:5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洛阳市洛阳服务体系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 洛阳 471000)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公共文化服务是基于社会效益,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的,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设施、机构、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制度的总称。只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了,设施服务范围扩大了,广大的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的力度和积极性才会得以提升。

新世纪以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战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问题日益凸显。公共图书馆事业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政策中也得以充分体现。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十九大记者招待会上介绍,目前全国县级文化馆有3153个,博物馆、纪念馆4109个,文化馆332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1175个,现在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村有了文化中心,所有社区都有了文化活动室,到现在,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2013年至201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人次近23亿;博物馆参观总人次近30亿。

二、洛阳市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的现状

洛阳市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地处洛河之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中国30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更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现代的洛阳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无论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在崛起,因此,构建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优越的现实条件。

近些年,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等方面日新月异,洛阳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互联网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和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试点,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了延伸,有效弥补了基层数字文化服务空白点,也为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双赢互惠局面。河南科技大学新区图书馆暨洛阳市科技图书馆作为洛阳市较早的面向公众开放的高校图书馆之一,对研究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意义。

图书馆事业存在“中部洼地”的现象,尤其是“十三五”时期,已经进入了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中部地区尤其洛阳市在图书馆方面的投资有限,洛阳市公共文化依托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图书室及学校、机关、企业等社会图书室,在城市区范围内,通过建设15个市级分馆、30个“城市书房”、100个自助借阅点,形成以“书香洛阳”为轴心、以“15分钟阅读圈”为服务半径、多种合作方式共建、居民就近参与的阅读设施布局。制定《洛阳市全民阅读实施细则》,通过读书竞赛、经典诵读大赛、阅读推广、图书推介等形式,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共同建设书香社会。

近年来,洛阳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通过在网吧内开设图书阅览、免费上网、计算机培训、文体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得以延伸、服务水平得以提升,形成了“乡镇网络文化服务中心+城区多业态经营”的成功模式。截至去年底,该市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网吧达205家。2015年,上网服务场所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时间超过15万小时,覆盖人群40万以上。上网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模式,文化部对洛阳试点给予了充分肯定,经验在全国范围推广。

在洛阳市公共化图书馆的有条不紊建设进程中,洛阳市的高校、地方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和企业图书馆等的公共文化建设也卓有成效,洛阳高校图书馆联盟对推进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有关公共文化建设研究的课题和论文也越来越多,有学者就提到“有‘十三朝古都’美誉的洛阳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探索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深度融合、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品牌与现代产业理念的深度融合的等模式,在文化服务供给、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运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各界参与等方面,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洛阳特色,为河南其他省辖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①

目前,洛阳市有洛阳市科技图书馆、洛阳市图书馆、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西工区图书馆、老城区图书馆和城市会客厅等公共图书馆,这些图书馆遍及洛阳市各个区域,覆盖众多学科种类,能够满足大部分民众对阅读的需求。并且,这些图书馆还利用世界读书日、寒暑假等节假日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是对图书馆和图书进行宣传,对洛阳民众也有更好的读书、阅读方面的熏陶,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图书馆这个文化大家庭来。

三、洛阳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创新服务模式

自从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开始创建,全市公共图书馆拿出实际行动服务于民,率先从全市的公共图书馆系统进行创新,建立了“中心馆+总分馆”的阅读体系模式,这种新的服务模式,惠及了更多的读者。

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以市图书馆为全市中心馆,各县(市)区图书馆为辖区总馆,并在乡镇文化站和街道文化中心设立分馆,把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作为基层服务点,以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流动图书服务车为补充,构建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同时,各级图书馆使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执行统一的文献标引、编目、加工及办证规范,将各馆现有的书目数据进行合并,建立中央数据库和全市统一的大流通平台。

在进行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提前谋划和展开工作,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中,并且在财政投入这方面,每年列支5000万元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使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在资金方面有了保证。

(一)满足洛阳市用户的文化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图书馆只提供借阅图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满足大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是进行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洛阳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有效的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环境迫在眉睫,因此,深化公共文化示范区顺应民心。

(二)提升洛阳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结合洛阳市的公共文化现状,制定相关的项目政策,健全洛阳市涧西区、高新区的公共文化示范区的设置配置,实现可以满足这些区域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近年来,洛阳市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示范区的投资力度,从软硬件方面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首先,洛阳市继续实施免费惠民服务,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一些重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今年洛阳市准备投入20座城市书房,这将对缓解公共图书馆、方便市民的借阅有很大的帮助,也为洛阳市整体文化氛围的提升带来了亮点。

其次,河南省、洛阳市经常组织开展多种文艺活动演出、公益性演出和戏曲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上每年的河洛文化庙会、牡丹花会等具有洛阳特色的节日性活动给洛阳市的居民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还能通过这些大型的活动带动当地的经济和宣传效果。

最后,增加全民文化活动场地。洛阳市是一个拥有680万人口的中部城市,就目前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洛阳市民众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寒暑假和节假日的时候,人们利用难得的机会出来放松或者进行文化素养的提升,或者带着孩子出来感受一下城市的文化氛围,各个公共场所都是人满为患,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首先从空间上就给洛阳市民众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这是利民惠民的一项壮举,民众也会积极参与其中的。

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长期的、顺应民心的文化工程,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作为中部文化示范区的一个代表性城市,对中西部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都有所借鉴。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无论从提升洛阳市的整体文化素养来说,还是对于读者需求和社会需要方面,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创建是形势发展的势在必行。公共文化示范区和城市书房是近年来提升洛阳市公共阅读和公共文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把洛阳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流动书车等整合成有序的、统一管理的公共文化体系中,是最快捷和实惠的增加洛阳市公共文化硬件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结语

洛阳市有着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和八大古都之一,城市中的每个细胞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发展中的洛阳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各地的游客和各界民众。作为宣传洛阳的明信片,洛阳丰富的民俗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手段进行宣传,通过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形式更直观、更广泛和更快捷的呈现给大众是推广的手段之一,可以借助网络和洛阳市数字化图书馆的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

洛阳市公共文化示范区是洛阳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未来航行的新起点。洛阳市的公共图书馆,将肩负着洛阳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承载着洛阳市图书馆人的使命与梦想,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为建设文化洛阳做出更大贡献,续写崭新的篇章!

【注释】

①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16-2017年河南文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27页。

猜你喜欢
洛阳市洛阳服务体系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2年7期)2022-08-19 01:36:38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洛阳正大剧院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12
洛阳市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2-27 09:06:20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洛阳自古繁华
海峡影艺(2019年1期)2019-06-24 07:36:4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洛阳市
洛阳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